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在华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分析
时间:2023-01-24 来源:www.inibin.com
本文是一篇投资分析论文,本文认为各省市应结合当地实际合理引进外商投资。若我国当地企业与外商在生产技术上存在较大差距,外商企业采用的技术水平超过本土企业的吸收能力,则不仅不会对当地生产产生技术溢出作用,反而会因为引进外商投入,使当地市场的竞争压力加大,对技术进步造成不利影响。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国际间资本流动日趋活跃,各国的产品服务和资本不再局限于国家内部,而是出现国际间跨国流动的新景象。高流动性、高安全性、高收益率成为各国投资者权衡是否开展对外投资的重要因素,国际分工也由产业间协作向产品零部件深度合作转变。伴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趋于稳定和国际分工的不断细化,外商所选择的投资领域不断扩大,中间品贸易在种类与数量上均有所增加,对一国或地区的贸易模式、工业生产方式、产品技术水平都有深远发展。由外资引起的技术溢出效应,也从科技创新、生产效率、组织管理等多方面影响着东道国。
投资分析论文怎么写
根据《2021年世界投资统计公报》显示,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流量有所上升,在2016年达到超2万亿美元的峰值后,逐年下降,2019年国际直接投资流量数据出现回升达1.5万亿美元。但受疫情影响,2020年该数值下降至1万亿美元,比金融危机时期还要低20%,达到近十五年来的历史新低。国际直接投资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国内生产总值和国际贸易额的下降幅度,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在于,为应对全球新冠疫情,各国均实行较为严格的对外管控政策,这期间正在进行的投资项目进度出现暂缓,对于尚未开始的投资项目,投资者因对衰退经济周期的预期而重新评估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行性。综合各方面原因,疫情后国际直接投资整体减弱,投资趋势在上半年受较大影响,跨境并购和国际项目融资交易于下半年开始回暖。虽然受疫情冲击,2020年国际直接投资产生下滑,但整体趋势仍有回暖预期,且目前经济全球化已是大势所趋,国际间直接投资活动也日渐频繁。
......................
1.2文献综述
1.2.1国外研究
1.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理论发展
以外商直接投资为视角研究东道国的技术溢出效应发展已久,最早提出东道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可以提高本国经济福利的是Mcdougall(1960),其最早提出FDI通过国际技术扩散来提升东道国企业的技术发展能力和资本存量,使其生产经营状况得到改善1。但此时主要涉及对FDI投资效应和成本运营方面的研究,尚未形成较为全面的研究体系。
Caves(1989)认为FDI带来的技术溢出会对东道国产生三类不同影响:第一类指东道国本身具有相关行业的准入限制,因FDI企业的强行进入,改善了行业内的资源配置效率;第二类指由于FDI企业进入某一行业而引起的竞争加剧,本国企业迫于竞争压力,提高现有资源利用率、加大科研投入、技术引进。第三类指FDI企业通过行业内的竞争和模仿效应,加快东道国企业行业内部的技术转移与扩散速度。Gerschenkron(1962)从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速度分析,认为技术溢出速度的快慢取决于东道国行业内平均技术水平与世界整体平均水平的差距,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技术相差大则溢出速度快。Hejazi与Safarian(1996)认为美国的资本存量通过出口影响了与其进行贸易的20个工业国家。Sakurai(1996)通过对经合组织国家技术研发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认为行业内技术流入对部门经济回报率较高,即研发和技术扩散对生产力增长提供积极作用。Driffield(2002)认为外商直接投资会影响东道国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利用型外资对东道国具有正向技术溢出效应、技术寻求型外资具有负外溢效应。
...........................
第二章相关概述与理论基础
2.1基础概念
2.1.1外商直接投资
外商直接投资是指外国企业、经济组织或个人,按照东道国的法规、政策,用现金、实物、无形资产、股权等方式,在东道国境内开办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设立分支机构等19。其中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目前我国利用外商投资方式中使用最早且企业数量最多的一种。
外商直接投资的形式有以下类型:独资建立新企业、投资控股本土企业以及利润再投资三种方式。独资建立新企业指外商企业通过投资、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的形式,在东道国市场收购竞争企业、扩大地区及行业影响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依靠先进技术获得经营利润,提升行业竞争力。投资控股本土企业指外商企业通过股权投资、技术入股等方式,达到股权控制占比,进而拥有对该被投资企业的实际控制权和话语权。利润再投资指外商投资者将直接投资所获利润全部或部分应用于对相关企业的追加投资。随着国际化进程加快以及投融资程度加深,利润再投资会逐渐成为主要的外商直接投资形式之一。
外商直接投资与其他投资形式相比,具有跨国性、实体性、控制性和渗透性的特点。具体体现在富有先进技术或资金充足的投资主体通过多种形式的跨国投融资将资金投入其他国家相关行业,展开实体性的生产经营活动,并对本土行业的相关企业产生股权控制作用。在跨国投融资活动中,跨国公司的先进生产技术、管理技术等通过示范、模仿、竞争等效应会对东道国相关行业产生渗透性作用。
..........................
2.2外商直接投资相关理论
2.2.1垄断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又称公司特有优势理论,最早是在Hymer(1976)20中提出的,随后金德尔伯格(Charles P.Kindleberger)在此基础上加以补充完善。该理论认为跨国公司应考虑如何获得行业内的垄断利润,进而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跨国公司应充分利用自身生产技术、管理组织经验等无形资产优势以及企业规模优势,在东道国市场中,形成竞争优势,获得垄断利润,占据发展主导地位。
2.2.2技术生命周期理论
由美国经济学家弗农和哈维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技术生命周期理论,其认为技术是一种特殊的国际流动商品,其具有自身企业内技术流动的特点外,也有向外技术溢出的倾向。弗农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提出,工业产品背后的技术发展也和产品生产研发一样,需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引入、成长、成熟、衰退阶段。哈维则将技术的生命周期划分为技术开发、检验、应用启动、对外扩张、成熟、退化六个阶段。斋藤优在1983年提出技术的生命周期中阐述,跨国企业通过以下的国际经营和投资活动,有机的相互关联,呈现出周期性循环的规律。一是,向国际市场中出口蕴含新技术的先进产品;二是,利用前期技术创新带来的财富积累,直接或间接投资于市场相对不发达的国家或地区依托东道国的廉价劳动力、原材料和本国的先进技术投资生产并直接销售;三是,对外进行技术转移21。斋藤优将技术创新和产品生产以及企业经营活动相互关联,较好的解释了跨国企业的技术转移机制。
...........................
第三章韩国在华直接投资现状分析..........................................14
3.1韩国在华直接投资进程.........................................14
3.2韩国在华直接投资特点........................................15
第四章韩国在华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24
4.1模型设定与数据选取............................30
4.1.1理论模型的推导与构建.......................................24
4.1.2变量选择与数据选取............................................26
结论........................35
第四章韩国在华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4.1模型设定与数据选取
4.1.1理论模型的推导与构建
1.技术进步的理论模型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技术进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当地企业生产效率和对地区整体技术水平提高两方面。由于生产技术提高是不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变量,因此需要通过生产函数总量测算的方法进行衡量。本文以C-D生产函数为研究基础,采用索罗余值法对各省市技术进步进行定量测算,以全要素生产率将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水平进行定量表示。
理论模型包含以下假设条件:一是,假定生产要素只有资本和劳动,且两者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互替代;二是,生产要素能够被充分利用,不存在资源的浪费;三是,当市场环境处于完全竞争状态,资本与劳动报酬以两者边际产出进行衡量。
同时考虑到我国的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不仅是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对外经贸的不断开放、国内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我国的国际贸易水平也对各行业的技术进步水平产生较为明显的推动作用,我国企业可以通过进口获得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制造工艺。基于劳动力具有流动性的特点,企业通过高薪聘请国内外的优秀人才,以掌握并不断创新生产技术和完善管理组织结构。同时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投入,攻克相关领域的核心技术,对我国各省份、各行业的技术进步起到推动作用。
投资分析论文参考
...........................
结论
本文以韩国在华直接投资对各省市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为研究目的展开分析。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思路。首先,在绪论中对国内外的文献进行梳理;其次,在第二章中对外商投资和技术溢出的相关理论进行概述。进而,在第三章的定性分析中,明确了韩国在华直接投资的进程、投资特点和技术溢出的途径。在投资进程的分析中,详细从中韩两国建交前的20世纪80年代至今展开分析,认为2010年韩国在华直接投资开始出现了回升,但增长速度较为缓慢,同时受疫情冲击影响,近两年韩方投资出现下滑。
韩国直接投资特点分析方面,从区位选择上,以2010年至2015年和2016年至2020年,两个不同5年的不同地区投资金额进行对比,发现韩国在华直接投资逐渐由具有地理和文化优势的环渤海经济区和东三省地区向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和长江三角洲地区转移;在行业选择方面,对比了2001年至2020年,20年间的韩方投资的行业分布变化,发现韩国企业主要集中投资于我国制造业、金融保险业、批发零售业的相关企业,同时对我国科技领域和信息服务业的投资占比也逐年升高。
在投资动机的分析中发现,汇总了2011年至2020年间韩国在华直接投资按不同投资动机分类的投资金额,对比发现不同于早期的外商来华投资多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为首要出发点。近10年来,韩方以进入中国市场成为首要目标,以“为进入中国市场开展的投资”在整体上呈增长态势。
参考文献(略)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国际间资本流动日趋活跃,各国的产品服务和资本不再局限于国家内部,而是出现国际间跨国流动的新景象。高流动性、高安全性、高收益率成为各国投资者权衡是否开展对外投资的重要因素,国际分工也由产业间协作向产品零部件深度合作转变。伴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趋于稳定和国际分工的不断细化,外商所选择的投资领域不断扩大,中间品贸易在种类与数量上均有所增加,对一国或地区的贸易模式、工业生产方式、产品技术水平都有深远发展。由外资引起的技术溢出效应,也从科技创新、生产效率、组织管理等多方面影响着东道国。
投资分析论文怎么写
......................
1.2文献综述
1.2.1国外研究
1.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理论发展
以外商直接投资为视角研究东道国的技术溢出效应发展已久,最早提出东道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可以提高本国经济福利的是Mcdougall(1960),其最早提出FDI通过国际技术扩散来提升东道国企业的技术发展能力和资本存量,使其生产经营状况得到改善1。但此时主要涉及对FDI投资效应和成本运营方面的研究,尚未形成较为全面的研究体系。
Caves(1989)认为FDI带来的技术溢出会对东道国产生三类不同影响:第一类指东道国本身具有相关行业的准入限制,因FDI企业的强行进入,改善了行业内的资源配置效率;第二类指由于FDI企业进入某一行业而引起的竞争加剧,本国企业迫于竞争压力,提高现有资源利用率、加大科研投入、技术引进。第三类指FDI企业通过行业内的竞争和模仿效应,加快东道国企业行业内部的技术转移与扩散速度。Gerschenkron(1962)从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速度分析,认为技术溢出速度的快慢取决于东道国行业内平均技术水平与世界整体平均水平的差距,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技术相差大则溢出速度快。Hejazi与Safarian(1996)认为美国的资本存量通过出口影响了与其进行贸易的20个工业国家。Sakurai(1996)通过对经合组织国家技术研发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分析,认为行业内技术流入对部门经济回报率较高,即研发和技术扩散对生产力增长提供积极作用。Driffield(2002)认为外商直接投资会影响东道国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利用型外资对东道国具有正向技术溢出效应、技术寻求型外资具有负外溢效应。
...........................
第二章相关概述与理论基础
2.1基础概念
2.1.1外商直接投资
外商直接投资是指外国企业、经济组织或个人,按照东道国的法规、政策,用现金、实物、无形资产、股权等方式,在东道国境内开办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设立分支机构等19。其中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是目前我国利用外商投资方式中使用最早且企业数量最多的一种。
外商直接投资的形式有以下类型:独资建立新企业、投资控股本土企业以及利润再投资三种方式。独资建立新企业指外商企业通过投资、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的形式,在东道国市场收购竞争企业、扩大地区及行业影响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依靠先进技术获得经营利润,提升行业竞争力。投资控股本土企业指外商企业通过股权投资、技术入股等方式,达到股权控制占比,进而拥有对该被投资企业的实际控制权和话语权。利润再投资指外商投资者将直接投资所获利润全部或部分应用于对相关企业的追加投资。随着国际化进程加快以及投融资程度加深,利润再投资会逐渐成为主要的外商直接投资形式之一。
外商直接投资与其他投资形式相比,具有跨国性、实体性、控制性和渗透性的特点。具体体现在富有先进技术或资金充足的投资主体通过多种形式的跨国投融资将资金投入其他国家相关行业,展开实体性的生产经营活动,并对本土行业的相关企业产生股权控制作用。在跨国投融资活动中,跨国公司的先进生产技术、管理技术等通过示范、模仿、竞争等效应会对东道国相关行业产生渗透性作用。
..........................
2.2外商直接投资相关理论
2.2.1垄断优势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又称公司特有优势理论,最早是在Hymer(1976)20中提出的,随后金德尔伯格(Charles P.Kindleberger)在此基础上加以补充完善。该理论认为跨国公司应考虑如何获得行业内的垄断利润,进而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跨国公司应充分利用自身生产技术、管理组织经验等无形资产优势以及企业规模优势,在东道国市场中,形成竞争优势,获得垄断利润,占据发展主导地位。
2.2.2技术生命周期理论
由美国经济学家弗农和哈维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技术生命周期理论,其认为技术是一种特殊的国际流动商品,其具有自身企业内技术流动的特点外,也有向外技术溢出的倾向。弗农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提出,工业产品背后的技术发展也和产品生产研发一样,需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引入、成长、成熟、衰退阶段。哈维则将技术的生命周期划分为技术开发、检验、应用启动、对外扩张、成熟、退化六个阶段。斋藤优在1983年提出技术的生命周期中阐述,跨国企业通过以下的国际经营和投资活动,有机的相互关联,呈现出周期性循环的规律。一是,向国际市场中出口蕴含新技术的先进产品;二是,利用前期技术创新带来的财富积累,直接或间接投资于市场相对不发达的国家或地区依托东道国的廉价劳动力、原材料和本国的先进技术投资生产并直接销售;三是,对外进行技术转移21。斋藤优将技术创新和产品生产以及企业经营活动相互关联,较好的解释了跨国企业的技术转移机制。
...........................
第三章韩国在华直接投资现状分析..........................................14
3.1韩国在华直接投资进程.........................................14
3.2韩国在华直接投资特点........................................15
第四章韩国在华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24
4.1模型设定与数据选取............................30
4.1.1理论模型的推导与构建.......................................24
4.1.2变量选择与数据选取............................................26
结论........................35
第四章韩国在华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4.1模型设定与数据选取
4.1.1理论模型的推导与构建
1.技术进步的理论模型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技术进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当地企业生产效率和对地区整体技术水平提高两方面。由于生产技术提高是不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变量,因此需要通过生产函数总量测算的方法进行衡量。本文以C-D生产函数为研究基础,采用索罗余值法对各省市技术进步进行定量测算,以全要素生产率将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水平进行定量表示。
理论模型包含以下假设条件:一是,假定生产要素只有资本和劳动,且两者可以按一定比例相互替代;二是,生产要素能够被充分利用,不存在资源的浪费;三是,当市场环境处于完全竞争状态,资本与劳动报酬以两者边际产出进行衡量。
同时考虑到我国的技术进步、全要素生产率不仅是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对外经贸的不断开放、国内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我国的国际贸易水平也对各行业的技术进步水平产生较为明显的推动作用,我国企业可以通过进口获得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制造工艺。基于劳动力具有流动性的特点,企业通过高薪聘请国内外的优秀人才,以掌握并不断创新生产技术和完善管理组织结构。同时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投入,攻克相关领域的核心技术,对我国各省份、各行业的技术进步起到推动作用。
投资分析论文参考
结论
本文以韩国在华直接投资对各省市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为研究目的展开分析。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思路。首先,在绪论中对国内外的文献进行梳理;其次,在第二章中对外商投资和技术溢出的相关理论进行概述。进而,在第三章的定性分析中,明确了韩国在华直接投资的进程、投资特点和技术溢出的途径。在投资进程的分析中,详细从中韩两国建交前的20世纪80年代至今展开分析,认为2010年韩国在华直接投资开始出现了回升,但增长速度较为缓慢,同时受疫情冲击影响,近两年韩方投资出现下滑。
韩国直接投资特点分析方面,从区位选择上,以2010年至2015年和2016年至2020年,两个不同5年的不同地区投资金额进行对比,发现韩国在华直接投资逐渐由具有地理和文化优势的环渤海经济区和东三省地区向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和长江三角洲地区转移;在行业选择方面,对比了2001年至2020年,20年间的韩方投资的行业分布变化,发现韩国企业主要集中投资于我国制造业、金融保险业、批发零售业的相关企业,同时对我国科技领域和信息服务业的投资占比也逐年升高。
在投资动机的分析中发现,汇总了2011年至2020年间韩国在华直接投资按不同投资动机分类的投资金额,对比发现不同于早期的外商来华投资多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为首要出发点。近10年来,韩方以进入中国市场成为首要目标,以“为进入中国市场开展的投资”在整体上呈增长态势。
参考文献(略)
相关阅读
-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股权投资案例分析2020-03-15
- JA公司养老服务中心项目投资效益分析2020-04-20
- 中部四省宏观经济波动比较投资分析 --基于SVAR模型2020-06-25
- CH集团公司社会影响力投资分析研究2020-07-26
- 毅雷私募基金公司风控管理策略的优化研究2020-09-27
- 环境不确定性、客户集中度与银行贷款成本—基于我...2020-10-03
- A公司投资效率的提升对策研究2020-10-09
- 浮梁通用机场项目投资分析2021-02-03
- 芦淞国投AA房地产项目投资分析研究2021-02-05
- 通发公司零部件加工中心建设项目投资分析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