无忧MBA论文网MBA论文 > MBA课程论文 > 会计学 > 正文

家族涉入、期望绩效压力与企业社会责任

时间:2017-05-19 来源:www.inibin.com作者:lgg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提出问题
家族企业作为重要的企业形式之一,在数量和规模上都有着不可小视的社会影响力。将视野放置国外,可发现由创始人建立或其家族成员传承的企业占绝大多数,家族企业的比重超过 65%,其中还有不少享誉全球的企业巨擘①。具体到全球五百强企业,Chrisman 等(1998)估计由家族所有或管理的家族企业比例已达到 40%,并在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国内历经三十多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翻天覆地变化,家族企业在其中的功劳必不可少,为推动经济发展贡献着不可忽视的力量。20 世纪初,现代经济环境的变化催生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随着各国政府及相关组织对其的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理论逐步得到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认同,在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得以快速发展。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虽说是舶来品,但在我国改革开发的政策号召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登上国际市场竞争的大舞台,经营模式、理念逐渐和国际惯例相接轨。在走出去、引进来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已经意识到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不仅需要使股东利益最大化,还需要承担起对于利益相关者、社会的责任。这些责任包括爱护员工、安全生产、遵守道德、公平竞争、支持慈善捐助公益、保护环境拒绝污染等。承担起对员工、消费者、社区、环境的社会责任,不是单纯的付出与奉献,对外还可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对内亦可增加企业的潜在竞争力。同时中华独有的商道崇尚之风历经上下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洗礼早已形成。陶朱公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写道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为三年千金,再分散于贫交疏昆弟之人。民间更有设棚施粥的慈善活动。纵观历史,中国商人早已具有根植于儒家文化的商业伦理思想,自古以来就有着讲究诚信、经世济民、以财富回报社会的优良传统。现如今家族企业同样顺应历史的潮流,肩负起推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责任。在 2012 年的中国慈善排行榜中,家族企业高达 392家,占总企业数的 65%,慈善金额为 54.48 亿元。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本文以中国 A 股上市家族企业为研究对象,探究家族涉入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度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内外部期望绩效压力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机理。本文理论价值有:(1)进一步检验了社会情感财富理论。由于社会情感财富理论作为舶来品,在国际学术界尚且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在国内更是处于引进来、吸收了解的初级阶段,其理论体系是否适用于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的中国家族企业尚不清晰。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和实证分析进一步检验了社会情感财富理论的适用性,丰富了中国情境下对于家族企业的研究。同时,本文抛弃传统的二分法,重点关注家族企业内部的异质性,从家族所有权、家族管理权和家族控制时间三个角度,解释家族企业能够且愿意将资源分配到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在机制;(2)通过引入期望绩效反馈理论,检验了家族为了保护家族成员之间的社会情感财富而背离经济效益目标的相关内容,证实了家族企业在面临不同期望绩效压力时,即内部期望绩效压力和资本市场绩效压力,会适时地改变损失参照点,从而影响其行为逻辑。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 家族企业的相关概念界定
虽然家族企业理论是具有现代意义的课题,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仍然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储小平,2000)。家族企业相关理论仍处于金字塔顶端,研究难以全面开展。出现此种研究局面的一个基本原因在于,没有哪一家的家族企业定义可以完整、全面地被大家所认可。概念界定模糊、分类标准更是千篇一律,以至于现有文献只能以自身所要达到的研究目的、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面对的研究对象等方面作为选择依据进行家族企业的定义选择。在早期,学术研究大多认为家族企业具有同质性,使用二分法将家族企业和非家族企业进行区分。虽此种方法在以后研究中被学者们予以诟病,但介于其研究的丰富性且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故本文通过文献整理,归纳总结已有家族企业的定义。Chrisman 等(2005)总结以往文献认为,至今学术界对于家族企业的定义主要有本质法和涉入法。本质法主要从横向角度进行定义。Davis and Tagiuri(1989)认为,家族企业的本质在于家族企业战略方向是否受到家族的影响;Litz(1995)则认为,其本质是家族希望能够保持且延续企业控制权意愿的强烈程度,;Habbershon 等(2003)以家族从成员互动中或涉入家族企业中得到的资源和能力作为家族企业的本质。由于这些定义中难以量化相关要素,且主要存在于理论界,在实际中不具有操作性。涉入法主要将所有权、管理权、代际传承等涉入要素单个或多个结合作为判断依据。学术界也更多地采用此种方法作为研究。储小平(2004)利用涉入要素分别就国内外文献中对家族企业的定义进行归纳总结。就所有权要素而言,Bamesand Hershon(2004)认为,家族企业是指企业所有权由个人或者家族所把持的企业。就管理权要素而言,Alcorn(1982)提出,无论是什么形式的企业,只要家族能够掌握企业的经营权同时对利润的实现和增长表示极大的关心即为家族企业;孙治本(1995)则认为,只有达成密切联盟的家族直接或间接地对企业的经营权进行控制,该企业即为家族企业。就代际传承而言,Ward(1997)认为,除了所有者和管理者为一体的公司,只有控制权能够在同一家族中继承下去的就是家族企业;Churchill and Hatten(1997)则提出,家族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家族关系已渗入至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同时能够使企业的产权、管理控制权在家族内部进行交接。Villalonga and Amit(2004)更是基于所有权、管理权、控制权将企业的界定标准细化为九个类别。苏启林和朱文(2003)、谷祺(2006)不同于以往文献,而是给出了具体的界定指标,认为家族企业是由直接或间接拥有 10%以上股权比例的第一大自然人或家族股东控制的企业。本文对家族企业的定义借鉴苏启林和朱文(2003)、谷祺(2006)。
.......
 
第二节 企业社会责任的文献回顾
20 世纪初期,美国的工业化进程使得一大批大公司相继出现,并出现所谓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同时,两者又一起促使管理者资本主义的出现,它不同于利润最大化的传统思想,提出社会责任思想。这时的学术界仅就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大讨论,不同学者之间的大论战在提出重要的问题的同时指明了方向,但没有形成普遍接受的定义。20 世纪后半期,公司社会回应思想、公司社会表现思想的提出进一步完善了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批评者 Manne(1972)也曾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模糊不清的概念并不影响其流行与发展。接下来本文将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演变过程沿着时间脉络通过起步、发展、完善三个阶段进行梳理。1924 年,学者 Sheldon 首次提出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初步说明了企业在为股东利益服务的同时,还要关注人文道德,满足整体的需求。而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框架的构建标志是 1953 年 Bowen 出版的《商人的社会责任》。Bowen 通过明确“企业”、“商人”、“原则”三个概念,指出“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义务,它需要遵循社会已有的价值观得以确定战略和实施。”此概念包含了三个重要的信息:第一履行义务的主体为现代大企业,这和概念产生的背景密切相关,美国的工业化进程催生了一大批大企业从而带动了思想的转折变化;第二实施者是商人,这说明在两权分立的背景下,管理者和所有者需要考虑的内容不一样,管理者是被强制和被劝说地开始考虑社会责任;第三社会责任的原则是自发的,而不是政府监管和法律约束的产物。
..........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17
第一节 家族涉入与企业社会责任.......17
第二节 期望绩效压力的调节作用.......20
第四章 研究设计.......24
第一节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24
第二节 变量定义与测量.....25
第三节 模型构建........30
第五章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31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与分析..........31
第二节 Pearson 相关性分析........ 32
第三节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33
第四节 稳健型检验....39
 
第五章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与分析
表 5-1 是对 3095 个上市家族企业样本观察值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主要把握变量的分布状态及主要特点,包括均值、标准差、最值和中位数。通过表 5-2 可以看出,家族涉入的三个代理变量均与社会责任履行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具体而言:家族所有权、家族控制时间在 1%的水平上对社会责任履行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族控制权则在 5%的水平上对社会责任履行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假设 1 得到初步验证,调节变量内部期望绩效压力、资本市场绩效压力均在 1%的水平上对社会责任履行度有显著负向影响。董事长个人特征层面:仅董事长年龄在 1%水平上对社会责任履行度有显著负向影响;年龄、教育以及政治身份对社会责任履行度有正向影响,但相关性水平并不显著;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情况则对社会责任履行度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企业层面:企业规模、资产负债类在 1%水平上对社会责任履行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资产收益率也在 1%水平上对社会责任履行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
 
结论
 
见利忘义、为富不仁、奸商是一直扣在民营企业头上的帽子。现世观点一般认为家族企业作为一种高度利己的经济组织,以家族的狭隘利益为目标,并不期望它主动回报社会。但随着时间和研究的推进,发现家族企业更愿意在社会责任领域花费精力和资源,这与家族企业的社会情感财富的独特属性有关。社会情感财富作为舶来品,在国际学术界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尤其在国内仍处于引进来、吸收了解的初级阶段,其理论体系是否适用于正出于转型升级阶段的中国家族企业尚不清晰。故本文以中国家族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家族涉入与社会责任行为的关系,并引入内外部期望绩效压力两类调节变量,试图重新验证社会情感财富理论,同时拓展新的理论诠释。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家族所有权、家族管理权以及家族控制时间均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有正效应,即家族涉入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行为具有正向影响。由于家族企业保存社会情感财富的动机格外强烈;而家族企业通过企业社会责任承担可以有效地保存社会情感财富;家族涉入又为社会责任行为的实施提供了支撑。故从社会情感财富角度出发,理论和实证均说明了家族企业自身的特性就决定了其行为特征,注重以财富回报社会。虽然这也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但从表面行为上看并不是世人所想象的为富不仁。
(2)在检验内外部期望绩效压力对家族涉入、社会责任履行度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时,绝大部分的假设通过了实证检验。其中内部期望绩效压力负向调节家族涉入、社会责任履行度两者关系。发现当家族企业实际绩效不理想、未实现自身的期望目标时,家族企业会产生生存危机感,此时对于社会情感财富的情感需求已然不那么重要。家族企业更关注自身存在的问题,将资源更多地放到实现绩效增长的项目上,而对于社会责任行为则无暇顾及。而资本市场绩效压力则是正向调节家族涉入、社会责任履行度两者关系。原因在于资本市场与管理者对经营预期存在普遍的分歧,而资本市场信息的不完全和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无法消除此种差异。家族企业也深知此种情况存在,既然不是企业自身出现的问题,就没必要进行大幅度的营救行为。此时最重要的就是安抚情绪,弥补造成社会情感财富的损失,保证家族的正常运营即可。两者也说明了在面对实际绩效不理想的不同情景下,家族企业会表现出截然相反的态度。
.........
参考文献(略)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想毕业,找代写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咨询
QQ在线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