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优化探讨
本文是一篇创业管理论文,本论文以惠州城市职业学院作为研究案例,首先对创新创业教育与管理的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说明,通过参考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对它的发展趋势有充分的认识;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基础
(一)相关概念释义
1.高职院校
创业管理论文怎么写
高职院校的全称是高等职业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分为专科和本科两个学历层次,学制通常为2到3年,分为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目标是为了培养具有高等教育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大的应用型人才[1]。高职院校社会普遍熟悉的就是其专科学历的培养模式,但很多人可能不了解高职院校其实还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培养本科学历的学生。高职院校招生对象主要是应往届高中毕业生以及具有同等学历的高中学生[2]。这些学生在从高职院校毕业以后将会获得国家认可的相关学历证书。在中国通常的高职院校会冠以“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的名称。他们一般是以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的。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面向企业、工厂等一线岗位的任职要求。
2.创新创业教育
创业和创新本身就具有显著的内在逻辑联系,蒂蒙斯就曾经提出:“如果将美国经济的发展看作是创业这台发动机所带动的,那么创新就是其发动机的气缸。进一步催生出了多种多样的新技术和新专利。”时至今日,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各个国家纷纷对创新创业教育投入了非常多的关注度[3]。所谓创新创业教育主要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创新思维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强调的是面向社会而分阶段、分层次的提升培养对象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4]。
.....................
(二)理论基础
1.创造力开发理论
创造力开发理论始于本世纪中叶的美国、欧洲,日本等国盛行的以发展人类创造能力为目的的方法,为了创造性地解决我们面对的种种政治,社会,经济,技术等问题、文化和环境问题活动[3]。这种教育思想强调了创造性人才的重要性。它的着眼点在于培育创新,创造的能力、创业精神强,品质过硬。它包括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三方面的内容。创造力开发是发展人们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活动,表现在创新过程与结果上。创造力开发对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1]。因此,在素质教育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创造力的开发。创造力这一概念,吉尔福特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对创造力进行了准确定义。其中广义层面的创造力主要是基于创造才能构成的、动机与气质特征为核心内涵的创造行为;狭义层面的创造力主要指创造性思维方式、创造性行为和创造性结果[2]。因此可以将狭义层面的创造力理解为一种具体创造的能力。这也标志着学术界对于创造力的研究热潮的兴起。创造力作为一种特殊的智力功能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关注与重视,并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中一个十分热门的研究课题。现阶段国内学术界对于创造力的定义已经形成了较为广泛的共识,即:基于特定的任务或使命而利用现有已知信息来进行一系列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进一步带动对社会或个人具有价值产品质量的提升[3]。创造力开发是指对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加以激发并使之充分发挥出来,以促进其全面发展的过程。创造力开发理论在指导创新创业教育和管理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创造力开发理论的学习与实践,我们认为它对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活动有着非常大的指导意义。创造力开发理论可贯穿于创新创业的教育和管理活动,由于创新引领创业,双创是中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基本诉求,更是同学们选择创业的前提。
.............................
二、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实施现状
(一)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背景条件
1.惠州城市职业学院概况
(1)学校概况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成立于2014年,作为广东省省属高职院校,学校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占地30万平方米,学校师生创新创业氛围良好,“为了学生全面发展和自由成长”、“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是立校宗旨,“明德力行成己达人”是校训。学院依托长达60年的中等职业教育办学经验,自2014年发展为高职院校以来,发展迅速。参加省厅组织的创新强校工程考核,2018、2019年连续2年获得C类院校第1名。2020年主动申请按B类要求对学院进行考核,获得B类第5名。2022年获得B类第3名。学院的综合实力迅速提高,学校排名短短8年时间跃居全省40名左右。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贯彻国家双创政策,开展其产教一体化,打造面向社会的创新创业人才,当前建设有省众创空间-慧丰坊、广东省级大学科技园,并且与教育部建立中德诺浩新型汽车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工业机器人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人工智能共建学院、中国志愿服务研究培训基地(惠州)、天津大学一惠州先进陶瓷实验室、思科网络学院、惠州志愿服务学院、惠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惠州服装设计与营销协同育人中心、惠州市教师发展中心、仲恺创新学院、东江科技园数字智能产业学院、东江菜产业学院、惠州市“东江菜师傅”厨艺学堂、惠州市东江菜饮食文化研发中心等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平台。
...........................
(二)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工作问卷调查
1.问卷设计
为全面,准确地认识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状况,及时发现问题所在,本论文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对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并且结合调查问卷结果,对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管理现状和取得的成效进行了详细总结,分析了存在的问题,然后剖析了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成因。将调查的重点放在在校大学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调查:调查群体基本信息、在校期间的革新、创新创业意愿及认知,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意见及满意程度等。
此次就在校学生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管理的认知情况以网络链接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取得了许多第一手统计数据,并依此作对比分析。全文研究工作在开展问卷调查时,主要涉及以下四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利用文献综述的方式梳理现有的研究进展,进一步针对性的设计问卷调查的具体内容,形成问卷的初期版本。
第二步,采用实地走访的形式,将问卷初期版本的内容与相关专家和一线教师进行直接交流,获取上述专家的意见和修改建议。不断完善问卷的内容。
第三步,落实问卷的预测,对于问卷收集数据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有效测量。明确问卷的具体维度。
第四步,分析预测数据,专家和专家的意见进行针对性优化,进而形成问卷调查的最终版本。
问卷最终版本中除了涉及学生基本信息以外,还包括了客观题的内容;学生个人信息主要包括了五道选择题。客观题除了有单选形式(14题)以外,还有多选形式(6题),总共涉及20道题(问卷详见附录)。借助于问卷调查的形式能够有效把握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基本概况的意见和看法等。
.........................
三、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30
(一)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30
1.政策宣讲力度不够 ................................. 30
2.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效果欠佳 ......................... 32
三、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30
(一)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30
1.政策宣讲力度不够 ....................... 30
2.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效果欠佳 ...................... 32
结论与展望 ............................... 44
(一)结论 ............................ 44
(二)展望 ....................... 44
四、惠州市城市职业学院加强创新创业管理的对策措施
(一)加大平台建设以及宣讲力度
1.合理利用基地,促进学生发展
创新创业管理部门已非单一部门,它存在于学校组织架构内,与现有各二级学院属于相同层次。创新创业学院没有学生,但是全校所有的学生都属于创新创业学院的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就是将所有在校学生作为创新创业培养的主体,让每个学生对创新创业有初步认识,从不了解到了解,从想到创业到即刻创业。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做到有的放矢,从培养人到培养更多的创业人。
2.发展众创空间,重视创客教育
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创新创业育成基地是学校专门为有志于创业的学生提供的平台,目前有卡位80余个,被学生誉为“不打烊的慧丰坊”。创客是“maker”的意思,通常是指因爱好将创意变成现实者。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创客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并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
他们在未来有可能会成长为专业的科学家成为校园创业发烧友,创客教育的本质就是对一些拥有创新创业热情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使今后有意愿参与创新创业的人才络绎不绝,可在校内实验室或者教学楼内,为创客们提供具备基本办公设施物理空间,创客空间管理者为该校创新创业管理部工作人员,创客多来源于在校教师,学生,还有可能成为对社会更有用的企业家或科学家。
创业管理论文参考
......................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基于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展开的具体分析,有效梳理了该校现阶段创新创业教育管理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希望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能够因地制宜、自成一家,形成合适的,具有特色教育管理模式。要强化学校创新创业宣传,推广创新创业理念,增强创新创业意识;同时还应该注重与专业教学相结合,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改革,增强师资力量,优化课程模式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最后强化学校的管理职能,打造更为合理的创新创业管理制度,并且为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持续的帮助。
参考文献(略)
- 网络嵌入背景下用户先验知识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2023-10-29
- 创始人使命感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探讨:一个有调节的...2024-01-20
- 创业成长中员工-组织关系演化对企业价值创造的影响...2024-02-07
- 创业教育对文科专业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机制探讨—...2024-02-28
- 创业警觉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机制探讨2024-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