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项目债权融资成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是一篇项目管理论文,本文基于这一研究背景,立足于前人研究成果,结合专家访谈方式,研究PPP项目债权融资成效的影响因素。首先对前人在PPP模式和融资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回顾综述。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经济转型正在处在关键期,经济增长速度整体放缓,经济发展模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从简单追求经济规模增长到要求经济高质量发展。但与此同时,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决定了人民群众对更多更好基础设施的需求仍持续增加,由此带来的基础设施投资支出将不断加大,导致财政支出承受更大压力。PP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作为政府建设基础设施项目的重要融资方式之一,市场需求将逐渐增加。PPP模式一般指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通过合理分担项目风险,并协商分配项目收益而形成的一种合作共赢关系。在涉及公共产品供给项目时,合理利用PPP模式参与相关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既有利于发挥政府政策和公信力强优势,也有利于发挥社会资本方投资管理能力强和效率高等优势,二者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合作推进项目进程,实现项目又好又快发展。
新时期中,我国正处于新基建时期,社会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持续增加,项目建设规模仍保持在一定高位。但项目建设需要资金支持,在经济转型期,地方政府创收能力有限,有限财政支出难以支撑大规模项目建设,导致地方政府财政承受压力越来越大。同时,由于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限制地方政府融资途径,PPP融资模式和专项债成为了地方政府的救命稻草,但长期来看,PPP融资模式与项目建设长周期性特点更为吻合,是地方政府的优先选择。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PPP模式研究
PPP模式,在国内的早期研究起步于本世纪初期,唐祥来(2005)基于PPP融资模式在英国的历史沿革,将其内涵和特点做了浅要剖析,随后还详尽分析了理论依据、实践基础和优缺点,最终对PPP模式的中国化进行了可行性分析[1];王灏(2004)结合联合国、欧盟、加拿大等国际国家相关组织对PPP的定义和分类,进一步明晰了PPP定义、相关概念和分类,最后提出了适合我国轨道交通项目的前补偿、后补偿两种PPP创新模式[2];财政部财政科研所贾康、孙洁(2009)对PPP模式的概念、起源、特征与功能进行了更为完整的阐述[3]。
伴随PPP模式的日益盛行,国内外更多的学术工作者对PPP模式的风险识别和分担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PatrickT等(1999)研究PPP模式应用于公共服务领域可能导致的风险,并根据不同风险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Medda(2007)研究归纳出商业风险、技术风险、政治管理风险和融资风险四种影响PPP项目的风险,并得出利益相关方愿意承担风险的比例取决于其在项目中预期可得到的所有收益;YelinXu等(2012)采取风险层次结构的方法对PPP项目的风险特征进行描述性介绍,然后根据模糊集理论计算风险因子的权重并建立隶属函数;柯永建等(2008)研究归纳出PPP项目过程中风险分担的各个关键时点和要点,总结其对PPP项目资金价值的影响,并根据风险分担基本准则提出相关建议;亓霞等(2009)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利用PPP模式主流领域的16个失败案例,研究归纳出包括法律变更、审批延误、政治决策失误/冗长、政治反对、政府信用、不可抗力、融资、市场收益不足、项目唯一性、配套设备服务提供、市场需求变化、收费变化、腐败等13个风险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建议[4];刘红勇等(2017)在运用实物期权和熵权两种方法对PPP风险分担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应对策略[5]。基于对影响PPP项目发展的风险因素研究,BarryKeating等(2013)指出公私双方的追求的目标不同,分别是社会效用和资金回报最大化;乐云(2016)等认为公共部门、社会资本方、PPP特殊目的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公共服务使用者等相关方都是PPP项目核心利益相关方等[6];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PPP概念
目前为止,关于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的有关概念界定并未形成学界共识,每个国家的界定均有所不同。以下列出主要国家或组织对于PPP的概念界定:
项目管理论文怎么写
各个组织对于PPP的定义虽然都有所不同,但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对于PPP打成共识的特征有:
特征一是合作,每个定义都包含了合作这一前提条件,表明了公私合作是PPP的前置条件。
特征二是合作标的均为基础设施等公共需求。
特征三是公私部门共同承担收益和风险。
这三大特征基本可以确定PPP概念为:PPP是指公私部门通过合作的方式,调动私人部门的资源参与公共服务和产品的生产,在合理满足私人部门利益需求的基础上,公私部门收益风险共担,有效提高公共服务和产品供给效率的一种合作协议。
.......................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理论
20世纪初期,风险的定义起源于国外学者Willett,他把风险看作是不确定性的客观表现,这种不确定性来源于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却发生了。其后,美国经济学家Frank Knight在他的经典著作《Risk, Uncertainty and Profit》中提出了一个广受学界认可的定义:风险是一种可测量的不确定性,其大小是可以通过概率计算得到的。
商业银行经营的就是信用,而信用实质上是商品货币的一部分,具备自己特殊的价值转移模式。通常来讲,信用拥有两个基础特质:一是对等性,即以还款为条件的借贷关系,有借必有还;二是补偿性,在借贷关系期满之时,资金使用方在偿还借款的前提下,还需要另外补偿一部分的资金使用利息,也就是需一并偿还借款和借款利息。
所以,将风险和信用的概念有机结合起来,信贷风险简单说来就是信贷活动的不确定性。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是指商业银行从事信用活动导致的不确定性,也就是指商业银行发放贷款,但资金使用方不能如约全额归还银行借款和提供利息作为补偿所造成商业银行亏损的不确定性。
要做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需要明确信贷风险产生原因,而根据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可以将信贷风险简单区分成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以及法律风险五类。详细来讲,信用风险是指由于信贷活动中借款人和保证人不能履行合同义务,即按时偿还本金和利息或者履行担保义务,而造成银行损失的可能性。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虽然具有能够支付,但不能马上支付或以市场公平价格取得充裕现金流以发放贷款或支付债务的不确定性。市场风险是指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由于市场的不利波动导致损失的可能性,例如市场出现金融危机。所谓操作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因为职员人为错误或业务处理中的不合理运用而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操作风险往往会导致难以估算的严重后果。例如著名的光大证券“乌龙指”,导致当年利润大幅下降,是由操作风险引起的巨大损失的典型案例。法律风险是指签订的相关合同不能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认可,最终形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
3 研究假设和模型建立 .............................. 22
3.1 研究假设 ............................................... 22
3.1.1 影响因素的确定 ............................ 22
3.1.2 研究假设提出 .................... 25
4 实证研究 ........................................ 29
4.1数据预处理 .................................. 29
4.2 数据描述性分析 .......................... 30
5 结论和展望 .............................. 50
5.1 研究结论 ........................... 50
5.1.1 PPP项目入库天数与项目债权融资成效成正相关关系 .................... 50
5.1.2 政府付费类项目债权融资成效更好 .................. 50
4 实证研究
4.1数据预处理
经Python爬取财政部PPP中心项目管理库2021年12月30日在库项目数据。截止2021年12月30日,在库项目10164个,爬取后实得数据9873条,每条数据包括项目名称、入库天数、回报机制、所属行业、合作期限、所在区域行政级别、项目投资总额、项目所处阶段等信息,所在区域GDP和所在区域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两项信息另从CSMAR系列研究数据库中获取。由于部分区县缺失GDP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数据,剔除数据缺失项和当2021年1月1日之后入库的项目数据后,实得可用数据7852条。部分数据截图显示如下:
项目管理论文参考
.............................
5 结论和展望
5.1 研究结论
5.1.1 PPP项目入库天数与项目债权融资成效成正相关关系
根据回归结果,假设1成立。入库天数越长,项目自身公开信息越发完善,如合法性手续、招投标公示、PPP合同等信息相继公开,使得银行进一步对项目加深了解,去除自身在项目债权融资中的信息劣势。实证结果表明,随着入库天数的增加,项目合法性手续等逐渐齐备,项目信息更加公开透明,能够有效提升PPP项目债权融资成效。
5.1.2 政府付费类项目债权融资成效更好
在实证研究中,假设2不成立,使用者付费类回报机制与项目债权融资成效成负相关关系,即政府付费类项目债权融资成效更好。在金融机构信贷实务中,信贷理论上往往偏向于选择使用者付费回报机制的PPP项目,因为该类型的PPP项目自身能产生正的现金流,盈利性更加突出,现金流能作为贷款还款来源。但从实证研究结果看来,项目中使用者付费的比例越高,对项目债权融资成效起到的负面作用越大,回报机制从政府付费到使用者付费会导致项目高效融资概率下降18%。主要原因是金融机构在项目中处于信息劣势,难以识别项目中使用者付费部分现金流的测算真实性和稳定性,不能确保在未来10到20年的项目运营期中现金流不发生变化,进而增加了项目贷款审批的难度。而政府付费类的项目,因为其还款来源明晰且依托于政府信用,反而项目贷款更容易审批,项目债权融资成效更好。
参考文献(略)
- 项目进度管理在平安城市项目建设中的应用研究2020-02-27
- 青海移动工程建设项目合规管理研究2020-03-30
- 项目进度管理在平安城市项目建设中的应用研究2020-03-30
- 项目进度管理在平安城市项目建设中的应用研究2020-03-30
- YS公司汽车座椅产品研发项目管理流程优化研究2020-04-08
- 基于Charette模型的M公司IT项目风险管理研究2020-04-21
- 青岗坪煤矿选煤厂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研究2020-05-23
- 德环保股份有限公司项目管理优化研究2020-06-02
- 石渠县村级饮水新建深水井项目质量管理研究2020-06-02
- 河北海事局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研究2020-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