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MBA论文网MBA论文 > MBA毕业论文 > 创业管理 > 正文

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传导机制和情景仿真分析

时间:2024-01-31 来源:www.inibin.com作者:vicky

本文是一篇创业管理论文,本研究从系统动力学视角出发,对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理论基础、影响要素以及系统模型和情景仿真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探讨,并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创业管理论文怎么写
创业管理论文怎么写

随着产业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中国不仅处于结构调整、增速换挡、动能转换的关键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步入了新常态。为了应对世界经济开放与保护交替演化的复杂多变国际局势,中国在转型战略的制定和实施上突出强调了创新创业对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的带动作用。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我国新阶段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而在实践社会建设领域的重要举措则是“以创业带动就业”。十八大更是强调要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看作与国民经济全局紧密相关的战略任务。自2008年以来,中央层面的各部门先后印发了《关于推动建立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创业型城市的通知》、《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等一系列相关文件,可见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自2014年提出以来,已从起步阶段走向了升级版,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并由此引起大量社会人士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然而,我国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却因资本有机构成和经济结构的提高和升级而削弱[1]。从青年的角度来看,我国创业教育还不够完善,青年自主创业的比例还很低,发达国家的高校毕业生创业率大致在二到三成,而我国还不足2%[2]。大量数据表明,创新和创业活动充满着风险和未知,创新的成功率不足三成,创业失败的案例更不胜枚举[3-4]。在创业研究发展较早的美国,仍有34%的新创企业会在两年内倒闭,50%的企业存活不足4年[5]。在中国,近七成的中小企业存活时间少于5年,中关村的创业企业中,7-10年内倒闭的数量高达95%[6]。而2020年的新冠肺炎,更是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和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7]。可见,创业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创新不易,创业艰难,创新创业带动就业并非一蹴而就,其带动过程更有诸多因素影响。
............................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
在这个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已成为发展国家经济的热门路径之一,国家、高校、企业都陆续试图在此条赛道上努力发展前进。但仍存在着创新成果难以体现、创业成功率低、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真实性存疑等现实问题。而目前的研究也只是聚焦于创新与创业、创新与就业、创业与就业等局部领域,缺少将创新、创业、就业等包含在一起的、较为完整和清晰的规划路径。基于此,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如下:
首先,通过文献调研剖析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机理。文章收集了国内外创新、创业以及就业的相关研究成果,在分析汇总了学者们的理论模型后,还梳理了其背后暗藏的逻辑关系,旨在找出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潜在规律。
第二,系统地构建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评价指标体系。文章在借鉴以往指标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子系统、创新创业子系统以及就业子系统三个维度来构建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便于分析各要素与关键指标的影响关系。
第三,构建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往研究大多只停留在两两要素之间的影响关系,且多以静态、单维、线性为主。本文将应用系统动力学这种新的研究方法,将创新、创业和就业放在一个统一的大系统中进行动态研究分析,并找出其内部的演化逻辑和传导规律。
最后,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多情景仿真模拟。结合现有的实际情况进行中长期模拟的同时,本文还进行不同情景下的模拟仿真。观察各种突发事件下各关键指标的变化情况,从而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
第2章相关概念、理论基础及新的分析框架
2.1相关概念
2.1.1创新的概念
“创新”伴随着“创新理论”最早出现在熊彼特所著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该书反映了经济增长并不是均衡变化的思想[41]。在其1939年所著的《经济周期》中提到,“创新”是在原有体系中加入新的生产要素和条件,从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创新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五种类型:①采用新产品,即消费者不了解的或具有新特性的产品;②应用新的技术或生产方法;③开辟新市场,而这个市场是否在过去存在过并不重要;④获得新的原料或半成品的货源;⑤形成新的工业组织形式,打破或形成一种垄断地位。
创新与发明有着紧密联系,但并不相同。熊彼特的“创新”强调了必须要创造新的价值,是一种经济行为;而发明是发现新方法或新技术的一种科技行为。因此二者应存在先后关系,即发明在先,创新在后[42-43]。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中,现实的经济生活不可能达到理想的经济系统均衡,经济发展被其视为一种变化,而创新就是经济系统内部的变化,且这种变化是自发的、有间断的[44]。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不但开创了学术界关于“创新”的相关问题研究,还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规律。虽然熊彼特并没有进一步探索有关创新的具体界定、机制等内容,但他的理论研究为后来的学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熊彼特之后,创新理论的发展大致有两种分支:一是技术创新理论,代表人物有曼斯菲尔德、南希·施瓦兹等,他们主张是技术创新和进步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主要作用,并深入研究了技术的创新、模仿、扩散、转移和推广,建立了创新周期、技术创新扩散等理论模型。二制度创新理论,代表人物有诺思、戴维斯等,这一理论主要研究了制度因素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
2.2理论基础
2.2.1创新理论
由于当时西方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存在社会主义倾向,而“凯恩斯革命”的理论也一样对学者们有深刻影响,所以创新理论未能得到重视。20世纪中后期,许多国家的经济开始出现快速增长的“黄金期”,而传统的经济理论已经不能解释这一现象。熊彼特创新理论被经济学家们重新拾起,技术创新理论也因此开始稳步发展。
伊诺思在1962年首次界定了技术创新的概念,他认为“技术创新是选择发明、资本投入保证、建立组织、制定计划、招用工人和开辟市场等几种行为的一种综合结果”[43]。随着西方技术创新的发展,理论方面主要形成了以下三种学派:新古典学派、新熊彼特学派以及国家创新系统学派[56],并产生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理论。
(1)新古典学派
以索洛(R.Solow)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将技术创新看作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一种内生变量和基本因素。和其他商品相同的是,技术也存在非独占性、外部性等市场失灵,而政府干预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发展。1957年索洛通过实证方法充分证明了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除了劳动和资本外,还有技术因素[57-58]。他认为经济增长的出处包括“增长效应”和“水平效应”两种,“增长效应”是要素数量的上涨引起的;而“水平效应”则是要素技术水平的提升引起的。索洛还首次指出,技术创新的成立需要新思想的来源和未来阶段的落实和发展两个重要条件。这两个条件在技术创新的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59]。
在政府作用方面,新古典学派认为,当技术创新在市场上的供需出现失衡,或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技术创新的资源配置不对等时,政府可以通过法律、税收等调控方式进行适当干预,从而提升技术进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60]。
............................
第3章 我国创新、创业与就业现状统计描述 ......................... 26
3.1 创新现状统计描述 ............................... 26
3.1.1 我国创新现状分析 ...................... 26
3.1.2 我国创新现状与其他国家比较 ............................................... 30
第4章 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传导机制分析 ............................... 44
4.1 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传导逻辑 ................................ 44
4.2 各子系统的传导机制分析 ............................ 45
第5章 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仿真模拟分析 ............................ 51
5.1 系统动力学流图的建立................................ 51
5.2 仿真方程的构建 ......................................... 52
第5章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仿真模拟分析
5.1系统动力学流图的建立
因果关系图展示了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反馈过程,但不能反映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系统整体的动态变化。为了进一步对系统中要素变量的性质加以区分,更明确表达要素之间的数学逻辑关系和反馈过程,使反馈性质和控制机制更明确、更直观,本研究利用Vensim PLE软件绘制了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系统动力学流图,如图5-1所示。

创业管理论文参考
创业管理论文参考

上述模型结构阐述了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基本演化路径和整体框架,但具体的作用机制、影响要素等等还需进一步推理演化。为了更详尽的研究创新如何带动创业、创业如何带动就业的反馈机制,本次研究选取了35种重要指标变量来进行描述和分析。
.............................
第6章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6.1研究结论
本研究通过梳理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演化机理和发展脉络,在刻画和分析创新、创业和就业的内在机制和反馈过程的基础上,构建了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利用工具软件Vensim PLE对研发投入、科技成果转化、创业及突发事件四个方面共七种情景进行了模拟仿真。研究结论如下:
(1)增加创新研发投入有利于提高创新水平和创业水平,并带动就业各指标的增长。同时,创新水平的增加可以有助于提升GDP,使劳动者收入提高,刺激劳动力供给,从而间接带动就业。此外,劳动就业的增加也会与其他要素共同带来经济的提升,提高创新水平和创业水平,从而形成“创新—创业—经济增长—就业增长”的良性循环。
(2)目前创新成果向创业的转化率还维持在低水平状态,因此对经济和就业的影响较小,未来应着力提高创新成果向创业的转化率,以推动创新创业更有效带动就业。
(3)按照现有的创新创业带动就业的系统惯性和趋势发展,经济的高速增长与实际就业水平并没有保持匹配,未能够实现对就业的有效带动。生存型创业和机会型创业对就业的带动效果并不相同,机会型创业对就业的创造效应要优于生存型创业。为了实现创业有效带动就业,应提倡和鼓励机会型创业。
(4)社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例如新冠病毒疫情,对系统的影响程度不容小觑。这种突发事件会对我国创新、创业、就业以及经济带来短期冲击,若不能及时发动应对措施,则会在这四方面产生恶性循环。因此,面对突发事件,一方面国家应及时建立预警机制,另一方面政府应积极对受影响较大的企业进行帮扶,使其尽快摆脱困境,复工复产,减缓突发事件对企业自身带来的冲击,以疏解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略)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想毕业,找代写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咨询
QQ在线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