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董事网络对创业板企业成长的影响探讨——基于研发投
时间:2022-09-08 来源:51mbalunwen.com
本文是一篇创业管理论文,本文立足于社会网络视角,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探究了我国创业板上市企业的连锁董事网络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将研发投入视为调节变量展开进一步探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已稳步迈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竞争激烈的外部环境对我国企业的生存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不断利用各种方式来获得资源,推动成长。其中,发掘并利用各种关系网络获取成长资源已逐渐成为各企业的现实选择。通过组织间关系网络,企业可以与网络中的其他行动者进行交流合作,不断获得管理经验、合作机会和行业关键信息等网络资源以推动成长。而在众多网络中,由企业间拥有共同董事而构成的连锁董事网络凭借较低的信息传递成本等优势,逐渐成为企业搜寻与获取所需成长资源的非正式重要渠道。就我国资本市场而言,金彧昉等(2016)认为,在中国资本投资制度与相关法制建设仍需完善且私有产权制度并未被全面认同的背景下,建立连锁董事网络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1]。
随着我国市场环境及董事制度的逐步发展与完善,董事兼任行为逐渐增多,连锁董事网络在我国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谢德仁和陈运森(2012)表明,在2009年的A股上市企业中,将近85%的企业拥有连锁董事[2],而刘冰等(2019)进一步研究后发现,截止到2016年年底,在沪深A股中,超过93.6%的上市企业存在连锁董事[3]。由此可见,连锁董事这一经济现象已广泛存在于我国上市企业之中,因其构成的连锁董事网络也逐渐成为企业间的资源流动渠道,是推动企业成长的重要力量。作为网络主要节点的连锁董事在公司治理中承担着决策、监督、提供资源等关键职能,相对于非连锁董事而言,连锁董事的联结效果在企业成长中的表现更值得讨论。王建琼和林琪(2019)认为,董事网络的治理作用在我国独特的文化及社会制度下会显得格外重要与突出,在公司治理中,该网络也占据了重要地位,并拥有重要研究价值[4]。综上,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与连锁董事网络的蓬勃发展下,积极探讨连锁董事网络会对企业成长产生何种影响以及如何产生影响,存在一定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现有资料及文献的基础上,依托领域内相关重点理论,选取2013-2018年创业板企业进行探究。在构建多元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实证探索了连锁董事网络会对企业成长产生何种影响以及如何产生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研发投入会如何进行调节。具体研究思路如下: 首先,吸收借鉴社会网络理论、资源依赖理论等重点理论的基本原理,不断总结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果与研究方向,以夯实理论基础,然后进一步结合现实背景,析出本文的重点研究问题,提出研究假设。其次,根据本文所提假设与各变量间的逻辑关系,合理选择控制变量及其测量方式,进而构建科学有效的研究模型,用于下一步的数据筛选与实证分析。再次,根据变量设计与研究要求,对各变量原始数据进行筛选处理,形成平衡面板,随后结合所建模型进行统计分析与计量分析,以证实所提假设,同时,通过稳健性检验,再次验证了研究假设与基准回归的稳定性。此外,考虑到企业上市年龄可能会影响连锁董事网络的促进效果与作用路径,从而进一步讨论分组后的差异性回归结果。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与理论支撑框架,结合创业板的实际情况,为企业能有效准确地运用连锁董事网络提出相关建议。
第2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连锁董事网络相关概念
(1)连锁董事
随着国内外经济与董事制度的不断发展完善,连锁董事这一经济现象也逐渐普遍开来,人们对连锁董事的认知也日益加深。Mizruchi(1996)经过探究后认为,当一名董事同时在两家或以上企业担任董事时,就产生了连锁董事[6]。该定义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认同,因而本文也以此概念来界定连锁董事。另外,郑方(2012)进一步认为,“连锁”这一概念只代表董事在两家或多家公司任职时形成的一种连锁关系[7]。
(2)连锁董事网络
作为社会网络的重要分类,连锁董事网络的特征也应与社会网络基本相同。Wasserman and Faust(1994)表示,若将社会网络描绘成一张图的话,其就包含结点和彼此间关系的组合,即包括点和线[8]。由此可见,若将连锁董事网络代入以上情况,图中结点就是连锁董事,而线条则是受连锁董事影响而构成的企业间关系,因此,此种网络可被拆分为董事和企业这两个层面。谢德仁和陈运森(2012)将董事网络定义为,企业董事会成员以及彼此之间通过至少在一个企业董事会同时任职而构建的直接和间接关系的集合[2]。将以上分析与研究内容相结合后,本文最终选择从企业视角构建所需连锁董事网络,并将其定义为:通过连锁董事任职而构成的社会网络,根据图论展示,网络中的各个结点为连锁董事所任职的企业,而线条则是因连锁董事而形成的企业间关系。
(3)结构洞
结构洞是连锁董事网络中的重要网络测度,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业的网络位置优势。Burt(1992)创造性地提出了结构洞这一重要社会学概念,他认为,在网络中,当一个或一个以上单位与部分相关单位产生直接联系,而并未与其他单位并产生联系时,整体网络结构中就产生了类似“洞穴”的结构,此即结构洞现象,网络中占据结构洞的个人或组织可凭此独特位置争取到更多的信息优势与控制优势[9]。这一理论被国内外学者广泛运用到社会网络的研究中,因而本文也以此概念来定义结构洞。
2.2 文献综述
2.2.1 连锁董事成因分析
自学术界关注到连锁董事这一经济现象以来,学者们对连锁董事成因展开了激烈讨论,主要可将其成因划分为企业层面和个人层面。
(1)企业层面
资源依赖理论。资源依赖理论是目前学术界解释连锁董事成因最具说服力的理论之一。该理论最早由Pfeffer and Salancik在1978年提出,他们对组织与环境的依赖关系展开了讨论[16]。据资源依赖理论分析,企业与周围外部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企业需从外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识别资源、吸收资源,以获得持续性生存与发展。当企业资源相对匮乏时,积极建立连锁董事可以与外部环境产生联系,以进一步获取更多生存资源。Martin et al.(2015)认为,对企业来说,积极借助连锁董事的信息传输及资源渠道功能,可以有效地缓解自身资源匮乏困境和较难解决的环境不确定性问题,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运营效率与竞争优势[17]。
共谋理论。共谋理论源于行业内两家及以上企业联合起来,从而控制市场的经济现象。Mizruchi(1996)认为,连锁董事在企业经营管理及战略决策方面存在一定的影响力,因此企业间互相构建连锁董事就成为达成共谋的一种制度安排[6]。这种制度安排的目的是帮助联结双方共同获取想要的经济利益或其他利益,提高彼此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知名度与占有率,甚至达到控制市场的目的,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市场中其他竞争者或消费者的利益受损。
监督控制理论。根据此理论,连锁董事是派遣方企业实施其监督控制目的的有效可选途径。在母公司与其子公司或控股子公司、放款银行与其债务公司或监督企业与其他利益相关企业之间,更容易出现因监督控制目的而产生的连锁董事。Maman(1999)探索后发现,在其掌握的样本企业中,董事会中广泛存在因企业间监督控制而任职的连锁董事[18]。金彧昉等(2016)认为,为实现控制其他企业的目的,利益相关方一般会向这些企业中派遣信任董事,通过派遣董事来形成所需连锁董事网络[1]。这些连锁董事可以及时向派遣方反馈其他企业的运营情况和战略决策等内部信息,并在董事会决策中输出派遣方的意向,从而达到监督控制的目的。
第3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19
3.1 理论分析 .......................... 19
3.1.1 社会网络理论 .......................... 19
3.1.2 资源依赖理论 ......................... 21
第4章 研究设计........................ 28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28
4.1.1 样本选择 ............................... 28
4.1.2 数据来源 ............................... 28
第5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35
5.1 描述性统计 ....................... 35
5.2 相关性分析 ........................... 36
第5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
在Stata中导入平衡面板数据后,本文首先对所设变量展开了描述性统计,具体统计结果如表5.1所示: 首先,由表5.1可知,在被解释变量方面,企业成长(Growth)的最小值为0.8371,最大值为17.8865。由此可见,各样本企业之间的成长存在一定差距,这为本研究提供了一定可能性。成长较差的企业应及时进行调整,探究数据背后的原因,避免出现严重的企业经营问题。
其次,在解释变量方面,结构洞(Shole)的最小值与最大值分别为0和0.9077,平均值与中位数是0.5982与0.6667,二者均在0.6左右,说明各企业间结构洞丰富程度虽然存在一定差异,但离散程度相对较低。另外,网络规模(Isize)的最小值为1,最大值则为20,平均值为5.1675,可见,各企业连锁董事网络规模之间有较大差异,存在少数企业连锁董事网络规模远大于其他企业的现象,网络规模较小的企业可获得的网络资源也相对较低,在竞争中可能处于劣势情况。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6.1 研究结论
本文立足于社会网络视角,以2013-2018年创业板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与资源依赖理论,对连锁董事网络、研发投入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展开探究,通过理论支持及实证分析,最终得到以下结论:
首先,在连锁董事网络与创业板企业成长方面,结构洞与网络规模均能正向促进企业成长。该结论在本文的基准回归、内生性检验、稳健性检验以及进一步研究中均得到了验证,可见其具备一定的稳健性。根据社会资本理论,大量社会资本作为外部资源镶嵌在连锁董事网络中,可供企业运用。同时,根据资源依赖理论,企业识别与获得外部资源的能力是其生存与成长的关键能力。因此,连锁董事网络推动企业成长的实质就是企业为获得成长不断从外部环境获得社会资本并将其转化为内部成长动力的过程。结构洞的丰富程度与网络规模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所获资本的质量及数量。一方面,基于结构洞理论可知,结构洞属于连锁董事网络中的“好位置”,占据结构洞位置的创业板企业可以有效利用其“桥梁”位置,获得优势,以推动成长。信息优势可以带来差异化优势,并使企业在环境应变与风险承受方面也会有所提高。控制优势可以帮助企业准确掌控自身成长方向与动态,并帮助企业获得中介性收益。另一方面,从网络规模视角来看,连锁董事网络规模越大,镶嵌在网络中的信任、知识、经验及交流合作机会等网络资源就越多元,企业越有可能根据自身成长需求,及时且准确地配置最优成长资源,也可以不断加强自身的环境应变能力与风险承受能力,以保证企业有效成长。
其次,在研发投入调节作用方面,研发投入分别负向调节了连锁董事网络结构洞和网络规模对创业板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受创业板上市企业发展不够成熟、风险较大、资源配置能力较差、注意力稀缺及资源较为匮乏等特点的影响,加大研发投入会弱化连锁董事网络结构洞与网络规模对企业成长的正向影响。在结构洞视角,一方面,研发投入带来的新颖性知识或信息会使得结构洞的间接作用不再那么明显,另一方面组织惯性也会干扰企业对结构洞新颖知识的运用,最后,高管团队注意力的抢占削弱了结构洞的促进优势。在网络规模视角,研发投入激发的机会主义或利己主义干扰了网络规模的促进作用。另外,研发投入对高管团队关注度的抢占也会影响网络伙伴的情感强度与信任程度,进而削弱了网络规模对成长的促进作用。
最后,在进一步研究中,本文以企业上市年龄作为分组依据进行多元回归。首先,在主效应方面,连锁董事网络结构洞和网络规模对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依旧显著,且低上市年龄组中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更高。这可能与企业对连锁董事网络的运用程度与重视程度有关,同时,对低上市年龄组来说,其连锁董事网络的效率也更高。
参考文献(略)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已稳步迈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竞争激烈的外部环境对我国企业的生存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不断利用各种方式来获得资源,推动成长。其中,发掘并利用各种关系网络获取成长资源已逐渐成为各企业的现实选择。通过组织间关系网络,企业可以与网络中的其他行动者进行交流合作,不断获得管理经验、合作机会和行业关键信息等网络资源以推动成长。而在众多网络中,由企业间拥有共同董事而构成的连锁董事网络凭借较低的信息传递成本等优势,逐渐成为企业搜寻与获取所需成长资源的非正式重要渠道。就我国资本市场而言,金彧昉等(2016)认为,在中国资本投资制度与相关法制建设仍需完善且私有产权制度并未被全面认同的背景下,建立连锁董事网络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1]。
随着我国市场环境及董事制度的逐步发展与完善,董事兼任行为逐渐增多,连锁董事网络在我国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谢德仁和陈运森(2012)表明,在2009年的A股上市企业中,将近85%的企业拥有连锁董事[2],而刘冰等(2019)进一步研究后发现,截止到2016年年底,在沪深A股中,超过93.6%的上市企业存在连锁董事[3]。由此可见,连锁董事这一经济现象已广泛存在于我国上市企业之中,因其构成的连锁董事网络也逐渐成为企业间的资源流动渠道,是推动企业成长的重要力量。作为网络主要节点的连锁董事在公司治理中承担着决策、监督、提供资源等关键职能,相对于非连锁董事而言,连锁董事的联结效果在企业成长中的表现更值得讨论。王建琼和林琪(2019)认为,董事网络的治理作用在我国独特的文化及社会制度下会显得格外重要与突出,在公司治理中,该网络也占据了重要地位,并拥有重要研究价值[4]。综上,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与连锁董事网络的蓬勃发展下,积极探讨连锁董事网络会对企业成长产生何种影响以及如何产生影响,存在一定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现有资料及文献的基础上,依托领域内相关重点理论,选取2013-2018年创业板企业进行探究。在构建多元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实证探索了连锁董事网络会对企业成长产生何种影响以及如何产生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研发投入会如何进行调节。具体研究思路如下: 首先,吸收借鉴社会网络理论、资源依赖理论等重点理论的基本原理,不断总结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果与研究方向,以夯实理论基础,然后进一步结合现实背景,析出本文的重点研究问题,提出研究假设。其次,根据本文所提假设与各变量间的逻辑关系,合理选择控制变量及其测量方式,进而构建科学有效的研究模型,用于下一步的数据筛选与实证分析。再次,根据变量设计与研究要求,对各变量原始数据进行筛选处理,形成平衡面板,随后结合所建模型进行统计分析与计量分析,以证实所提假设,同时,通过稳健性检验,再次验证了研究假设与基准回归的稳定性。此外,考虑到企业上市年龄可能会影响连锁董事网络的促进效果与作用路径,从而进一步讨论分组后的差异性回归结果。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与理论支撑框架,结合创业板的实际情况,为企业能有效准确地运用连锁董事网络提出相关建议。
第2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连锁董事网络相关概念
(1)连锁董事
随着国内外经济与董事制度的不断发展完善,连锁董事这一经济现象也逐渐普遍开来,人们对连锁董事的认知也日益加深。Mizruchi(1996)经过探究后认为,当一名董事同时在两家或以上企业担任董事时,就产生了连锁董事[6]。该定义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认同,因而本文也以此概念来界定连锁董事。另外,郑方(2012)进一步认为,“连锁”这一概念只代表董事在两家或多家公司任职时形成的一种连锁关系[7]。
(2)连锁董事网络
作为社会网络的重要分类,连锁董事网络的特征也应与社会网络基本相同。Wasserman and Faust(1994)表示,若将社会网络描绘成一张图的话,其就包含结点和彼此间关系的组合,即包括点和线[8]。由此可见,若将连锁董事网络代入以上情况,图中结点就是连锁董事,而线条则是受连锁董事影响而构成的企业间关系,因此,此种网络可被拆分为董事和企业这两个层面。谢德仁和陈运森(2012)将董事网络定义为,企业董事会成员以及彼此之间通过至少在一个企业董事会同时任职而构建的直接和间接关系的集合[2]。将以上分析与研究内容相结合后,本文最终选择从企业视角构建所需连锁董事网络,并将其定义为:通过连锁董事任职而构成的社会网络,根据图论展示,网络中的各个结点为连锁董事所任职的企业,而线条则是因连锁董事而形成的企业间关系。
(3)结构洞
结构洞是连锁董事网络中的重要网络测度,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企业的网络位置优势。Burt(1992)创造性地提出了结构洞这一重要社会学概念,他认为,在网络中,当一个或一个以上单位与部分相关单位产生直接联系,而并未与其他单位并产生联系时,整体网络结构中就产生了类似“洞穴”的结构,此即结构洞现象,网络中占据结构洞的个人或组织可凭此独特位置争取到更多的信息优势与控制优势[9]。这一理论被国内外学者广泛运用到社会网络的研究中,因而本文也以此概念来定义结构洞。
2.2 文献综述
2.2.1 连锁董事成因分析
自学术界关注到连锁董事这一经济现象以来,学者们对连锁董事成因展开了激烈讨论,主要可将其成因划分为企业层面和个人层面。
(1)企业层面
资源依赖理论。资源依赖理论是目前学术界解释连锁董事成因最具说服力的理论之一。该理论最早由Pfeffer and Salancik在1978年提出,他们对组织与环境的依赖关系展开了讨论[16]。据资源依赖理论分析,企业与周围外部环境之间是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企业需从外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识别资源、吸收资源,以获得持续性生存与发展。当企业资源相对匮乏时,积极建立连锁董事可以与外部环境产生联系,以进一步获取更多生存资源。Martin et al.(2015)认为,对企业来说,积极借助连锁董事的信息传输及资源渠道功能,可以有效地缓解自身资源匮乏困境和较难解决的环境不确定性问题,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运营效率与竞争优势[17]。
共谋理论。共谋理论源于行业内两家及以上企业联合起来,从而控制市场的经济现象。Mizruchi(1996)认为,连锁董事在企业经营管理及战略决策方面存在一定的影响力,因此企业间互相构建连锁董事就成为达成共谋的一种制度安排[6]。这种制度安排的目的是帮助联结双方共同获取想要的经济利益或其他利益,提高彼此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知名度与占有率,甚至达到控制市场的目的,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市场中其他竞争者或消费者的利益受损。
监督控制理论。根据此理论,连锁董事是派遣方企业实施其监督控制目的的有效可选途径。在母公司与其子公司或控股子公司、放款银行与其债务公司或监督企业与其他利益相关企业之间,更容易出现因监督控制目的而产生的连锁董事。Maman(1999)探索后发现,在其掌握的样本企业中,董事会中广泛存在因企业间监督控制而任职的连锁董事[18]。金彧昉等(2016)认为,为实现控制其他企业的目的,利益相关方一般会向这些企业中派遣信任董事,通过派遣董事来形成所需连锁董事网络[1]。这些连锁董事可以及时向派遣方反馈其他企业的运营情况和战略决策等内部信息,并在董事会决策中输出派遣方的意向,从而达到监督控制的目的。
第3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19
3.1 理论分析 .......................... 19
3.1.1 社会网络理论 .......................... 19
3.1.2 资源依赖理论 ......................... 21
第4章 研究设计........................ 28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28
4.1.1 样本选择 ............................... 28
4.1.2 数据来源 ............................... 28
第5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35
5.1 描述性统计 ....................... 35
5.2 相关性分析 ........................... 36
第5章 实证结果与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
在Stata中导入平衡面板数据后,本文首先对所设变量展开了描述性统计,具体统计结果如表5.1所示: 首先,由表5.1可知,在被解释变量方面,企业成长(Growth)的最小值为0.8371,最大值为17.8865。由此可见,各样本企业之间的成长存在一定差距,这为本研究提供了一定可能性。成长较差的企业应及时进行调整,探究数据背后的原因,避免出现严重的企业经营问题。
其次,在解释变量方面,结构洞(Shole)的最小值与最大值分别为0和0.9077,平均值与中位数是0.5982与0.6667,二者均在0.6左右,说明各企业间结构洞丰富程度虽然存在一定差异,但离散程度相对较低。另外,网络规模(Isize)的最小值为1,最大值则为20,平均值为5.1675,可见,各企业连锁董事网络规模之间有较大差异,存在少数企业连锁董事网络规模远大于其他企业的现象,网络规模较小的企业可获得的网络资源也相对较低,在竞争中可能处于劣势情况。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6.1 研究结论
本文立足于社会网络视角,以2013-2018年创业板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网络理论与资源依赖理论,对连锁董事网络、研发投入与企业成长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展开探究,通过理论支持及实证分析,最终得到以下结论:
首先,在连锁董事网络与创业板企业成长方面,结构洞与网络规模均能正向促进企业成长。该结论在本文的基准回归、内生性检验、稳健性检验以及进一步研究中均得到了验证,可见其具备一定的稳健性。根据社会资本理论,大量社会资本作为外部资源镶嵌在连锁董事网络中,可供企业运用。同时,根据资源依赖理论,企业识别与获得外部资源的能力是其生存与成长的关键能力。因此,连锁董事网络推动企业成长的实质就是企业为获得成长不断从外部环境获得社会资本并将其转化为内部成长动力的过程。结构洞的丰富程度与网络规模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所获资本的质量及数量。一方面,基于结构洞理论可知,结构洞属于连锁董事网络中的“好位置”,占据结构洞位置的创业板企业可以有效利用其“桥梁”位置,获得优势,以推动成长。信息优势可以带来差异化优势,并使企业在环境应变与风险承受方面也会有所提高。控制优势可以帮助企业准确掌控自身成长方向与动态,并帮助企业获得中介性收益。另一方面,从网络规模视角来看,连锁董事网络规模越大,镶嵌在网络中的信任、知识、经验及交流合作机会等网络资源就越多元,企业越有可能根据自身成长需求,及时且准确地配置最优成长资源,也可以不断加强自身的环境应变能力与风险承受能力,以保证企业有效成长。
其次,在研发投入调节作用方面,研发投入分别负向调节了连锁董事网络结构洞和网络规模对创业板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受创业板上市企业发展不够成熟、风险较大、资源配置能力较差、注意力稀缺及资源较为匮乏等特点的影响,加大研发投入会弱化连锁董事网络结构洞与网络规模对企业成长的正向影响。在结构洞视角,一方面,研发投入带来的新颖性知识或信息会使得结构洞的间接作用不再那么明显,另一方面组织惯性也会干扰企业对结构洞新颖知识的运用,最后,高管团队注意力的抢占削弱了结构洞的促进优势。在网络规模视角,研发投入激发的机会主义或利己主义干扰了网络规模的促进作用。另外,研发投入对高管团队关注度的抢占也会影响网络伙伴的情感强度与信任程度,进而削弱了网络规模对成长的促进作用。
最后,在进一步研究中,本文以企业上市年龄作为分组依据进行多元回归。首先,在主效应方面,连锁董事网络结构洞和网络规模对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依旧显著,且低上市年龄组中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更高。这可能与企业对连锁董事网络的运用程度与重视程度有关,同时,对低上市年龄组来说,其连锁董事网络的效率也更高。
参考文献(略)
相关阅读
- 创业管理论文:金轮科创油淬火钢丝项目商业计划书2015-09-14
- 高校毕业生择业信息源对于择业意向的影响研究2015-10-12
- 鑫和投资的运营创业管理与发展策略研究2018-02-01
- 农行景德镇分行信货风险管理研究2018-02-13
- 创业机会识别管理对创业职业转换决策的效应研究2020-02-27
- 基于政府管理视角下的孝感市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管...2020-03-15
- 创业管理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要求多少字?要求3万...2020-04-09
- 民办高校创业基地管理研究--以郑州科技学院为例2020-04-20
- 创业成长型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管理研究2020-05-01
- 福州CA免漆家具有限公司创业计划管理研究2020-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