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者社会网络、创业拼凑与创业绩效关系思考:有调节的
时间:2022-06-19 来源:51mbalunwen.com
本文是一篇创业管理论文,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创业者社会网络、创业拼凑、环境不确定性和创业绩效等理论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创业者的社会网络、创业拼凑、环境不确定性与创业绩效的关系进行系统地阐述,构建的研究概念模型,并根据模型提出相关的假设。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理论背景
近年来,创业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已成为全球各个国家的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我国政府为了鼓励创业,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在过去的五年中,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参与到了创业活动当中,我国创业活动正蓬勃发展。伴随着“互联网+传统行业”模式的到来,各种新型的创业形式不断发展,如网络直播、电子商务、社交媒体、在线教育等创业形式发展迅猛,不仅使人民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活力。 创业理论关注创业精神、机会识别和创业资源等方面的研究。虽然我国的创业企业的数量在不断提高[1],但目前我国创业成功率依然不高。根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在 2017 年,我国创业企业的成功率仅仅为 5%。这成为了学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由于创业企业通常缺乏充足的人力资源、资金资源以及基础设施,存在“新”、“小”的先天缺陷[2],创业企业在迅速变化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比成熟的企业面临更加艰巨的挑战[3]。创业企业如何有限的资源条件下生存并获取持久的竞争优势,获得丰富创业绩效回报,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社会网络理论关注网络节点之间通过建立社会关系,获取社会网络支持和社会资源的问题[4]。社会网络是由社会中的成员或者组织基于社会交往和互动而建立起来的复杂的关系[5]。对于创业企业而言,大部分创业企业面临着“新生弱性”和“小而弱性”的限制,创业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6],而社会网络是创业者从外部获得各项资源和知识的有效途径,正因为如此,社会网络对于创业企业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资源基础观的研究者认为,创业者的社会网络会给企业会带来物质和知识等方面的支持,不仅有利于企业内部的资源整合和外部的资源获取,还有利于创业企业的机会识别和知识获取,对创业企业产生积极的影响,创业者的社会网络对于创业业绩的提升起到了核心作用[7]。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本文要研究的是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的社会网络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创业拼凑在这个过程中的中介效应和环境不确定性对社会网络的结构、关系、认知与创业拼凑之间的调节效应,探索变量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而对当前社会网络研究和创业绩效研究的不足进行补充。本文注重探索创业拼凑这一中介变量在社会网络对创业绩效影响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和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文章的理论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本研究对社会网络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机制提出新的思考。传统的资源基础观认为,社会网络是创业企业资源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是在现实的案例中,很多企业拥有丰富的社会网络资源,创业绩效却不理想。而即使拥有类似的社会网络资源,却创造出了不同的创业结果。因此创业者社会网络对企业创业绩效的影响可能还存在着其他机制,而创业拼凑为解释这个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是对现有的社会网络研究的补充。现有的基于社会网络视角对创业企业的研究主要是基于资源基础观的研究,研究变量主要集中在社会网络结构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方面。本篇论文针对社会网络的研究主要是以已有文献和研究成果为基础进行展开,借鉴近年来相关学者对社会网络进行的维度划分,将其分为以下三个维度:社会网络关系,结构和认知。从这三个维度来对创业绩效的影响展开实证分析,丰富了社会网络在创业领域的实证研究。
其次,本研究丰富了现有创业拼凑理论在实证方面的研究。创业者的社会网络为新创企业获取资源提供了重要的渠道,而创业拼凑通过对资源的灵活且即兴地拼凑,帮助企业把这些看似闲置和非标准化的资源转化成企业可以直接使用的有价值的资源,进而提升创业企业的创业绩效。目前在对创业者的社会网络研究中,较少有学者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创业企业的创业拼凑行为进行研究,但通过对文献的研读和整理,本文认为创业企业的创业拼凑是创业企业在面临资源匮乏的环境下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企业提升创业绩效的中介变量之一,其对于提升企业创业绩效有正向的影响作用。基于此,本文研究引入创业拼凑这一变量作为社会网络与创业绩效的中介,丰富了社会网络对创业绩效的路径研究,为企业和政策制定提供建议。
第 2 章 文献回顾
2.1 社会网络的相关研究
2.1.1 社会网络的概念和内涵
社会网络是由社会中的成员或者组织基于社会交往和互动而建立起来的复杂的关系。学术上对社会网络这一概念的来源观点各不相同,通常认为社会网络这个概念是在 19 世纪 40 年代由 Cantillon 所提出的。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针对西方社会学领域的研究中逐渐开始兴起对社会网络的研究。诸多领域专家学者都对其展开研究,并从不同层面来对社会网络这个概念予以定义。
社会网络来源于学者们对社会学的研究。1954 年,Barnes 以挪威的一个渔村为具体案例展开社会学研究,并提出社会网络这个概念,并指出人际交往的网络即社会网络[23; 24]。Mitchell(1969)对社会网络和社会关系进行研究后指出,社会网络的本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特定关系以及关系结构[25]。Aldich 和 Zimmer(1986)针对创业者社群展开研究,指出社会网络可以通过获取社会资本,从而使得创业者获得更多资源。他将社会网络定义为一个机会结构,社会网络是网络中的主体通过获取信息资源来识别机会和获取机会,并获得社会资本的网络[26]。Coleman(1988)以社会资本研究为基础,指出社会网络就是社会资本的一个方面,人与人之间通过建立社会网络从而可以提升人力资本[27]。
社会网络不仅存在于个体和个体之间,也存在于组织之间。Thorelli(1986)指出,社会网络实际上就是两个和两个以上的组织构建起来的关系,其并非交易和阶层关系,而是一种长期性的联系[28]。Thorelli 的研究使社会网络从个体间的研究扩展到了组织间的研究。在此研究的基础上,Johanson 和 Mattsson(1987)通过研究后指出社会网络是由有相互合作关系和支持关系的企业群体所组成,这些群体通过社会网络进行资源的整合和信息的沟通。Granovetter(2000)指出社会网络实际上就是由特定的社会主体构成的社会关系以及和其他关系共同构成的网络,主体包括个人和组织[29]。
2.2 创业拼凑相关研究
创业企业普遍存在“新”和“小”的问题,导致创业者很难获取到充足的资源,资源限制成为横在创业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难题[2]。由于创业企业缺乏充足的外部资源,创业企业可以通过创业拼凑,将容易得到的资源甚至原本闲置的资源,通过即兴整合,以获得新的有价值的资源,以应对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新的问题和新的机会[12]。由于创业拼凑理论可以解释创业过程中存在的众多问题,所以创业拼凑虽是一个新的研究话题,却对创业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创业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理论突破[51]。自从 Baker 和 Nelson 于 2005 年首次对创业拼凑进行定义后,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们对这一理论进行了研究。本文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梳理,对创业拼凑的概念和内涵,维度和测量以及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
2.2.1 创业拼凑的概念和内涵
“拼凑”(Bricolage)一词在法语中的意思是利用手中现成的工具进行拼装,在 1967 年 Lévi-Strauss 首次提出这个概念,其指出对已有资源进行整合,即重构就是拼凑。
创业拼凑概念是 2005 年由 Baker 等人在针对创业理论研究时提出的。他们针对小企业的行为进行观察时发现,大部分企业都面临着严重的资源限制,然而许多公司能够对其他公司忽视的资源进行拼凑,从无到有的获取新的资源,在资源持续缺乏的背景下生存下来甚至蓬勃发展。传统的组织理论模型尚未对这些企业如何从无到有的获取资源给出合理的解释,Baker 等对创业拼凑重新展开定义。Baker 指出:拼凑者针对当前已有资源展开整合并立即行动,以此来解决新的问题,发现新的机会。其主要包含三个核心要素,分别为:现有资源、立即行动和有目的整合。
现有资源(resources at hand)不仅指的是创业企业当下已经拥有的资源,也包括可以在市场上免费或以较低的成本立刻获得,或者通过其他途径很容易即可获取的资源。现有资源是柔性的,强调其可用性,“不求资源为我所有,但求资源为我所用”。从形态上而言,这些资源一部分属于实实在在的物体,一部分则为虚拟物体,比如想法、知识等;从价值上而言,现有资源可以是有价值的,也可以是当前无用的。总之,现有资源是创业企业现在可以快速获得和拥有的资源。
第 3 章 研究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 39
3.1 研究模型构建 .............................. 39
3.2 提出假设 .................................. 41
第 4 章 研究设计 .......................... 53
4.1 访谈设计 .............................. 53
4.1.1 访谈对象 ................................... 53
4.1.2 访谈过程 .................................. 54
第 5 章 实证检验与分析 ................................. 71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71
5.1.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71
5.1.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74
第 5 章 实证检验与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研究在正式调查的过程中,以福建闽南地区的创业者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的发放对象包含创业公司的创始人或联合创始人。在对同一个公司进行调查时,为了防止重复调查,每个公司只选取 1 个创始人或者联合创始人进行问卷的填写。由于本文所研究的公司包含部分电商行业的公司,存在阿米巴模式的分组情况,即每个小组独立运营一家电商子公司,独立核算业绩,小组的组长是这个子公司的创始人,因此在本研究中每一个独立运营小组的组长也可以进行问卷的填写。本文的调查问卷发放方式一是通过互联网发放,二是实地走访发放。其中前者的主要发放渠道是通过网页生成电子问卷,再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后者则主要使用纸质版的问卷,通过对福建省大学生创业基地,泉州华创园,幸福街电商市场,厦门软件园 2 期等创业园区进行实地走访,与创业者面对面交流并发放问卷,以获取调研数据。在利用互联网发放问卷和实地走访发放中,我们收到了 428 份调查问卷,从中选出了有效问卷 336 份。针对相关问卷数据进行整理之后,本研究对整理好的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具体分析结果如下所示: 第 6 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首先,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创业者社会网络、创业拼凑、环境不确定性和创业绩效等理论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创业者的社会网络、创业拼凑、环境不确定性与创业绩效的关系进行系统地阐述,构建的研究概念模型,并根据模型提出相关的假设。 另外,基于模型和假设为基础,本篇论文采用了访谈法、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的方式来对本篇论文所提出的观点进行讨论,并获得以下成果:
第一,针对创业者社会网络的测量维度展开分析和验证。本文从社会网络的结构,关系和认知三方面来对创业者的社会网络展开测量。结构维度包括有社会网络的规模,密度等。关系维度包括有关系,强度和质量等。认知维度包括有信任和认知的相似性等方面。本文采用了克朗巴哈 α 系数信度检验及 KMO 和巴特利球形检验,明确相关题项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同时也明确创业者,社会网络的各个维度的题项,可以对创业者社会网络情况进行有效反映。
第二,针对创业者的社会网络和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展开分析,采用了 SPSS 20.0 统计软件对社会网络结构,关系和认知对创业绩效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分析指出创业者社会网络结构,关系和认知对创业绩效都有积极影响。创业企业由于创立时间较短,对资源的获取渠道不足,依赖社会网络可以所带来的外部资源帮助企业获取及时的商业信息和技术,知识,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创业企业的创业技巧和社会网络的规模、密度、关系、质量以及强度和信任以及认知的相似性都有密切的关系。
第三,针对创业者社会网络和企业拼凑之间的关系展开分析。通过对社会网络的结构、关系和认知对创业企业的创业拼凑的影响进行分析,明确了社会网络对于创业拼凑的影响。创业者社会网络所带来的外部资源,如商业信息,技术变革和环境变化等信息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地做出反映,进行创业拼凑,解决企业面临的资源匮乏的困境。创业者的社会网络结构关系和认知能够帮助企业提升创业拼凑行为。
参考文献(略)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理论背景
近年来,创业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已成为全球各个国家的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我国政府为了鼓励创业,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在过去的五年中,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参与到了创业活动当中,我国创业活动正蓬勃发展。伴随着“互联网+传统行业”模式的到来,各种新型的创业形式不断发展,如网络直播、电子商务、社交媒体、在线教育等创业形式发展迅猛,不仅使人民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也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活力。 创业理论关注创业精神、机会识别和创业资源等方面的研究。虽然我国的创业企业的数量在不断提高[1],但目前我国创业成功率依然不高。根据相关调查报告显示,在 2017 年,我国创业企业的成功率仅仅为 5%。这成为了学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由于创业企业通常缺乏充足的人力资源、资金资源以及基础设施,存在“新”、“小”的先天缺陷[2],创业企业在迅速变化的社会经济发展中比成熟的企业面临更加艰巨的挑战[3]。创业企业如何有限的资源条件下生存并获取持久的竞争优势,获得丰富创业绩效回报,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社会网络理论关注网络节点之间通过建立社会关系,获取社会网络支持和社会资源的问题[4]。社会网络是由社会中的成员或者组织基于社会交往和互动而建立起来的复杂的关系[5]。对于创业企业而言,大部分创业企业面临着“新生弱性”和“小而弱性”的限制,创业企业缺乏足够的资金、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6],而社会网络是创业者从外部获得各项资源和知识的有效途径,正因为如此,社会网络对于创业企业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资源基础观的研究者认为,创业者的社会网络会给企业会带来物质和知识等方面的支持,不仅有利于企业内部的资源整合和外部的资源获取,还有利于创业企业的机会识别和知识获取,对创业企业产生积极的影响,创业者的社会网络对于创业业绩的提升起到了核心作用[7]。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本文要研究的是在创业过程中,创业者的社会网络对创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创业拼凑在这个过程中的中介效应和环境不确定性对社会网络的结构、关系、认知与创业拼凑之间的调节效应,探索变量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而对当前社会网络研究和创业绩效研究的不足进行补充。本文注重探索创业拼凑这一中介变量在社会网络对创业绩效影响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和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文章的理论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本研究对社会网络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机制提出新的思考。传统的资源基础观认为,社会网络是创业企业资源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是在现实的案例中,很多企业拥有丰富的社会网络资源,创业绩效却不理想。而即使拥有类似的社会网络资源,却创造出了不同的创业结果。因此创业者社会网络对企业创业绩效的影响可能还存在着其他机制,而创业拼凑为解释这个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是对现有的社会网络研究的补充。现有的基于社会网络视角对创业企业的研究主要是基于资源基础观的研究,研究变量主要集中在社会网络结构对创业绩效的影响方面。本篇论文针对社会网络的研究主要是以已有文献和研究成果为基础进行展开,借鉴近年来相关学者对社会网络进行的维度划分,将其分为以下三个维度:社会网络关系,结构和认知。从这三个维度来对创业绩效的影响展开实证分析,丰富了社会网络在创业领域的实证研究。
其次,本研究丰富了现有创业拼凑理论在实证方面的研究。创业者的社会网络为新创企业获取资源提供了重要的渠道,而创业拼凑通过对资源的灵活且即兴地拼凑,帮助企业把这些看似闲置和非标准化的资源转化成企业可以直接使用的有价值的资源,进而提升创业企业的创业绩效。目前在对创业者的社会网络研究中,较少有学者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创业企业的创业拼凑行为进行研究,但通过对文献的研读和整理,本文认为创业企业的创业拼凑是创业企业在面临资源匮乏的环境下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企业提升创业绩效的中介变量之一,其对于提升企业创业绩效有正向的影响作用。基于此,本文研究引入创业拼凑这一变量作为社会网络与创业绩效的中介,丰富了社会网络对创业绩效的路径研究,为企业和政策制定提供建议。
第 2 章 文献回顾
2.1 社会网络的相关研究
2.1.1 社会网络的概念和内涵
社会网络是由社会中的成员或者组织基于社会交往和互动而建立起来的复杂的关系。学术上对社会网络这一概念的来源观点各不相同,通常认为社会网络这个概念是在 19 世纪 40 年代由 Cantillon 所提出的。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针对西方社会学领域的研究中逐渐开始兴起对社会网络的研究。诸多领域专家学者都对其展开研究,并从不同层面来对社会网络这个概念予以定义。
社会网络来源于学者们对社会学的研究。1954 年,Barnes 以挪威的一个渔村为具体案例展开社会学研究,并提出社会网络这个概念,并指出人际交往的网络即社会网络[23; 24]。Mitchell(1969)对社会网络和社会关系进行研究后指出,社会网络的本质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特定关系以及关系结构[25]。Aldich 和 Zimmer(1986)针对创业者社群展开研究,指出社会网络可以通过获取社会资本,从而使得创业者获得更多资源。他将社会网络定义为一个机会结构,社会网络是网络中的主体通过获取信息资源来识别机会和获取机会,并获得社会资本的网络[26]。Coleman(1988)以社会资本研究为基础,指出社会网络就是社会资本的一个方面,人与人之间通过建立社会网络从而可以提升人力资本[27]。
社会网络不仅存在于个体和个体之间,也存在于组织之间。Thorelli(1986)指出,社会网络实际上就是两个和两个以上的组织构建起来的关系,其并非交易和阶层关系,而是一种长期性的联系[28]。Thorelli 的研究使社会网络从个体间的研究扩展到了组织间的研究。在此研究的基础上,Johanson 和 Mattsson(1987)通过研究后指出社会网络是由有相互合作关系和支持关系的企业群体所组成,这些群体通过社会网络进行资源的整合和信息的沟通。Granovetter(2000)指出社会网络实际上就是由特定的社会主体构成的社会关系以及和其他关系共同构成的网络,主体包括个人和组织[29]。
2.2 创业拼凑相关研究
创业企业普遍存在“新”和“小”的问题,导致创业者很难获取到充足的资源,资源限制成为横在创业企业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难题[2]。由于创业企业缺乏充足的外部资源,创业企业可以通过创业拼凑,将容易得到的资源甚至原本闲置的资源,通过即兴整合,以获得新的有价值的资源,以应对创业过程中遇到的新的问题和新的机会[12]。由于创业拼凑理论可以解释创业过程中存在的众多问题,所以创业拼凑虽是一个新的研究话题,却对创业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创业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的理论突破[51]。自从 Baker 和 Nelson 于 2005 年首次对创业拼凑进行定义后,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们对这一理论进行了研究。本文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梳理,对创业拼凑的概念和内涵,维度和测量以及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和分析。
2.2.1 创业拼凑的概念和内涵
“拼凑”(Bricolage)一词在法语中的意思是利用手中现成的工具进行拼装,在 1967 年 Lévi-Strauss 首次提出这个概念,其指出对已有资源进行整合,即重构就是拼凑。
创业拼凑概念是 2005 年由 Baker 等人在针对创业理论研究时提出的。他们针对小企业的行为进行观察时发现,大部分企业都面临着严重的资源限制,然而许多公司能够对其他公司忽视的资源进行拼凑,从无到有的获取新的资源,在资源持续缺乏的背景下生存下来甚至蓬勃发展。传统的组织理论模型尚未对这些企业如何从无到有的获取资源给出合理的解释,Baker 等对创业拼凑重新展开定义。Baker 指出:拼凑者针对当前已有资源展开整合并立即行动,以此来解决新的问题,发现新的机会。其主要包含三个核心要素,分别为:现有资源、立即行动和有目的整合。
现有资源(resources at hand)不仅指的是创业企业当下已经拥有的资源,也包括可以在市场上免费或以较低的成本立刻获得,或者通过其他途径很容易即可获取的资源。现有资源是柔性的,强调其可用性,“不求资源为我所有,但求资源为我所用”。从形态上而言,这些资源一部分属于实实在在的物体,一部分则为虚拟物体,比如想法、知识等;从价值上而言,现有资源可以是有价值的,也可以是当前无用的。总之,现有资源是创业企业现在可以快速获得和拥有的资源。
第 3 章 研究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 39
3.1 研究模型构建 .............................. 39
3.2 提出假设 .................................. 41
第 4 章 研究设计 .......................... 53
4.1 访谈设计 .............................. 53
4.1.1 访谈对象 ................................... 53
4.1.2 访谈过程 .................................. 54
第 5 章 实证检验与分析 ................................. 71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71
5.1.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71
5.1.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74
第 5 章 实证检验与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研究在正式调查的过程中,以福建闽南地区的创业者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的发放对象包含创业公司的创始人或联合创始人。在对同一个公司进行调查时,为了防止重复调查,每个公司只选取 1 个创始人或者联合创始人进行问卷的填写。由于本文所研究的公司包含部分电商行业的公司,存在阿米巴模式的分组情况,即每个小组独立运营一家电商子公司,独立核算业绩,小组的组长是这个子公司的创始人,因此在本研究中每一个独立运营小组的组长也可以进行问卷的填写。本文的调查问卷发放方式一是通过互联网发放,二是实地走访发放。其中前者的主要发放渠道是通过网页生成电子问卷,再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后者则主要使用纸质版的问卷,通过对福建省大学生创业基地,泉州华创园,幸福街电商市场,厦门软件园 2 期等创业园区进行实地走访,与创业者面对面交流并发放问卷,以获取调研数据。在利用互联网发放问卷和实地走访发放中,我们收到了 428 份调查问卷,从中选出了有效问卷 336 份。针对相关问卷数据进行整理之后,本研究对整理好的数据进行了初步分析,具体分析结果如下所示: 第 6 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首先,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创业者社会网络、创业拼凑、环境不确定性和创业绩效等理论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创业者的社会网络、创业拼凑、环境不确定性与创业绩效的关系进行系统地阐述,构建的研究概念模型,并根据模型提出相关的假设。 另外,基于模型和假设为基础,本篇论文采用了访谈法、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的方式来对本篇论文所提出的观点进行讨论,并获得以下成果:
第一,针对创业者社会网络的测量维度展开分析和验证。本文从社会网络的结构,关系和认知三方面来对创业者的社会网络展开测量。结构维度包括有社会网络的规模,密度等。关系维度包括有关系,强度和质量等。认知维度包括有信任和认知的相似性等方面。本文采用了克朗巴哈 α 系数信度检验及 KMO 和巴特利球形检验,明确相关题项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同时也明确创业者,社会网络的各个维度的题项,可以对创业者社会网络情况进行有效反映。
第二,针对创业者的社会网络和创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展开分析,采用了 SPSS 20.0 统计软件对社会网络结构,关系和认知对创业绩效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通过分析指出创业者社会网络结构,关系和认知对创业绩效都有积极影响。创业企业由于创立时间较短,对资源的获取渠道不足,依赖社会网络可以所带来的外部资源帮助企业获取及时的商业信息和技术,知识,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创业企业的创业技巧和社会网络的规模、密度、关系、质量以及强度和信任以及认知的相似性都有密切的关系。
第三,针对创业者社会网络和企业拼凑之间的关系展开分析。通过对社会网络的结构、关系和认知对创业企业的创业拼凑的影响进行分析,明确了社会网络对于创业拼凑的影响。创业者社会网络所带来的外部资源,如商业信息,技术变革和环境变化等信息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地做出反映,进行创业拼凑,解决企业面临的资源匮乏的困境。创业者的社会网络结构关系和认知能够帮助企业提升创业拼凑行为。
参考文献(略)
相关阅读
- 创业管理论文:金轮科创油淬火钢丝项目商业计划书2015-09-14
- 高校毕业生择业信息源对于择业意向的影响研究2015-10-12
- 鑫和投资的运营创业管理与发展策略研究2018-02-01
- 农行景德镇分行信货风险管理研究2018-02-13
- 创业机会识别管理对创业职业转换决策的效应研究2020-02-27
- 基于政府管理视角下的孝感市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管...2020-03-15
- 创业管理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要求多少字?要求3万...2020-04-09
- 民办高校创业基地管理研究--以郑州科技学院为例2020-04-20
- 创业成长型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管理研究2020-05-01
- 福州CA免漆家具有限公司创业计划管理研究2020-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