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税负、现金持有与企业投资效率
时间:2024-06-06 来源:www.inibin.com
本文是一篇财会管理论文,本文就如何实施更加有效的减税降费政策、促进我国整体投资效率提升、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供对策建议。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在劳动力优势下降、“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累积、经济全球化逆流等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问题的“牛鼻子”由需求侧转到供给侧,产业结构失衡导致的产能过剩已成为阻挡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路障,经济发展模式亟待转变。在此背景下,2015年习总书记指出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矫正要素资源扭曲,促进经济发展。随后十九大报告又指出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攻方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有效化解产能过剩问题,最大化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而这离不开投资的驱动。投资作为驱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对国民经济以及微观企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经济“新常态”下将被赋予更高的使命。投资效率是反映投资决策是否有效的重要依据,高效率的投资不仅有助于企业捕捉高价值投资项目,大幅提升企业盈利水平,还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使我国产业结构得以优化。微观企业作为投资的生力军,要最大化利用企业的各项要素资源,把提高自身投资效率作为重要使命,助力新时期中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然而,在现实的资本市场中,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冲突等问题,使得企业实际投资偏离最优投资水平,投资效率低下问题显现。非效率投资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减损企业价值(刘红霞和索玲玲,2011[1];任广乾等,2020[2]),而且增大企业经营风险,阻碍企业可持续发展(顾海峰和刘子栋,2021)[3]。因此,如何提高企业投资效率是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财会管理论文怎么写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2.1 研究内容
本文立足于我国出台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这一背景,以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权衡理论为基础,选取2012-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企业税负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以及现金持有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并进一步检验融资约束、市场竞争程度、经济区域这三个不同情境下企业税负对企业投资效率影响的差异性。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六部分:
第一章:绪论。本部分首先根据所研究的主题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然后通过进一步梳理文章脉络,介绍本文具体的研究内容并画出研究框架图,最后总结出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和可能存在的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本部分首先对本文主要变量减税降费、企业税负、现金持有与企业投资效率的概念进行界定,为后文研究奠定基础。其次,任何研究都离不开理论的支撑,因此介绍了契合本文研究主题的三个理论。最后,梳理了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企业税负与企业投资效率的相关研究、企业税负与现金持有的相关研究和现金持有与企业投资效率的相关研究,并进行相应的总结,得出可探索的空间。
第三章:企业税负与投资效率的现状及特征分析。本部分首先对我国减税降费政策进行梳理和特征分析,再分别对企业税负与投资效率的现状进行分析,其中在分析企业税负和企业投资效率的现状时,区分了融资约束、市场竞争程度以及经济区域的差异,最后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
第四章:理论分析与研究设计。本部分在前文的文献梳理和已有理论的基础上,论述了企业税负对企业投资效率、企业税负对现金持有、现金持有在企业税负与企业投资效率间中介效应的影响机理,并提出研究假设,然后介绍了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各变量的定义以及模型构建。
第五章:实证结果与分析。本部分首先对所选取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检验,然后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验证假设,并进行稳健性检验以保证研究结果的稳健性,最后分组检验不同情境下企业税负对投资效率影响的差异性。
第六章:研究结论与建议。本部分根据现状分析结果和实证结果总结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再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最后反思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减税降费
减税降费是极具中国特色的经济政策,是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政府部门多次发布文件,指出要继续推进减税降费政策,“减税降费”逐渐成为年度热词。顾名思义,减税降费由两部分构成:减税和降费。减税,亦称税收减免,指通过降低税率、提高税收起征点、扩大税收优惠范围等措施,旨在减轻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助力新时期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减税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取消原有的税种。例如2016年我国实施全面“营改增”政策,将之前实行营业税的领域全面改为征收增值税,至此营业税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这一政策的实施有效避免了对纳税人重复征税,从根源上减轻了纳税人纳税负担。二是降低税率。比较典型的是增值税税率,2017年起增值税税率有了较大的变动,税率档次由四档简并为三档,原适用13%税率的降为11%后又逐步调整至9%;原适用17%税率的降为16%后又调整至13%;原适用11%税率的降为10%后又调整至9%,我国税率降低措施具有“普惠性”特征,可以大范围惠及纳税人,营造公平的税收营商环境。三是扩大税收优惠范围。例如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标准不断放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逐步提高,通过扩大优惠范围,可以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提高企业续存能力。降费是指取消或停征行政事业性收费,主要包括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项目、降低社保费率、降低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等政策措施。可以看出,降费政策不仅可以降低企业行政事业性费用、社保费用等支出,同时还能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并提高幸福感,从而刺激职工为企业效力的意愿。
减税降费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不管是过去还是将来都对经济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一系列的减税降费政策通过降低企业税负能够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和经营风险,有助于企业增加创新资金投入,以寻求新的发展点。另一方面,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能够减少税负对市场经济的扭曲,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从而营造一个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税收营商环境,为我国经济平稳增长提供有力保障。
..........................
2.2 理论基础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传统理论认为,在市场交易活动中,交易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对等的,即任何一方都不比另一方拥有更多不为人知的信息。即使存在有一方未能及时掌握与另一方同样多的信息,但由于市场主体获取信息不需要成本,处于信息劣势的那一方最终也能获取相应的信息。然而现实的资本市场交易与这种理想的状态截然不同,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市场活动中的交易双方往往掌握着不对等的信息,有些信息为一些市场主体所独有,且企业获取信息存在时间、金钱等成本。因此,在现实的资本市场中,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
信息不对称理论最早由经济学家Akerlof(1970)[14]通过研究“柠檬现象”提出的,他认为在市场交易中,交易双方所掌握信息量的多少是决定其地位的关键因素,信息量掌握越多的一方,其对交易的主导能力越强,因而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从而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具体到企业,企业内部、企业内外部之间均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对企业内部而言,由于现代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两权分离,管理者主要负责企业日常经营,是企业的直接决策者,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十分了解。而具有企业所有权的股东并不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其对企业具体经营状况的了解来自于管理者所提交的企业经营报告和财务报告。然而,管理者可能出于自身利益、声誉等多方面的考虑并不会如实报告企业经营状况,可能会通过美化经营状况来粉饰其经营能力,毫无疑问管理者与股东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管理者可能凭借信息优势做出损害企业价值的行为,造成投资效率低下。对于企业内部与企业外部而言,企业在对外披露信息时,可能会美化其披露的信息从而实现向外界传递有利于企业发展前景的积极信号。而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只能通过企业所披露的信息了解企业,无法充分得到企业完整的真实信息,显然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全面掌握了外部信息和自身内部情况的企业可能会利用信息优势侵害外部投资者的利益,产生“道德风险”。肖珉等(2017)[15]认为信息不对称是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重要因素。在外部投资者不能完全掌握企业内部真实经营状况的情况下,政府对企业实施减税减费政策能够给外部投资者释放积极的信号,为投资者带来企业发展前景良好的信息。此外,减税降费政策能够提高税收监管程度,使得外部投资者对企业内部的监督成本下降,缓解信息不对称程度,改善企业非效率投资。
..............................
第三章 企业税负与投资效率的现状及特征分析 ................................ 21
3.1 政策背景 ................................. 21
3.1.1 减税降费政策梳理 ................................. 21
3.1.2 减税降费政策特征 ........................... 23
第四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设计 ............................... 33
4.1 企业税负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机理分析 ....................... 33
4.2 企业税负对现金持有的影响机理分析 ....................................... 34
4.3 现金持有中介效应的影响机理分析 .......................... 35
第五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 39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39
5.2 相关性检验 ....................................... 40
5.3 多元回归分析 ......................... 40
第五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5.1给出了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从表5.1可以发现,企业投资效率(Inveff)的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0.161,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较大,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各不相同,存在一定的差异;均值为0.029,中位数为0.020,均值大于中位数,表明我国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现象比较严重。从企业税负来看,企业税负(Taxb)均值为0.054,说明我国上市公司总体税费负担较轻,从侧面反映了政府对企业实施的减税降费政策力度大;最小值为-0.057,最大值为0.271,相差32.8个百分点,说明上市公司企业税负相差较大,从侧面反映各上市公司享受到的减税降费政策红利不对等,我国减税降费政策不具有完全的普惠性。从现金持有看,现金持有水平(Cash)均值为0.204,说明了我国大多数企业会储备一定的现金以备不时之需。此外,均值0.204远大于中位数0.136,整体呈右偏分布,说明多数企业存在超额持有现金行为,不同公司之间现金持有水平差异化显著。
从控制变量看,企业规模(Size)均值22.995与中位数22.829相差不大,表明所选样本企业的规模分布较均匀,但最小值21.158与最大值26.407相差较大,说明各企业的规模相差悬殊。营业利润率(Opr)的均值为0.063,上市公司营业利润率整体不高。营业收入增长率(Growth)均值为0.169,中位数为0.098,均值大于中位数,说明大多数企业发展能力较好。流动资产周转率(Cat)的均值为1.315,说明各企业流动资产周转较快,资金利用效果较好。固定资产比例(Fixed)集中在22%左右,说明各企业资金运用较合理,没有较多闲置资金。股权集中度(Top1)最大值为0.737,最小值仅为0.085,均值为0.336,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相差悬殊,股权高度集中现象明显。董事会结构(Indpt)均值为0.376,表明上市公司董事会中独立董事占比普遍偏低。两职合一(Duity)均值为0.270,说明27%的样本企业存在两职合一现象。
财会管理论文参考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近年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优化产业结构,最大化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然而,在现实的资本市场中,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冲突等问题,使得企业实际投资偏离最优投资水平,如何提高企业投资效率及帮助企业提升竞争优势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减税降费政策带来的税负水平降低、降费清费直接作用于企业投资决策行为,会促使企业将所持有资金配置于效益可观的投资项目,为企业实现更高效投资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基于此,本文以2012-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首先围绕研究主题对企业税负与投资效率的现状及特征进行分析;其次,探究减税降费这一宏观政策背景下企业税负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并通过引入现金持有这一中介变量,探究企业税负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机理;最后,进一步考察了不同融资约束、不同市场竞争程度以及经济区域差异下,企业税负对企业投资效率影响的异质性。根据上述研究思路,最终得出以下结论:
(1)企业税负与投资效率的现状及特征分析
第一,我国减税降费政策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两大税种优惠为主,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演变,且减税规模逐年扩大。通过分析税制结构变化,发现2012-2021年间接税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而直接税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两比例间差距逐渐缩小,表明我国税制结构趋于优化且间接税减税效果更明显。
第二,在国家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背景下,样本企业税负水平总体呈下降的变化趋势,税负水平从2012年的6.15%到2021年降至4.01%,说明近年来政府实施的减税降费政策有一定的成效。区分融资约束差异后,发现除2012年外,其余年份高融资约束企业税负水平均高于低融资约束企业。区分市场竞争程度差异后,发现市场竞争程度高的企业所承担的税负比市场竞争程度低的企业更重。区分经济区域差异后,发现西部地区企业的税收负担最重,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企业税负最轻。
参考文献(略)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在劳动力优势下降、“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累积、经济全球化逆流等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问题的“牛鼻子”由需求侧转到供给侧,产业结构失衡导致的产能过剩已成为阻挡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路障,经济发展模式亟待转变。在此背景下,2015年习总书记指出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矫正要素资源扭曲,促进经济发展。随后十九大报告又指出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攻方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有效化解产能过剩问题,最大化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而这离不开投资的驱动。投资作为驱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对国民经济以及微观企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经济“新常态”下将被赋予更高的使命。投资效率是反映投资决策是否有效的重要依据,高效率的投资不仅有助于企业捕捉高价值投资项目,大幅提升企业盈利水平,还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使我国产业结构得以优化。微观企业作为投资的生力军,要最大化利用企业的各项要素资源,把提高自身投资效率作为重要使命,助力新时期中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然而,在现实的资本市场中,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冲突等问题,使得企业实际投资偏离最优投资水平,投资效率低下问题显现。非效率投资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减损企业价值(刘红霞和索玲玲,2011[1];任广乾等,2020[2]),而且增大企业经营风险,阻碍企业可持续发展(顾海峰和刘子栋,2021)[3]。因此,如何提高企业投资效率是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财会管理论文怎么写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2.1 研究内容
本文立足于我国出台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这一背景,以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权衡理论为基础,选取2012-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企业税负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以及现金持有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并进一步检验融资约束、市场竞争程度、经济区域这三个不同情境下企业税负对企业投资效率影响的差异性。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六部分:
第一章:绪论。本部分首先根据所研究的主题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然后通过进一步梳理文章脉络,介绍本文具体的研究内容并画出研究框架图,最后总结出本文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和可能存在的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本部分首先对本文主要变量减税降费、企业税负、现金持有与企业投资效率的概念进行界定,为后文研究奠定基础。其次,任何研究都离不开理论的支撑,因此介绍了契合本文研究主题的三个理论。最后,梳理了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企业税负与企业投资效率的相关研究、企业税负与现金持有的相关研究和现金持有与企业投资效率的相关研究,并进行相应的总结,得出可探索的空间。
第三章:企业税负与投资效率的现状及特征分析。本部分首先对我国减税降费政策进行梳理和特征分析,再分别对企业税负与投资效率的现状进行分析,其中在分析企业税负和企业投资效率的现状时,区分了融资约束、市场竞争程度以及经济区域的差异,最后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
第四章:理论分析与研究设计。本部分在前文的文献梳理和已有理论的基础上,论述了企业税负对企业投资效率、企业税负对现金持有、现金持有在企业税负与企业投资效率间中介效应的影响机理,并提出研究假设,然后介绍了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各变量的定义以及模型构建。
第五章:实证结果与分析。本部分首先对所选取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检验,然后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验证假设,并进行稳健性检验以保证研究结果的稳健性,最后分组检验不同情境下企业税负对投资效率影响的差异性。
第六章:研究结论与建议。本部分根据现状分析结果和实证结果总结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再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最后反思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减税降费
减税降费是极具中国特色的经济政策,是我国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政府部门多次发布文件,指出要继续推进减税降费政策,“减税降费”逐渐成为年度热词。顾名思义,减税降费由两部分构成:减税和降费。减税,亦称税收减免,指通过降低税率、提高税收起征点、扩大税收优惠范围等措施,旨在减轻纳税人的税收负担,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助力新时期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减税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取消原有的税种。例如2016年我国实施全面“营改增”政策,将之前实行营业税的领域全面改为征收增值税,至此营业税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这一政策的实施有效避免了对纳税人重复征税,从根源上减轻了纳税人纳税负担。二是降低税率。比较典型的是增值税税率,2017年起增值税税率有了较大的变动,税率档次由四档简并为三档,原适用13%税率的降为11%后又逐步调整至9%;原适用17%税率的降为16%后又调整至13%;原适用11%税率的降为10%后又调整至9%,我国税率降低措施具有“普惠性”特征,可以大范围惠及纳税人,营造公平的税收营商环境。三是扩大税收优惠范围。例如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半征收标准不断放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逐步提高,通过扩大优惠范围,可以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提高企业续存能力。降费是指取消或停征行政事业性收费,主要包括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项目、降低社保费率、降低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等政策措施。可以看出,降费政策不仅可以降低企业行政事业性费用、社保费用等支出,同时还能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并提高幸福感,从而刺激职工为企业效力的意愿。
减税降费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不管是过去还是将来都对经济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一系列的减税降费政策通过降低企业税负能够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和经营风险,有助于企业增加创新资金投入,以寻求新的发展点。另一方面,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能够减少税负对市场经济的扭曲,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从而营造一个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税收营商环境,为我国经济平稳增长提供有力保障。
..........................
2.2 理论基础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传统理论认为,在市场交易活动中,交易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对等的,即任何一方都不比另一方拥有更多不为人知的信息。即使存在有一方未能及时掌握与另一方同样多的信息,但由于市场主体获取信息不需要成本,处于信息劣势的那一方最终也能获取相应的信息。然而现实的资本市场交易与这种理想的状态截然不同,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市场活动中的交易双方往往掌握着不对等的信息,有些信息为一些市场主体所独有,且企业获取信息存在时间、金钱等成本。因此,在现实的资本市场中,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现象。
信息不对称理论最早由经济学家Akerlof(1970)[14]通过研究“柠檬现象”提出的,他认为在市场交易中,交易双方所掌握信息量的多少是决定其地位的关键因素,信息量掌握越多的一方,其对交易的主导能力越强,因而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从而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具体到企业,企业内部、企业内外部之间均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对企业内部而言,由于现代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两权分离,管理者主要负责企业日常经营,是企业的直接决策者,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十分了解。而具有企业所有权的股东并不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其对企业具体经营状况的了解来自于管理者所提交的企业经营报告和财务报告。然而,管理者可能出于自身利益、声誉等多方面的考虑并不会如实报告企业经营状况,可能会通过美化经营状况来粉饰其经营能力,毫无疑问管理者与股东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管理者可能凭借信息优势做出损害企业价值的行为,造成投资效率低下。对于企业内部与企业外部而言,企业在对外披露信息时,可能会美化其披露的信息从而实现向外界传递有利于企业发展前景的积极信号。而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只能通过企业所披露的信息了解企业,无法充分得到企业完整的真实信息,显然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全面掌握了外部信息和自身内部情况的企业可能会利用信息优势侵害外部投资者的利益,产生“道德风险”。肖珉等(2017)[15]认为信息不对称是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重要因素。在外部投资者不能完全掌握企业内部真实经营状况的情况下,政府对企业实施减税减费政策能够给外部投资者释放积极的信号,为投资者带来企业发展前景良好的信息。此外,减税降费政策能够提高税收监管程度,使得外部投资者对企业内部的监督成本下降,缓解信息不对称程度,改善企业非效率投资。
..............................
第三章 企业税负与投资效率的现状及特征分析 ................................ 21
3.1 政策背景 ................................. 21
3.1.1 减税降费政策梳理 ................................. 21
3.1.2 减税降费政策特征 ........................... 23
第四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设计 ............................... 33
4.1 企业税负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机理分析 ....................... 33
4.2 企业税负对现金持有的影响机理分析 ....................................... 34
4.3 现金持有中介效应的影响机理分析 .......................... 35
第五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 39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39
5.2 相关性检验 ....................................... 40
5.3 多元回归分析 ......................... 40
第五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5.1给出了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从表5.1可以发现,企业投资效率(Inveff)的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0.161,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较大,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各不相同,存在一定的差异;均值为0.029,中位数为0.020,均值大于中位数,表明我国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现象比较严重。从企业税负来看,企业税负(Taxb)均值为0.054,说明我国上市公司总体税费负担较轻,从侧面反映了政府对企业实施的减税降费政策力度大;最小值为-0.057,最大值为0.271,相差32.8个百分点,说明上市公司企业税负相差较大,从侧面反映各上市公司享受到的减税降费政策红利不对等,我国减税降费政策不具有完全的普惠性。从现金持有看,现金持有水平(Cash)均值为0.204,说明了我国大多数企业会储备一定的现金以备不时之需。此外,均值0.204远大于中位数0.136,整体呈右偏分布,说明多数企业存在超额持有现金行为,不同公司之间现金持有水平差异化显著。
从控制变量看,企业规模(Size)均值22.995与中位数22.829相差不大,表明所选样本企业的规模分布较均匀,但最小值21.158与最大值26.407相差较大,说明各企业的规模相差悬殊。营业利润率(Opr)的均值为0.063,上市公司营业利润率整体不高。营业收入增长率(Growth)均值为0.169,中位数为0.098,均值大于中位数,说明大多数企业发展能力较好。流动资产周转率(Cat)的均值为1.315,说明各企业流动资产周转较快,资金利用效果较好。固定资产比例(Fixed)集中在22%左右,说明各企业资金运用较合理,没有较多闲置资金。股权集中度(Top1)最大值为0.737,最小值仅为0.085,均值为0.336,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相差悬殊,股权高度集中现象明显。董事会结构(Indpt)均值为0.376,表明上市公司董事会中独立董事占比普遍偏低。两职合一(Duity)均值为0.270,说明27%的样本企业存在两职合一现象。
财会管理论文参考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近年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优化产业结构,最大化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然而,在现实的资本市场中,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委托代理冲突等问题,使得企业实际投资偏离最优投资水平,如何提高企业投资效率及帮助企业提升竞争优势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减税降费政策带来的税负水平降低、降费清费直接作用于企业投资决策行为,会促使企业将所持有资金配置于效益可观的投资项目,为企业实现更高效投资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基于此,本文以2012-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首先围绕研究主题对企业税负与投资效率的现状及特征进行分析;其次,探究减税降费这一宏观政策背景下企业税负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并通过引入现金持有这一中介变量,探究企业税负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机理;最后,进一步考察了不同融资约束、不同市场竞争程度以及经济区域差异下,企业税负对企业投资效率影响的异质性。根据上述研究思路,最终得出以下结论:
(1)企业税负与投资效率的现状及特征分析
第一,我国减税降费政策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两大税种优惠为主,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演变,且减税规模逐年扩大。通过分析税制结构变化,发现2012-2021年间接税比例总体呈下降趋势而直接税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两比例间差距逐渐缩小,表明我国税制结构趋于优化且间接税减税效果更明显。
第二,在国家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背景下,样本企业税负水平总体呈下降的变化趋势,税负水平从2012年的6.15%到2021年降至4.01%,说明近年来政府实施的减税降费政策有一定的成效。区分融资约束差异后,发现除2012年外,其余年份高融资约束企业税负水平均高于低融资约束企业。区分市场竞争程度差异后,发现市场竞争程度高的企业所承担的税负比市场竞争程度低的企业更重。区分经济区域差异后,发现西部地区企业的税收负担最重,中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企业税负最轻。
参考文献(略)
相关阅读
- 溢价并购对收购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思考2023-12-30
- TF建筑公司财务风险评价及控制探讨2024-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