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MBA论文网MBA论文 > MBA毕业论文 > 创业管理 > 正文

湖北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协同性思考

时间:2024-07-02 来源:www.inibin.com作者:

本文是一篇创业管理论文,本文主要对2011-2020年湖北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进行协同性分析。通过对政策主体的构成与分布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发现政策工具使用比例不均衡;
第1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在科技创新、经济发展领域都面临着来自国内外诸多挑战与机遇。从国际局势来看,我国与西方国家的矛盾日益显著、尖锐,西方国家为阻止我国科技与经济崛起,通过多重手段意图压制我国5G技术的建设与发展,打压中国制造2025,制裁华为等科技公司在国际社会上的发展等事件愈演愈烈。我国必须不断加大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投入,才能在国际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国家整体的创新能力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逐渐拉近了与美国等科技强国的距离,但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成果转化率依然较低。我国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进而推动创新创业进程,建设创新型国家,摆脱西方国家对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阻碍;从国内局势来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稳增速、调结构、转动力的“新常态”阶段,创新创业已然成为我国新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解决国内就业增长问题的有效途径。2021年全国新增城镇劳动力1500万,新增高校毕业生909万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任务艰巨。
为了实现“保就业、惠民生”的宏观目标,我国在转型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上突出强调了创新创业对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的带动作用。为此,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出台了大量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相关政策,凸显出该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政府部门先后出台“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完善创业扶持政策,鼓励以创业带就业”等指导意见,以期通过创业带动就业来打破当前面临的困局。“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创业工作”是我国“十三五”期间重点推进的工作目标。创新创业政策作为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控制变量,在创新、创业到带动就业这个多主体参与的复杂体系中,主要通过激励、协调、约束和监督反馈等机制对各模块起到“催化”和“润滑”作用。因此我国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出台了大量的相关政策,期望通过制定相关创新创业政策来释放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继而带动更多的就业。

创业管理论文怎么写
创业管理论文怎么写

.....................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政策科学及其评价的系统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哈罗德·拉斯韦尔和丹尼尔·勒纳合著的《政策科学:范围与方法的新发展》一书[2],此后关于政策评价发展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注重政策效果的评价、关注使用取向的评价、有关政策的批判评价和建构主义取向的评价。对于政策评价的研究也逐渐从政策文本本身的定性研究进一步发展到对政策进行定量研究,并且构建出多种影响广泛的政策评价模型以及经济模型等及政策评价方法等[3]。其中创新与创业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学者们对创新创业相关政策的研究开始围绕如何提升经济效益与科技社会创新发展。曲婉通过理论研究发现,创新创业政策能够在减少市场风险和营造良好的环境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4]。另一方面,在科技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却存在着,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支持创新创业,但是政策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为能够提升政策实施效果,为政策优化的提供决策依据及理论模型,提高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的科学化水平,一些学者开始尝试对创新创业政策进行量化对其绩效进行评价。大多通过构建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框架,以“政策要素刺激—创新创业反应—绩效评估”为基础模型来展开研究[5]。
结合本文研究内容,文献综述从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研究、政策协同及其评价研究以及创新创业政策的协同研究展开。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概念界定
2.1.1创新创业的概念
创新理论的奠基人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把由新的生产要素和条件组成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中,创新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发明、创新、传播和模仿[58];彼得·德鲁克在熊彼特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创新理论,继续探讨了创新与创业精神,意识到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性,并且更加关注企业家与创新实践活动。
由于学者们对“创业”的内涵阐释各有侧重,所以目前还没有形成一致的定义[59]。“创业”的研究源于法国经济学家Cantillon在1755年将“entrepreneur”一词引入学术界,从字义上来看代表了一种创业或者企业家精神。因此早期国外有关创业的研究大多把创业视为企业家行为,将创业精神等同于企业家精神。
创业虽无通用的、明确的定义,但是有学者认为创业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创业概念是指创办一个新企业并开展商业活动获取利润的过程;广义的创业通常指解决某个社会痛点的同时创造一个新事业的过程,具有开创性的特征[60]。罗天虎认为,创业是创造和积累财富的奋斗过程,同时能够在创业的过程中改变现有生活条件,是一种具有开拓性和功利性等基本特征的活动[61];葛建新认为创业是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过程中创办新企业并且进行一系列经济活动[62]。创业活动过程中必然涉及创新,但创新不一定是创业活动;美国创业教育的领袖人物Jeffry A. Timmons认为:创业是商业机会、团队和资源三个要素动态平衡的过程[63];张秀娥认为创造力是创业者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影响下的动态市场环境中,为了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合理配置与保持三要素平衡的最重要工具之一[64]。通过学者们对创业的理解与定义,可以理解为创业是发现社会需求,并通过投入时间、精力来研发和创造新产品或者服务来解决社会需求并且创造出新企业的过程。
....................................
2.2理论基础
2.2.1 公共政策分析理论
现代公共政策的研究起源于美国政治学家德罗·威尔逊,他认为政策是由政府部门制定的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拉斯维尔(Lasswell)是第一位把公共政策与科学直接联系起来,并且赋予其现代意义,他认为公共政策是“具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85]。
公共政策分析即政策科学,是一种能够对政策进行定量研究的方法,是以统计学学科为基础,借助定量分析工具将定性的政策量化,丰富了政策分析的方法理论范围,能够帮助学者更加客观、科学的对公共政策开展研究。本文利用政策科学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获取的湖北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进行研究。
2.2.2 政策工具理论
(1)政策工具的内涵
政策工具根本来看就是为了实现政策目标使用的一种手段。陈振明指出政策工具是政府部门在推行政策时使用的最有效的方法[86];陈庆云认为,政策工具是各级政府部门对管辖领域进行管理的有效机制[87];顾建光认为政策工具是政府部门决策者为实现政策目标时可能使用的手段[88];赵筱媛认为政策工具是政策体系中的重要元素,是由政府完全掌握的用于实现政策目标的手段[89];李允杰指出,政策工具是政府相关部门在实现政策目标时开展的活动[90]。
(2)湖北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工具及其类型
结合已有对于政策工具的研究成果,本文对获取的湖北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文本内容逐一研读与解析,深入分析湖北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的历史脉络,在进一步营造创新文化,优化创业环境,推进创业发展方面以期为政府部门提出针对性的理论建议。截止目前,在政策工具的相关研究中,本文参考Rothwell 和 Zegveld政策工具理论,将湖北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工具分为“供给型政策工具”、“环境型政策工具”以及“需求型政策工具”三类,并对每一类政策工具进一步做出解释。
.........................
第3章 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协同性分析框架设计 .................... 18
3.1 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文本收集整理 .................................... 18
3.1.1 政策收集原则 ............................... 18
3.1.2 政策筛选原则 .................................... 18 
第4章 湖北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频数分析 ............................ 32
4.1 政策文本关键词关联与分布分析 .................. 32
4.1.1 政策文本高频词分布 ............................ 32
4.1.2 政策文本高频词关联分析 ............................... 33 
第5章 湖北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协同度评价 ........................ 41
5.1 湖北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主体研究评价 ........................ 41
5.1.1 政策主体构成与分布 ................................... 41
5.1.2 政策主体合作关系分析 .......................... 42 
第5章  湖北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协同度评价
5.1 湖北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主体研究评价
5.1.1 政策主体构成与分布
政策主体是指颁布相关政策的政府部门,本文所研究的政策主体是制定与发布湖北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文本的政府单位。比如湖北省科技厅,湖北省教育厅等。创新创业带动就业是一个跨阶段演进、多主体参与的复杂系统,需要完善的政策支持。越来越多不同领域的政策主体参与制定创新创业政策,逐渐完善了湖北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体系。
本文对搜集到的2011-2020年间共72份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的主体分布情况进行研究评价。统计发现,参与制定与发布湖北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的主体有湖北省政府办公厅(A)、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B)、湖北省科技厅(C)、湖北省教育厅(D)、共青团湖北省委(E)、湖北省农业农村厅(F)、湖北省财政厅(G)、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H)以及人民银行武汉分行(I)等9个政府单位。表5-1展示的是单个政策主体发布的政策数量以及不同政策主体联合发布的政策数量。

创业管理论文参考
创业管理论文参考

.............................
第6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6.1研究总结
本文主要对2011-2020年湖北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进行协同性分析。通过对政策主体的构成与分布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发现政策工具使用比例不均衡;多个政策主体之间合作发布政策数量较少,政策主体之间协同合作不足;但政策协同水平虽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但有待进一步提高。
基于政策工具视角,从供给型政策工具、环境型政策工具以及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频率展开分析,了解各类政策工具的使用频率、分布情况与失衡结构;在此基础上,对政策目标分布情况进行分析评价,了解影响政策目标的核心因素。可以看出,湖北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工具逐渐完善,政策覆盖面越来越广,能有效推动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
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湖北省政策主体之间的合作频次与合作关系展开研究。仅有少部分政策主体对外合作频次较高,关系较为紧密。其他政策主体对外的合作频次较低,与其他政策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较为薄弱,主要与该政策主体本身的职责范围有关。 设计政策量化标准,构建政策协同测度模型,对湖北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从政策力度、政策措施以及政策目标三个指标进行协同测量。根据政策发展的时间节点及规律,将其进一步划分试点探索期、逐步完善期以及全面发展期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政策工具在时间维度演变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近10年湖北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工具整体使用愈发全面,协同水平逐渐提升。
与此同时,对湖北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的政策总效力、平均效力在历史演进过程中的协同情况进行分析,同时也对政策措施之间协同程度以及政策目标之间协同程度的演变情况进行分析。基于此,对湖北省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协同水平进行评价,可以看出,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协同作用水平逐渐上升。
参考文献(略)


想毕业,找代写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咨询
QQ在线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