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MBA论文网MBA论文 > MBA毕业论文 > 国际金融 > 正文

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金融竞争力与辐射力探讨——兼论

时间:2024-07-09 来源:www.inibin.com作者:

本文是一篇国际金融论文,本文以金融发展理论、产业竞争力理论、区位理论和增长极理论等为基础,对长江中游城市群武汉、长沙和南昌三大中心城市的金融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分析发现中心城市经济金融发展较迅速,但存在城市间金融发展差距较大、城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不足以及城市金融产业布局单薄等问题。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区域资本密集度不断上升从而产生空间溢出效应,城市要素资源不断向外拓展,城市之间的联系日趋复杂,区域性金融网络正在涌现。区域金融发展过程主要呈现出金融要素先聚集后扩散的特征,与此同时伴随着经济、技术等活动的空间转移,从而进一步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变迁。区域金融空间网络结构由众多节点连接形成,节点之间互相联系、彼此作用,金融发展越成熟的地区更易成为金融网络中的重要节点,从而具有更强的空间溢出效应,带动周边城市发展。这种能够有效发挥带动作用的城市会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近年来,我国各地政府纷纷提出了“省会引领”的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目标定位,强调发挥省会城市对省内及周边其他城市的金融辐射和带动作用。金融中心城市能够有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提出“发展一批中心城市,强化区域服务功能”后,“十四五”规划建议中进一步强调要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建设现代化都市圈。 
“十三五”规划前,我国仅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列入国家战略发展规划,如今我国城市群发展重心从三大城市群集中发展模式转向“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19个城市群协调发展模式,其中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战略地位迅速提升。2022年2月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中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给出定位,指出长江中游城市群是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支撑,更是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中游城市群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是以武汉为中心,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三大子群分别以武汉、长沙和南昌为中心,共涵盖31个城市。近年来,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发展较为迅速,2022年城市群GDP总量同比增长了13.05%,但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与东部城市群仍有较大差距。

国际金融论文怎么写
.国际金融论文怎么写

.........................
1.2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研究内容
论文分为七个章节,主要展开如下:
第一章,绪论。绪论部分主要分析了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的政策背景以及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金融发展的重要性,由此引出论文的研究主题。通过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个方面的分析,确定论文研究的必要性;进一步构建出论文实现逻辑和研究框架,并根据设想设计出对应的研究方法,最后凝练出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文献综述。结合本文的研究内容,对论文相关文献进行阅读,结合论文的主题从金融竞争力研究、金融辐射力研究和区域金融中心研究等方面对国内外已有文献进行梳理,了解相关领域研究变化趋势,为本文的研究开展提供重要学术基础。
第三章,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对城市金融竞争力、金融辐射以及区域金融中心等概念进行界定,对相关的理论进行归纳梳理,形成本文展开研究的理论基础。其中,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金融发展理论、产业竞争力理论、增长极理论和区位理论等。
第四章,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金融发展现状分析。这一部分主要结合了长江中游城市群三大中心城市——武汉市、长沙市、南昌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市场规模、金融产业业绩以及金融发展水平进行分析,发现各中心城市金融发展存在的优势和不足。
第五章,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金融竞争力研究。遵循全面性、科学性、可得性和可比性等指标构建原则,从金融背景、金融规模、金融效率和金融密度四个维度构建了金融竞争力指标,结合数据的可得性选择了二级指标,最终形成了金融竞争力研究指标体系;结合构建的金融竞争力指标体系,对长江中游城市群31个城市的2010-2020年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综合分析各类综合评价模型的优劣,最终选择熵权法和TOPSIS模型对城市的金融竞争力的权重和综合得分进行计算。
.......................
第2章  文献综述
2.1金融竞争力研究综述
2.1.1国际金融竞争力评价研究
国外学者相对较早地展开金融竞争力的研究,早期主要通过金融变量的定量分析对国际金融中心城市进行竞争力排序,之后随着对金融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的不断深入,逐渐形成了较为权威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Global Financial Center Index)。在金融竞争力研究初期,国内外学者所展开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定量测度,学者们利用量化的评价方法寻找影响国际金融中心形成的主导因素,从而判断金融中心城市的竞争力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潜力。Reed(1981)利用聚类分析法比较了金融中心城市金融变量,并进行金融中心等级进行排序,发现金融中心城市的金融层级结构方面具有共性[4]。Choi(2002)等结合全球影响力较大的几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规模数量,利用回归分析法对14个国际金融中心进行排名[5]。随着金融与经济增长关联日益密切,WEF(瑞士日内瓦世界经济论坛)及IMD(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在构建国际竞争力指标时,将城市金融竞争力作为其主要构成因素。其中,IMD(2003)从资本市场、银行部门以及股票市场等方面构建了27个指标,分别对资本市场运行状况以及货币市场服务质量进行考量。在2007年伦敦金融城委托英国咨询公司提出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重点关注各金融中心的市场灵活度、发展潜力等方面,指标体系涵盖了综合竞争力、金融生态环境、金融市场体系、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等方面。目前,GFCI是国际主要金融中心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数,但由于国际金融业务配置的复杂性以及各项指标在我国各城市不易获得等原因,该指标体系无法适用于我国城市的金融竞争力评价。 
...........................
2.2金融辐射力测度研究
随着对金融中心金融竞争力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开始对中心城市的金融辐射作用进行研究,探究中心对于外围区域的经济和产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金融辐射范围和金融辐射强度两个方面的测度。截至目前为止,有关金融辐射效应的研究思路和计量方法主要基于经济地理学展开,学者们并未在金融辐射效应测算上商讨出一致的量化体系。在1929—1931年期间,赖利(W.J.Reilly)提出了“零售引力法则”用以确定商品零售区的范围。此后,康维斯(P.D.Converse)于1949年对“零售引力规律”加以发展得到断裂点理论。断裂点理论认为地区对周边区域产生的引力作用,与城市规模成正比,与城市之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威尔逊模型与断裂点理论被引入金融领域后,国内学者便用它们对金融地理学展开了新的探索。
唐吉平等(2005)是国内首次将威尔逊最大熵模型引入到城市金融影响力的研究中来的,他们利用长三角城市群的截面数据计算了各个城市的金融辐射力,同时他们认为金融辐射力是解释金融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式[17]。陈翠兰(2012)结合威尔逊模型和层次分析法,从金融产业结构、国际化水平等五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对我国大型城市的金融辐射范围进行测度[18]。邓伟根等(2014)利用威尔逊模型,基于金融竞争力综合评分计算出大珠三角核心城市的金融辐射范围[8]。黄丹荔、吴昳(2019)结合因子分析结果计算出长三角城市金融辐射半径和辐射强度,并结合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金融发展程度不同所产生的金融辐射作用强度不同,辐射作用之间的交叉和重叠形成了区域“金融马赛克”现象[19]。
.............................
第3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13
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
3.1.1 城市金融竞争力 .............................. 13
3.1.2 金融辐射 ..................................... 13
第4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金融发展现状 ...................... 18
4.1 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 18
4.2 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金融市场规模分析 ............................ 20
4.3 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金融产业业绩分析 ............................ 22
第5章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金融竞争力研究 ........................ 27
5.1 金融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 ................................. 27
5.1.1 城市金融竞争力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27
5.1.2 城市金融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28
第7章 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7.1因地制宜实行差异化措施,形成不同层级金融中心
(1)巩固内核,加快武汉、长沙、南昌主要金融中心的发展步伐。近年来,长江中游城市群三大中心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但与城市群中其他城市之间的金融空间联系出现瓶颈,未能有效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武汉、长沙、南昌作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是带动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对其进行合理规划能够避免城市群内部竞争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切实实现城市协同发展。第一,深化武汉市金融引领作用,建立以武汉为主的金融中心体系。武汉市位于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地带,其区位、科教、产业、文化等优势在全国范围内名列前茅,经济体量、金融竞争力和金融辐射力等方面均远超长沙市和南昌市,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的枢纽城市,应该对照国际化都市的功能建设标准,发挥武汉金融科技和金融后台的优势,立足于面向全国、服务整个城市群,发挥金融中心功能,为区域金融资源流通提供畅通无阻的联动通道。第二,明确长沙和南昌的自身特点,发挥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优势。一方面,南昌应发挥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树立一个新型文化古都的城市形象,打造成为高质量的古城旅游城市,同时南昌也要加大对外开放,引入外资企业和跨国公司设立本地分支机构,开辟新型发展渠道;另一方面,长沙应充分利用已有的城际铁路在跨城市空间可达性上的优势,带动城市群内部生产要素、人力资源、社会资源等的高效率的循环流通,针对性地提高金融资源集聚效应,将资源流向聚焦在发展高端生物医药、智能设施、环保节约型能源等产业上。构建以武汉为主、以长沙和南昌为辅的城市群主要金融中心体系,发挥中心城市金融发展的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强化中心城市的金融辐射作用。

国际金融论文参考
国际金融论文参考

.......................
结论
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支撑,城市群协同发展对于中部区域甚至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的带动作用。而金融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对于地方的经济发展起关键作用。结合金融发展理论、增长极理论及区位理论等,本论文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作为研究范围,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三大中心城市为研究对象,对其金融竞争力与金融辐射力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金融发展处于不同阶段,金融发展存在较大差距。通过分析中心城市金融发展现状,发现武汉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金融发展处于更成熟的阶段,但是部分产业依赖度较高会导致经济发展不稳定;长沙经济发展稳中求进且注重金融专业人才引进,但对金融业发展的重视不足;南昌市金融发展与其他两市有较大差距且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不足,但金融活力较高,具有发展潜力。
2.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城市金融综合发展质量不均衡,存在两级分化的特征。通过分析2010-202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31市金融竞争力变化,发现长江中游城市群整体金融竞争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但综合得分最高的城市和综合得分最低的城市之间的差距却有逐年扩大的态势。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的金融发展协调度不高,出现了武汉、长沙、南昌、宜昌和襄阳等多个金融发展极点。
3.长江中游城市群内部金融联系发展缓慢,中心城市辐射范围有限。通过横向、纵向比较分析中心城市金融辐射强度和辐射范围,发现2010年、2015年和2020年城市间引力强度有所增加但断裂点距离无显著变化。可能由于长江中游城市群面积广阔,城市之间的距离大小差异较大,中心城市金融辐射范围无法覆盖住整个城市群,城市群西部区域存在辐射空白区。同时,近年来与中心城市金融联系程度较强的几座城市以及中心城市金融辐射范围无明显变化,城市群内部金融联系发展较为缓慢。
参考文献(略)


想毕业,找代写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咨询
QQ在线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