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SC理论的Z银行X分行绩效评价体系优化思考
时间:2022-06-19 来源:51mbalunwen.com
本文是一篇人力资源管理论文,本篇文章以银行更好服务“三农”等国家政策为出发点,以 Z 银行 X 分行作为对象,分析了银行绩效评价体系及存在的问题,并基于 BSC 理论,提出了优化现有绩效评价体系的方法路径及对策建议,也为如何通过 BSC 理论引导银行服务“三农”等国家政策提供路径。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为了能够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我国连续多年发布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要求各类金融机构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及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服务“三农”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但产品、路径、举措仍不健全,服务体系仍需完善,尤其是面对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形势,能源资源安全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显得格外重要,因此研究如何提高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Z 银行作为金融企业,扎根“三农”,在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银行业履职能力要求增高、监管逐渐加强和行业内竞争加剧,Z 银行开始推进现代化治理体制和管理现代化发展的脚步,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完善经营绩效评价体制,服务“三农”需求,业务领域不断延伸到“三农”各个领域。经查询相关数据,Z 银行近五年投放各类贷款是“十二五”时期的 1.1 倍,总体呈增长态势,成本收入比呈下降趋势,财务可持续能力总体稳健。
尤其在近年来,Z 银行不断强化改革主体意识,持续深化公司治理结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内控合规体系、资产负债统筹管理、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绩效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体系等方面的改革;探索推进经济资本管理,增强资本约束意识;产品和模式创新力度进一步加大,对接市场、适应市场能力提升,积极开展投资等综合化服务;加大考评结果与激励约束挂钩力度。现代化建设向前迈进一大步。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经过本文的深入研究,作者希望达成的目的主要有:一是通过参阅国外有关绩效评价系统的有关理论,分析得出 BSC 理论(即平衡计分卡理论)是当前比较有利于银行绩效考核的方式,也更能够实现战略目标;二是以 Z 银行 X 分行为例,通过了解其绩效评价状况、对企业管理者和职工进行采访等方法,剖析其当前面临的问题,并结合该分行特点,设计出基于 BSC 理论的新绩效评价体系,并给出改进方案、实施计划和保障措施,通过在上级对 X 分行的绩效评价基础上进行优化,发挥优势、补充短板,从而更好地完成上级考核;三是通过 Z 银行 X 分行的绩效评价优化研究,为 Z 银行以及其他银行机构改进绩效评价,并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等国家政策提供例证参考,填补该方面的研究不足。
1.2.2 研究意义
金融是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部分,是我国的核心竞争力,是服务“三农”的重要支撑,发展情况一直受到国家及社会的高度关注。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信息,截至 2020 年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总数为 22.67 万个,近年来,金融机构以实际行动有力支持了乡村振兴以及脱贫攻坚,对我国经济企稳复苏起到了重要作用,从人民银行公开发布的数据来看,2020 年末涉农贷款余额 38.95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7%;全年增加 3.94 万亿元,同比多增 1.26 万亿元。其中农户贷款余额为 11.81 万亿元,同比增长 14.2%,增速较 2019 年末高 2.1 个百分点;农业贷款余额为 4.27 万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较 2019 年末高 6.8 个百分点。
作为金融机构中的一员,Z 银行成立较早,在全国各地有 3000 家机构或网点,业务范围涵盖广,服务各类客户,在银行体系中有着比较典型的代表性,其绩效评价研究也更具现实意义。
2 理论基础
2.1 绩效评价理论
2.1.1 绩效评价基本概念绩效评价通常是指利用数理统计和科研分析方法,按照相应的规范和程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被评价对象进行客观评价,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准确、有效地纠正,实现良性运转。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企业优胜劣汰成为常态,推进绩效评价改革已成为发展企业、繁荣经济的重要手段。政府、社会、监管部门通过制定评价规则、发布评价标准来规范绩效评价,从而规范企业行为,防止社会资源浪费,优化资源配置;企业投资者、管理者通过绩效评价,加强企业管理、制定奖惩标准、获取投资或经营效益、实现企业战略;合作方、产品使用者通过查看或监督企业绩效指标,了解企业真实情况,选择是否合作、是否使用其产品。
2.1.2 不同绩效评价方法比较
除了本文所提及的 BSC,企业绩效评价法还有不少传统的方式,比如关键绩效指标法、目标管理法、360 度绩效评估法等,这些方法是学者们通过大量的研究得出的方法,各有其优缺点,都在某一时期,对某些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也在不断更新其理论。对于很多企业来说,绩效评价方法一直在动态调整,而且多种方法结合使用。常用的三种绩效评价方法简介如下:
(1)关键绩效指标法(KPI)。是指通过关键参数或指标进行设置、考核、分析,进行目标式量化的考核方法。这种方法的理论基础是“二八原理”,它可以将企业绩效目标逐层、清晰、量化地分解,并以数据任务的形式落实到小组或个人,激励、督促员工去完成关键重要指标,发挥全员的主观能动作用,但缺点是过于依赖指标考核,容易忽视不易量化但对企业发展比较重要的因素,可能会因过于追求短期财务目标而影响长期战略的实现。
(2)目标管理法。目标管理法认为企业的目的和任务必须转化成指标,而且管理者需要与员工一起制定绩效目标,在工作中自我规范,互相督促,共同完成目标。优点在于全员统一了目标和方向,充分考虑了每个人的需求和建议,缺点是该方法需要员工具有较高的“主人翁”意识,否则容易苦乐不均、分工不明、奖罚不清。
2.2 BSC 评价理论
BSC 是比较先进的企业绩效评价系统,它以实现战略为出发点,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四个维度,将战略分解为可衡量的指标和目标值,并通过从企业内部程序、顾客的满意程度和组织机构管理等方面设计创新与改善的指标体系,对企业主要财务指标值加以补充,更加全面、客观。BSC 将企业战略与绩效评价联系起来,统筹了整体和局部,不仅为企业管理提供战略,还能发动各级机构、各个部门及员工的积极性,促进健康长远发展。BSC 包括战略地图、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量表,战略、职责、任务等,层次分明,量化清晰,且相互联系和促进。
2.2.1 BSC 理论产生与发展
国外学者在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特征创新出了各种绩效评价方式,其中,BSC 作为一种不同于以往绩效评价方法,并在多年发展中形成了自身较为成熟的理论,是关于企业绩效评价的客观规律性认识,其研究备受关注:
David Cole(1972)[60]在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研究时,创新性的引入了杜邦分析法,在企业融资、筹资、运营等多个活动中使用了多个指标来揭示这些活动的本质,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更具有针对性,但并不是十分全面的。
随着绩效评价理论的发展,许多学者开始关注非财务指标的运用,Kevin Cross 和Richard Lynch(1990)[61]指出企业实施绩效管理是以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服务的,在制定绩效考核时,就必须充分考虑到企业战略的问题。
3 Z 银行 X 分行绩效评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6
3.1 Z 银行 X 分行简介....................................16
3.2 Z 银行 X 分行绩效评价现状.................................16
4 Z 银行 X 分行 BSC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28
4.1 设计原则与思路........................................ 28
4.1.1 设计原则........................................... 28
4.1.2 设计思路................................ 28
5 Z 银行 X 分行 BSC 绩效评价体系的应用............................. 39
5.1 BSC 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39
5.1.1 层次分析法概述及应用.......................................... 39
5.1.2 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测算................................... 40
5 Z 银行 X 分行 BSC 绩效评价体系的应用
.1 BSC 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5.1.1 层次分析法概述及应用
层次分析法是将决策问题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是系统分析的一种重要工具。层次分析法比较适合于层次复杂的目标决策系统,可以将互相关联的因素进行拆分组合,在分析时,需要注意把握主要因素,统计量不能太大,选取的因素要准确、合理,注意比较强度关系。
在使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判断矩阵时,采用了专家打分法,通过匿名方式征询有关专家的意见,在本文中的操作程序如下:
(1)选择专家;
本次选择的专家对象是 X 分行各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及各支行领导人员,按照职务划分:其中 X 分行各管理部门的负责人 23 人,各支行领导人员 99 人。按照工作年限划分:5-10 年(含)25 人,10-20 年(含)41 人,20-30 年(含)22 人,30 年以上 34 人。按学历划分:专科及以下 35 人,本科 78 人,研究生 9 人。
(2)确定考核指标,设计调查问卷;
将企业的战略目标、BSC 的四个维度、四维度的具体指标(共 34 个指标)依次设定为目标层、准则层、措施层,根据九标度法进行打分。
(3)以匿名方式征询专家意见;
(4)对专家的意见汇总,将统计结果反馈给专家;
(5)专家可根据反馈结果完善意见,形成最终打分结论。 6 主要结论和展望
6.1 主要结论
本篇文章以银行更好服务“三农”等国家政策为出发点,以 Z 银行 X 分行作为对象,分析了银行绩效评价体系及存在的问题,并基于 BSC 理论,提出了优化现有绩效评价体系的方法路径及对策建议,也为如何通过 BSC 理论引导银行服务“三农”等国家政策提供路径。通过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采用层次分析法,可以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合理有效地确定绩效指标权重。文章通过对 BSC 四个维度进行指标设计和权重计算,明确了 Z 银行 X 分行的优劣势所在,有针对性地对其绩效评价体系进行完善。
(2)基于 BSC 的绩效评价体系能够更直观的展现 Z 银行 X 分行的经营成果,而且通过各维度得分的比较,发现短板,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弥补和改善。为保证优化后的绩效评价体系能够顺利实施,文章在提出改进方案的同时,从完善绩效评价流程、加强日常统计工作、注意过程控制、营造良好的实施环境、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和加强银行企业文化建设这六个方面为方案的实施提供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略)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为了能够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我国连续多年发布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要求各类金融机构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及农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服务“三农”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但产品、路径、举措仍不健全,服务体系仍需完善,尤其是面对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的形势,能源资源安全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显得格外重要,因此研究如何提高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Z 银行作为金融企业,扎根“三农”,在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银行业履职能力要求增高、监管逐渐加强和行业内竞争加剧,Z 银行开始推进现代化治理体制和管理现代化发展的脚步,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完善经营绩效评价体制,服务“三农”需求,业务领域不断延伸到“三农”各个领域。经查询相关数据,Z 银行近五年投放各类贷款是“十二五”时期的 1.1 倍,总体呈增长态势,成本收入比呈下降趋势,财务可持续能力总体稳健。
尤其在近年来,Z 银行不断强化改革主体意识,持续深化公司治理结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内控合规体系、资产负债统筹管理、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绩效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体系等方面的改革;探索推进经济资本管理,增强资本约束意识;产品和模式创新力度进一步加大,对接市场、适应市场能力提升,积极开展投资等综合化服务;加大考评结果与激励约束挂钩力度。现代化建设向前迈进一大步。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经过本文的深入研究,作者希望达成的目的主要有:一是通过参阅国外有关绩效评价系统的有关理论,分析得出 BSC 理论(即平衡计分卡理论)是当前比较有利于银行绩效考核的方式,也更能够实现战略目标;二是以 Z 银行 X 分行为例,通过了解其绩效评价状况、对企业管理者和职工进行采访等方法,剖析其当前面临的问题,并结合该分行特点,设计出基于 BSC 理论的新绩效评价体系,并给出改进方案、实施计划和保障措施,通过在上级对 X 分行的绩效评价基础上进行优化,发挥优势、补充短板,从而更好地完成上级考核;三是通过 Z 银行 X 分行的绩效评价优化研究,为 Z 银行以及其他银行机构改进绩效评价,并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等国家政策提供例证参考,填补该方面的研究不足。
1.2.2 研究意义
金融是国家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部分,是我国的核心竞争力,是服务“三农”的重要支撑,发展情况一直受到国家及社会的高度关注。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信息,截至 2020 年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总数为 22.67 万个,近年来,金融机构以实际行动有力支持了乡村振兴以及脱贫攻坚,对我国经济企稳复苏起到了重要作用,从人民银行公开发布的数据来看,2020 年末涉农贷款余额 38.95 万亿元,同比增长 10.7%;全年增加 3.94 万亿元,同比多增 1.26 万亿元。其中农户贷款余额为 11.81 万亿元,同比增长 14.2%,增速较 2019 年末高 2.1 个百分点;农业贷款余额为 4.27 万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较 2019 年末高 6.8 个百分点。
作为金融机构中的一员,Z 银行成立较早,在全国各地有 3000 家机构或网点,业务范围涵盖广,服务各类客户,在银行体系中有着比较典型的代表性,其绩效评价研究也更具现实意义。
2 理论基础
2.1 绩效评价理论
2.1.1 绩效评价基本概念绩效评价通常是指利用数理统计和科研分析方法,按照相应的规范和程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被评价对象进行客观评价,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准确、有效地纠正,实现良性运转。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企业优胜劣汰成为常态,推进绩效评价改革已成为发展企业、繁荣经济的重要手段。政府、社会、监管部门通过制定评价规则、发布评价标准来规范绩效评价,从而规范企业行为,防止社会资源浪费,优化资源配置;企业投资者、管理者通过绩效评价,加强企业管理、制定奖惩标准、获取投资或经营效益、实现企业战略;合作方、产品使用者通过查看或监督企业绩效指标,了解企业真实情况,选择是否合作、是否使用其产品。
2.1.2 不同绩效评价方法比较
除了本文所提及的 BSC,企业绩效评价法还有不少传统的方式,比如关键绩效指标法、目标管理法、360 度绩效评估法等,这些方法是学者们通过大量的研究得出的方法,各有其优缺点,都在某一时期,对某些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也在不断更新其理论。对于很多企业来说,绩效评价方法一直在动态调整,而且多种方法结合使用。常用的三种绩效评价方法简介如下:
(1)关键绩效指标法(KPI)。是指通过关键参数或指标进行设置、考核、分析,进行目标式量化的考核方法。这种方法的理论基础是“二八原理”,它可以将企业绩效目标逐层、清晰、量化地分解,并以数据任务的形式落实到小组或个人,激励、督促员工去完成关键重要指标,发挥全员的主观能动作用,但缺点是过于依赖指标考核,容易忽视不易量化但对企业发展比较重要的因素,可能会因过于追求短期财务目标而影响长期战略的实现。
(2)目标管理法。目标管理法认为企业的目的和任务必须转化成指标,而且管理者需要与员工一起制定绩效目标,在工作中自我规范,互相督促,共同完成目标。优点在于全员统一了目标和方向,充分考虑了每个人的需求和建议,缺点是该方法需要员工具有较高的“主人翁”意识,否则容易苦乐不均、分工不明、奖罚不清。
2.2 BSC 评价理论
BSC 是比较先进的企业绩效评价系统,它以实现战略为出发点,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四个维度,将战略分解为可衡量的指标和目标值,并通过从企业内部程序、顾客的满意程度和组织机构管理等方面设计创新与改善的指标体系,对企业主要财务指标值加以补充,更加全面、客观。BSC 将企业战略与绩效评价联系起来,统筹了整体和局部,不仅为企业管理提供战略,还能发动各级机构、各个部门及员工的积极性,促进健康长远发展。BSC 包括战略地图、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量表,战略、职责、任务等,层次分明,量化清晰,且相互联系和促进。
2.2.1 BSC 理论产生与发展
国外学者在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特征创新出了各种绩效评价方式,其中,BSC 作为一种不同于以往绩效评价方法,并在多年发展中形成了自身较为成熟的理论,是关于企业绩效评价的客观规律性认识,其研究备受关注:
David Cole(1972)[60]在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研究时,创新性的引入了杜邦分析法,在企业融资、筹资、运营等多个活动中使用了多个指标来揭示这些活动的本质,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更具有针对性,但并不是十分全面的。
随着绩效评价理论的发展,许多学者开始关注非财务指标的运用,Kevin Cross 和Richard Lynch(1990)[61]指出企业实施绩效管理是以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服务的,在制定绩效考核时,就必须充分考虑到企业战略的问题。
3 Z 银行 X 分行绩效评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6
3.1 Z 银行 X 分行简介....................................16
3.2 Z 银行 X 分行绩效评价现状.................................16
4 Z 银行 X 分行 BSC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28
4.1 设计原则与思路........................................ 28
4.1.1 设计原则........................................... 28
4.1.2 设计思路................................ 28
5 Z 银行 X 分行 BSC 绩效评价体系的应用............................. 39
5.1 BSC 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39
5.1.1 层次分析法概述及应用.......................................... 39
5.1.2 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测算................................... 40
5 Z 银行 X 分行 BSC 绩效评价体系的应用
.1 BSC 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5.1.1 层次分析法概述及应用
层次分析法是将决策问题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是系统分析的一种重要工具。层次分析法比较适合于层次复杂的目标决策系统,可以将互相关联的因素进行拆分组合,在分析时,需要注意把握主要因素,统计量不能太大,选取的因素要准确、合理,注意比较强度关系。
在使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判断矩阵时,采用了专家打分法,通过匿名方式征询有关专家的意见,在本文中的操作程序如下:
(1)选择专家;
本次选择的专家对象是 X 分行各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及各支行领导人员,按照职务划分:其中 X 分行各管理部门的负责人 23 人,各支行领导人员 99 人。按照工作年限划分:5-10 年(含)25 人,10-20 年(含)41 人,20-30 年(含)22 人,30 年以上 34 人。按学历划分:专科及以下 35 人,本科 78 人,研究生 9 人。
(2)确定考核指标,设计调查问卷;
将企业的战略目标、BSC 的四个维度、四维度的具体指标(共 34 个指标)依次设定为目标层、准则层、措施层,根据九标度法进行打分。
(3)以匿名方式征询专家意见;
(4)对专家的意见汇总,将统计结果反馈给专家;
(5)专家可根据反馈结果完善意见,形成最终打分结论。 6 主要结论和展望
6.1 主要结论
本篇文章以银行更好服务“三农”等国家政策为出发点,以 Z 银行 X 分行作为对象,分析了银行绩效评价体系及存在的问题,并基于 BSC 理论,提出了优化现有绩效评价体系的方法路径及对策建议,也为如何通过 BSC 理论引导银行服务“三农”等国家政策提供路径。通过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采用层次分析法,可以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合理有效地确定绩效指标权重。文章通过对 BSC 四个维度进行指标设计和权重计算,明确了 Z 银行 X 分行的优劣势所在,有针对性地对其绩效评价体系进行完善。
(2)基于 BSC 的绩效评价体系能够更直观的展现 Z 银行 X 分行的经营成果,而且通过各维度得分的比较,发现短板,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弥补和改善。为保证优化后的绩效评价体系能够顺利实施,文章在提出改进方案的同时,从完善绩效评价流程、加强日常统计工作、注意过程控制、营造良好的实施环境、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和加强银行企业文化建设这六个方面为方案的实施提供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略)
相关阅读
- 大庆油田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研究2015-01-23
- 基于P-CMM模型的H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研究2015-01-23
- 基于生态位的YJ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分析2015-01-23
- 江西中旅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分析2015-01-23
- 九天公司ER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2015-01-23
- 宁波乐金甬兴化工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研究2015-01-23
- HT煤矿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设计2015-01-23
- ICBC意外伤害保险项目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2015-01-26
- A石化公司维修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研究2017-12-16
- 飞行员离职现象的研究2018-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