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MBA论文网MBA论文 > MBA毕业论文 > 国际金融 > 正文

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测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2-09-16 来源:51mbalunwen.com作者:vicky
本文是一篇国际金融论文,根据本文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测算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在新发展格局和“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下,应认清中国制造业在国际贸易市场中的国际竞争力情况,并结合发展现状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以实现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随着“十三五”的结束和“十四五”的开始,中国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同时,2020年“黑天鹅”事件①频发,如新冠肺炎疫情这一严重的突发性卫生安全事件。2020年3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宣布新冠大流行[1]。突然爆发的新冠肺炎事件对全球经济和社会造成了极其负面的影响,全球经济遭遇重创,同时使得逆全球化趋势加剧,影响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通顺。在此背景下,为了应对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中国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文简称“新发展格局”)[2]。构建新发展格局,使中国经济得以健康发展,平稳发展,持续发展,同时扩大经济交流市场,更好的应对国际环境变化,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发展格局是基于内外环境的新变化,遵循大国经济发展规律,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出现的新问题,主动做出的发展新战略。新发展格局的提出与实施,将有助于破解难题,并积极促使经济得以高质量发展[3]。
随着全球化的极速进程,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更加深入。在国际贸易市场中,比较优势理论、绝对成本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等传统贸易理论认为,附加值低的产业应该转移到国外,实现产业垂直化分工。全球垂直化分工的不断深入,使产品在各国划分为不同阶段。所形成的分工合作及增值过程即构成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s, GVC)。参与和融入GVC是各经济体参与国际分工,形成国际市场的重要方式。GVC的兴起与发展推动了全球贸易的繁荣发展。而中国早在改革开放以来就凭借其劳动力和原材料上面的显著优势加入国际分工过程,嵌入GVC中。但中国多参与的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环节,只是作为供应商身份,对发达国家存在着严重的科学和技术依赖。而随着要素成本和国际环境的不断变化,依赖原有发展模式难以取得新进展。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使得此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1.2 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实证测算,提供真实数据展现产业发展现状,以便更好针对性地促进产业发展。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已有大量文献对此进行了研究。国内外学者对产业国际竞争力十分关注。现有文献针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度方法主要是,基于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或利用治理指标、竞争力指标、显示性指标或分析性指标等评价指标。但这些方法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度都不够全面准确,存在一些缺陷和争议。本文首先梳理相关的文献理论知识,然后测算出评价指标以反映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并基于指数结果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文依据投入产出数据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为在国际贸易市场中提升竞争实力大小提供实际理论依据,同时希望引起更多学者对产业国际竞争力测度的重视,探究更好的测度方法。
1.2.2现实意义
基于目前产业发展情况,测算分析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对保持并提升中国产业的国际地位具有现实意义。新时代,为应对国际环境的新变化,中国提出新发展格局。如今,中国作为世界级制造大国,制造业产业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领域。制造业作为附加值低的产业,一直是中国参与GVC的重要产业。虽然,中国制造业目前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实现了腾飞和发展,但仍处于GVC的低端。在日益剧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下,中国制造业遭遇着严峻的压力[6]。为此,测算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提供制定相关政策的依据,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广受学者关注,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第 2 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全球价值链
随着垂直化分工的深入,全球化分工及贸易模型已逐渐形成,其以国际生产、加工外包等为主,形成全球价值链(GVC)新体系[7]。吕延方等(2019)指出GVC创新全球分工格局,垂直化分工改变生产结构,使得国际贸易得以高速发展[8]。世界各国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与增值过程形成的GVC推动了世界经济的繁荣发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报告指出,GVC是全球经济的主要特点。GVC的出现改变了世界经济的生产方式[9]。通过离岸、外包等方式,生产活动形成垂直化分工,低附加值的产业被分工到一些技术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而欧美等发达国家持续掌握着高技术水平的生产。
全球价值链(GVC)作为主要工具用以研究国际贸易、产业经济、货币资本流动以及劳动力关系等国际问题[10]。Jiang(2020)在中国贸易活动的背景下研究了跨国公司在GVC的外包趋势,并利用2000-2013年发展中国家数据进行实证回归分析[11]。识别各国在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是一个深受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研究问题。黄灿和林桂军(2019)通过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测算出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指数,结果发现发展中国家主要依赖其自然资源丰富实现GVC分工地位的上升[12]。Suder 等(2015)对GVC的地理演变进行了分析[13]。Turkina等(2016)也分析了GVC的地理分布[14]。
2.2 理论基础
2.2.1OECD国家区域间投入产出表(ICIO)
OECD国家区域间投入产出表(Inter Country Input-Output Tables, ICIO)是来源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简称OECD),其由38个经济体合作的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为应对各种国际经济、治理问题,把握全球化机遇,使世界各国更好全球化发展。最新一版数据库是由经合组织(OECD)在2018年官方发布的,包含了2005-2015 年OECD 国家间投入产出数据库,该数据库提供了64个国家(包括36个经合组织国家和28个非经合组织国家)及世界其他地区等经济体(其中,中国和墨西哥的数据为分表)的36个行业的中间品和最终品的贸易流量统计资料。
OECD国家区域间投入产出表(ICIO)给出了各个国家(或地区)各部门的中间投入、中间使用、最终需求、税收减去对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补贴、贸易增加值、总产出和总投入等相关数据。包含的主要是各国家各产业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数据,在各项研究中均有涉及。OECD国家区域间投入产出表(ICIO)简化表如下所示:
国际金融论文怎么写
第 3 章 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测度分析..................................... 17
3.1 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测算方法介绍........................ 17
3.1.1出口贸易增加值分解........................................... 17
3.1.2增加值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构建 ...................... 21
第 4 章 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39
4.1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39
4.1.1被解释变量 ....................................... 39
4.1.2解释变量 ............................... 39
第 5 章 结论与建议................................... 49
5.1 研究结论......................................... 49
5.2 政策建议................................ 50
第 4 章 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4.1.1被解释变量
本文选取中国制造业的16个细分行业的增加值显性比较优势指数(NRCA)作为被解释变量。测算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方法不计其数,本文所测算出的NRCA,是对传统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进行修正后得到的,可以从一定方面更准确的反映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由于NRCA是基于增加值角度,剔除了经济体总量和世界总量的波动,可以更好的反映某一经济体某一产业的出口与全球平均水平的比较优势。因此,基于研究的合理性选用上文所测算出的NRCA作为衡量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大小的变量。
4.1.2解释变量
根据上文对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的总结,本文基于迈克尔·波特提出的钻石模型的四大基本因素及两大辅助因素,四大基本因素包括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两大辅助因素包括政府与机遇,这六个因素即形成“钻石体系”。结合数据的可获得性,从生产要素、市场需求、国际直接投资、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与政府行为等方面选取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变量,具体解释变量及其含义如下:
生产要素:产业的资本深化和劳动生产率是一产业生产要素的主要衡量指标,也代表了产业所处的发展阶段。结合大量相关文献,资本深化程度(CD)用细分行业的固定资产减去折旧后的固定资产净值与细分行业的从业人员数的比值来表示,劳动生产率(OLP)用细分行业的增加值与该细分行业的从业人员数的比值来表示。
市场需求:钻石模型中的需求条件包括国内需求与国外需求两个方面。大量学者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这一变量来衡量国内需求状况,由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能很好地反映一国国内的需求水平,故本文选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这一变量来表示。结合大量文献,本文选择细分行业的出口交货值(EDV)这一变量来表示该细分行业的国外需求。
国际金融论文参考
第 5 章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伴随着“十四五”计划的开始,中国经济发展亟需转型升级,并且突然爆发的新冠肺炎事件使全球经济遭受重创,逆全球化趋势加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也受到挑战。国际经济环境持续保持着剧烈竞争,中国制造业遭遇紧迫情势。为了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及其综合国力的提升,积极响应“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亟需增强中国制造业在国际产业发展市场中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本文对中国制造业在国际贸易市场方面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测算,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从中国制造业整体方面,2005-2015年期间中国制造业整体国际竞争力较强,且具有一定的上升趋势。
本文所测算出的增加值显性比较优势指数(NRCA)可以从一定方面反映出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情况。2005-2015年期间中国制造业整体NRCA较稳定,且值均大于1,具有较强的显性比较优势,说明中国制造业整体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在2005年65个经济体制造业整体的NRCA中,中国的NRCA最高,为1.65,具有较强的显性比较优势,具有一定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在2015年65个经济体制造业整体的NRCA中,中国的NRCA仍高于世界其他经济体,为1.67,具有较强的显性比较优势,具有一定的产业国际竞争力。
(2)从制造业细分行业方面,2005-2015年期间低技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比中技术与高技术制造业强,但中技术和高技术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均具有一定的上升趋势。
2005年低技术制造业的NRCA占比最大,中技术制造业的NRCA占比最小,2015年低技术和高技术制造业仍比中技术制造业的占比大,低技术制造业的占比呈现出一定的减小情况,而中技术和高技术制造业均呈现出一定的增大情况;2005-2015年期间,低技术制造业的NRCA均大于中技术和高技术制造业;在2005-2015年全球制造业十大国中,中国只有低技术制造业的NRCA一直高于其他经济体;
参考文献(略)

想毕业,找代写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咨询
QQ在线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