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源数据的港口可持续竞争力评价探讨
时间:2021-12-02 来源:51mbalunwen
本文是一篇企业战略管理论文,本研究在结合学术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咨询相关业界专家及学者,联系企业的实践活动,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可持续竞争力评估体系架构,再结合使用因子分析法(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以及模糊综合评价决策实验室分析法(FSE-DEMATEL)对数据结果进行构面和指标层次上的分析,找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因子,为港口实现提升可持续竞争能力从而建立可持续港口提供建议。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着眼于国际,包括联合国、经合组织和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在内的国际组织都已经发布了有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指导方针,以便在公司层面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普及以及战略的实施[1]。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我国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与治理时间并不算晚,就国家层面而言,与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接轨是及时的,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是一贯的。20 多年来,我国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入新时期,从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到十九大和十四五规划“五大发展理念”都是对可持续发展的再一次强调。实际情况下,我国作为一个资源消耗和人口大国,可持续发展高质量理念的贯彻落实是必须追求的目标。如今企业界以及学术界都在积极响应这一战略,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跟进,资源消耗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如何协助企业实现可持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针对其进行了研究[2][3]。港口企业也应致力于实现我国 2035 以及 21 世纪中叶可持续发展的愿景和目标,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融入企业战略和实践中。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港口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连接海洋与陆地的重要节点在日益繁荣的国际运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港口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现如今我国国际贸易和对外出口飞速发展,作为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的港口企业也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近年来无论是集装箱、货物吞吐总量,还是其增长速度,我国都位居首位。此外,国家提出了“一带一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倡议,该倡议的逐步扩大和完善有利于创造海运贸易的需求,促进现有海上和陆上运输物流通道的优化和完善,从而促进港口企业调整、升级其物流功能和航运服务功能[4]。港口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港口发展背后隐藏着土地资源占用、岸线资源被破坏、海洋环境污染等问题,港口企业大多存在全球经济增长钝化、海运货运量增速降低、舱位供大于求、港口设施闲置等诸多经营困难,迎接着巨大的环境安全挑战[5]。因此以十九大报告为首的政策报告指出以党建引领港口转型升级,保障港口持续稳健可持续发展,同时提出探索自由贸易港口,环渤海港口群投资潜力巨大。根据各地“一带一路”投资项目统计,未来计划开工的港口水利项目投资总额将到达 1765.92 亿元,占“一带一路”计划总投资额的 16.95%[6],环渤海地区要借助发展的势头,以可持续为引领,以发展为导向的港口可持续发展才是必由之路。然而,目前还没有建立可持续发展港口的指导方针来指导实践,帮助找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为了持续保持港口竞争力,不仅要增加港口产出成果和提升港口效率,还要持续改善港口环境和满足社会公众需求。因此,本文主要从港口竞争力的可持续性出发,结合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理论,构建港口企业可持续竞争力评价体系,这不仅丰富了可持续竞争力相关理论的研究,而且对港口企业如何建立并保持高质量的竞争优势,必将起到积极地实践指导作用。以下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述本文的研究意义。
理论上,一方面从一个新的视角去研究港口可持续竞争力。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多数选取企业的竞争力或者经济性竞争力作为切入点去构建评价指标,以分析一个港口企业在整个行业的竞争优势。但是本研究重点放在“可持续性”上,将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纳入港口可持续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12],尤其强调资源和能源消耗、环境治理。因为港口竞争力受到生态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如果生态环境恶化,港口设施遭到破坏,港口生产作业安全将受到威胁,那么港口的经济性成果和港口效率无论再怎么具有竞争优势,也将因为环境恶化造成的港口作业安全性降低而丧失全部的港口竞争优势。同时,港口也需要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即平衡利益相关者的收益和利益,鼓励社区参与,并满足社会公众(尤其是当地社区居民、旅游者和政府工作人员)的需求。因此本文试图从可持续的角度研究港口可持续竞争力水平,这对于丰富竞争优势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另一方面,创新性地应用多源数据并采用混合的多准则研究方法。以往港口相关研究分别从定性或者定量的角度进行分析,获得的显著的成果,但单纯的定性或者定量研究已经不能满足现如今多变的不确定环境,同时社交媒体数据考虑大众的态度与想法,在如今数据大量涌现的今天,是十分具有研究价值的。因此,在数据方法选择上,本研究试图汇总多类数据,提出的包括来自运营的定量数据、来自管理的定性数据和社会媒体数据的多源数据方法,从而以数据多样性角度来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可靠性,降低定性数据的人为主观性和定量数据的片面性(即大多数评价指标都能收集到相应的定量数据)[12]。而针对不同类型的特点要选择合适的方法的进行恰当的处理,并能够综合在一个评价计算中。因此,本研究采用因子分析进行指标的聚类,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FuzzySynthesize Evaluation Method, FSE)对专家评判标准进行语义模糊的处理;然后综合定量、定性和社交媒体数据并利用决策试验和评估实验室方法(Decision-making Trial andEvaluation Laboratory, DEMATEL)来处分析各指标和后面的因果关系,找出核心问题和主要原因要素,最后通过直观关系图展现各指标和构面在评价系统中的地位。本文希望采用多维度的数据方法提高整个评价的信度和效度,为港口可持续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2 文献综述
2.1 可持续竞争力评
价学术界研究“企业可持续竞争力”通常是指企业竞争力的持续性,在竞争力理论上融入可持续性理论,即强调企业在市场占有率和盈利水平等方面具有持续性、长期性的竞争优势。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李映霞认为企业可持续竞争力是指在面对复杂变化、竞争愈演愈烈的外部环境背景下,企业可以长期保持下去的并可以提升的竞争力,并表现为企业的持续发展[14]。因此这种竞争力不仅有其自身的特征如难以模仿性、延展性和独特性,更具备可持续的特征包括持续性、开放性和动态性和协同性。郑健在理解可持续竞争力的含义是也强调了长期性,定义为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所能够保持的长期的竞争优势,特别是能够使所获得的竞争优势长久得持续下去[15]。朱延芳也提出了相似的观点,认为这些特殊的竞争力是一种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的长期持续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指在时间序列上的动态凝聚能力[16]。而吴应宇则是在关注成熟概念即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去理解可持续竞争力,他认为核心竞争力具有时效性和动态性,而可持续正弥补这两点,最终提出可持续竞争力是企业各项核心竞争力的合力[17]。以上观点都是将竞争力和可持续进行简单的加法处理,并单纯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时间序列上的长短。因此研究的侧重点都是企业如何长期而稳定地的保持某种或某几种竞争力,换句话说就是关注企业在较长时间内比竞争对手拥有更多优势的能力。而这种简单的理解明显不符合可持续竞争力这一概念的核心含义,忽视了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等方面的平衡发展。
因此本文为解决上述问题,对可持续竞争力这一概念的理解更加着眼于“可持续性”,对其研究的关键词主要是“持续”和“协调”。具体来说,持续主要是指长时间的持久发展,即从时间维度出发,不仅仅考虑眼前的短期利益,还要关注长期的、持续的共同利益。而随着深入的研究,学者发现不仅仅需要从时间角度思考,逐渐转向时间、数量和质量三个维度的综合考虑[18]。也就是另一个关键词即协调,强调合理地调节、控制和平衡,并且大部分的相关研究都是基于三重底线理论,思考如何去协调和平衡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不同层面[19]。
2.2 港口可持续竞争力评价
3 港口可持续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17
3.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17
3.2 评价指标选取.......................................19
4 多源数据的获取和研究方法的整合.................................23
4.1 多源数据的获取和处理...................................23
4.1.1 定性数据...................................23
4.1.2 定量数据...................................23
5 案例应用分析..............................31
5.1 背景信息..........................................31
5.2 处理过程与结果分析...........................................32
5 案例应用分析
5.1 背景信息
本文以位于辽宁省的盘锦港为例,运用上述方法对其进行可持续竞争力评价分析。盘锦港位于沈阳中心城市群和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中心,拥有中国第三大油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节点,在我国港口企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盘锦港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出海口,通过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加强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盘锦港在推进港口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同时,还重点发展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盘锦港经济能力能级,至 2020 年其港口吞吐能力达到 8000 万吨。同时,其在高技术大型施工装备的研发提升其在多种环境下施工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为盘锦港可持续发展助力。然而,港口在进一步发展壮大过程中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特别地,港口日常经济、物流活动对海洋环境、生态资源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与环境、资源和社会的矛盾日益加深,从而不利于港口核心竞争力的长久提高,无法实现可持续港口建立的目标。如何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不断提高港口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是港口管理者面临的巨大挑战。因此盘锦港力求在安全环保理念引导上创新、在设备设施上创新,积极推广应用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以创新助推安全与环保工作,从而打造盘锦港良好的口岸发展环境。
盘锦港在经营过程中追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以形成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竞争力。但是以往关于港口可持续竞争力的研究只强调了港口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水平等经济方面具有持续性、长期性的竞争优势,而忽视了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的“可持续性”。由于与理论的结合不足,产业内部实践因素多,没有一个恰当的方法去帮助其评估竞争力建设的结果,导致资源配置缺乏针对性进而影响整体可持续港口的建立。并且,目前可持续竞争力评价指标没有相对一致的结果[116]。随着盘锦港口自然资源优势的逐步流失,迫切需要一套科学的评估体系指导其资源的优化配置。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鉴于港口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国家和社会各界都积极采取措施帮助港口提高综合竞争力,保证持续经营,达到更高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但目前其实际情况是港口建设接近饱和、行业产能过剩、地方政府投资不足、对环境和社会产生不利影响等,这导致了港口难以实现有效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此外,港口在建设其可持续竞争力过程中,缺少一套科学和一致的评估体系和方法来找出核心竞争力,进而解决有限的资源没有配置在最尖锐的问题上,促进可持续港口的建立。因此,本研究在结合学术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咨询相关业界专家及学者,联系企业的实践活动,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可持续竞争力评估体系架构,再结合使用因子分析法(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以及模糊综合评价决策实验室分析法(FSE-DEMATEL)对数据结果进行构面和指标层次上的分析,找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因子,为港口实现提升可持续竞争能力从而建立可持续港口提供建议。
聚焦盘锦港的分析结果,可以发现社会环境问题是港口建立和维持可持续优势的关键点,同时其他三个构面之间影响关系密切,即需要强调经济、环境和社会的重叠能力,特别是企业综合能力的提高。这也符合人类发展规律,即经济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满足背景下,环境和社会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而对于沿海港口,处于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城市,环境质量、安全保卫、生活空间等环境和社会要求也越来越高。在 22个可持续竞争力实践指标中,港口企业需要对适应变化能力、高技术人才以及员工环保意识这三个指标实行针对性的调整和投资,从而提高港口的可持续竞争力水平,高质量地实现港口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略)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着眼于国际,包括联合国、经合组织和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在内的国际组织都已经发布了有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指导方针,以便在公司层面推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普及以及战略的实施[1]。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我国对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视与治理时间并不算晚,就国家层面而言,与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接轨是及时的,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是一贯的。20 多年来,我国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入新时期,从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到十九大和十四五规划“五大发展理念”都是对可持续发展的再一次强调。实际情况下,我国作为一个资源消耗和人口大国,可持续发展高质量理念的贯彻落实是必须追求的目标。如今企业界以及学术界都在积极响应这一战略,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跟进,资源消耗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如何协助企业实现可持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针对其进行了研究[2][3]。港口企业也应致力于实现我国 2035 以及 21 世纪中叶可持续发展的愿景和目标,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融入企业战略和实践中。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港口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连接海洋与陆地的重要节点在日益繁荣的国际运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港口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现如今我国国际贸易和对外出口飞速发展,作为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的港口企业也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近年来无论是集装箱、货物吞吐总量,还是其增长速度,我国都位居首位。此外,国家提出了“一带一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倡议,该倡议的逐步扩大和完善有利于创造海运贸易的需求,促进现有海上和陆上运输物流通道的优化和完善,从而促进港口企业调整、升级其物流功能和航运服务功能[4]。港口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但是港口发展背后隐藏着土地资源占用、岸线资源被破坏、海洋环境污染等问题,港口企业大多存在全球经济增长钝化、海运货运量增速降低、舱位供大于求、港口设施闲置等诸多经营困难,迎接着巨大的环境安全挑战[5]。因此以十九大报告为首的政策报告指出以党建引领港口转型升级,保障港口持续稳健可持续发展,同时提出探索自由贸易港口,环渤海港口群投资潜力巨大。根据各地“一带一路”投资项目统计,未来计划开工的港口水利项目投资总额将到达 1765.92 亿元,占“一带一路”计划总投资额的 16.95%[6],环渤海地区要借助发展的势头,以可持续为引领,以发展为导向的港口可持续发展才是必由之路。然而,目前还没有建立可持续发展港口的指导方针来指导实践,帮助找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为了持续保持港口竞争力,不仅要增加港口产出成果和提升港口效率,还要持续改善港口环境和满足社会公众需求。因此,本文主要从港口竞争力的可持续性出发,结合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理论,构建港口企业可持续竞争力评价体系,这不仅丰富了可持续竞争力相关理论的研究,而且对港口企业如何建立并保持高质量的竞争优势,必将起到积极地实践指导作用。以下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述本文的研究意义。
理论上,一方面从一个新的视角去研究港口可持续竞争力。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多数选取企业的竞争力或者经济性竞争力作为切入点去构建评价指标,以分析一个港口企业在整个行业的竞争优势。但是本研究重点放在“可持续性”上,将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纳入港口可持续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12],尤其强调资源和能源消耗、环境治理。因为港口竞争力受到生态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如果生态环境恶化,港口设施遭到破坏,港口生产作业安全将受到威胁,那么港口的经济性成果和港口效率无论再怎么具有竞争优势,也将因为环境恶化造成的港口作业安全性降低而丧失全部的港口竞争优势。同时,港口也需要承担自身的社会责任,即平衡利益相关者的收益和利益,鼓励社区参与,并满足社会公众(尤其是当地社区居民、旅游者和政府工作人员)的需求。因此本文试图从可持续的角度研究港口可持续竞争力水平,这对于丰富竞争优势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另一方面,创新性地应用多源数据并采用混合的多准则研究方法。以往港口相关研究分别从定性或者定量的角度进行分析,获得的显著的成果,但单纯的定性或者定量研究已经不能满足现如今多变的不确定环境,同时社交媒体数据考虑大众的态度与想法,在如今数据大量涌现的今天,是十分具有研究价值的。因此,在数据方法选择上,本研究试图汇总多类数据,提出的包括来自运营的定量数据、来自管理的定性数据和社会媒体数据的多源数据方法,从而以数据多样性角度来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可靠性,降低定性数据的人为主观性和定量数据的片面性(即大多数评价指标都能收集到相应的定量数据)[12]。而针对不同类型的特点要选择合适的方法的进行恰当的处理,并能够综合在一个评价计算中。因此,本研究采用因子分析进行指标的聚类,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FuzzySynthesize Evaluation Method, FSE)对专家评判标准进行语义模糊的处理;然后综合定量、定性和社交媒体数据并利用决策试验和评估实验室方法(Decision-making Trial andEvaluation Laboratory, DEMATEL)来处分析各指标和后面的因果关系,找出核心问题和主要原因要素,最后通过直观关系图展现各指标和构面在评价系统中的地位。本文希望采用多维度的数据方法提高整个评价的信度和效度,为港口可持续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2 文献综述
2.1 可持续竞争力评
价学术界研究“企业可持续竞争力”通常是指企业竞争力的持续性,在竞争力理论上融入可持续性理论,即强调企业在市场占有率和盈利水平等方面具有持续性、长期性的竞争优势。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李映霞认为企业可持续竞争力是指在面对复杂变化、竞争愈演愈烈的外部环境背景下,企业可以长期保持下去的并可以提升的竞争力,并表现为企业的持续发展[14]。因此这种竞争力不仅有其自身的特征如难以模仿性、延展性和独特性,更具备可持续的特征包括持续性、开放性和动态性和协同性。郑健在理解可持续竞争力的含义是也强调了长期性,定义为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所能够保持的长期的竞争优势,特别是能够使所获得的竞争优势长久得持续下去[15]。朱延芳也提出了相似的观点,认为这些特殊的竞争力是一种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的长期持续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指在时间序列上的动态凝聚能力[16]。而吴应宇则是在关注成熟概念即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去理解可持续竞争力,他认为核心竞争力具有时效性和动态性,而可持续正弥补这两点,最终提出可持续竞争力是企业各项核心竞争力的合力[17]。以上观点都是将竞争力和可持续进行简单的加法处理,并单纯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时间序列上的长短。因此研究的侧重点都是企业如何长期而稳定地的保持某种或某几种竞争力,换句话说就是关注企业在较长时间内比竞争对手拥有更多优势的能力。而这种简单的理解明显不符合可持续竞争力这一概念的核心含义,忽视了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等方面的平衡发展。
因此本文为解决上述问题,对可持续竞争力这一概念的理解更加着眼于“可持续性”,对其研究的关键词主要是“持续”和“协调”。具体来说,持续主要是指长时间的持久发展,即从时间维度出发,不仅仅考虑眼前的短期利益,还要关注长期的、持续的共同利益。而随着深入的研究,学者发现不仅仅需要从时间角度思考,逐渐转向时间、数量和质量三个维度的综合考虑[18]。也就是另一个关键词即协调,强调合理地调节、控制和平衡,并且大部分的相关研究都是基于三重底线理论,思考如何去协调和平衡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不同层面[19]。
2.2 港口可持续竞争力评价
对于港口可持续竞争力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构建,各个学者都对其有不同的见解、侧重点和方法。Haezendonck 和 Notteboom 认为生产力水平、货物结构、产品质量、腹地的运输通畅度、港口名声以及可靠性是重要的竞争力指标,这些指标水平越高,港口吸引货源的能力就越强[38]。Gi-Tae Yeo 建立了包括港口服务、腹地条件、物流成本、区域关联、港口运输通畅度、资源便利度以及集疏运体系等七个指标的集装箱港口竞争力评价指标[39]。同样地国内学者也对此做出巨大努力,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有:孙光圻教授建立了港口运营条件、港口服务水平、港口基础设施、港口管理水平和港口形象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大连港为例验证了指标体系的合理性[40]。匡海波等建立了港口吞吐能力、港口作业能力、港口财务及投资状况、港口自然环境 4 个一级指标 18 个二级指标[41]。李婧则以港口地理自然环境、港口基础设施条件、港口物流发展规模、城市综合实力为一级指标建立了环渤海港口群的竞争力评价体系[42]。上述研究都是试图建立港口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并且偏重在在港口资源、设施和运输等硬件条件,忽略了港口软性条件和外部环境。因此,Ha 建立指标体系时强调客户体验[43],WeiYim Yap 和 Lam 提出港口竞争力的评价要素应包括政治因素、科技因素、环境因素、自然因素等因素[44]。不同的文献对于港口竞争力评价的关注点不完全相同,因而其评价指标体系也有所区别。但是在研究众多文献的基础上,我们发现,有大部分的指标均是相同的或者类似的。
3 港口可持续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17
3.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17
3.2 评价指标选取.......................................19
4 多源数据的获取和研究方法的整合.................................23
4.1 多源数据的获取和处理...................................23
4.1.1 定性数据...................................23
4.1.2 定量数据...................................23
5 案例应用分析..............................31
5.1 背景信息..........................................31
5.2 处理过程与结果分析...........................................32
5 案例应用分析
5.1 背景信息
本文以位于辽宁省的盘锦港为例,运用上述方法对其进行可持续竞争力评价分析。盘锦港位于沈阳中心城市群和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中心,拥有中国第三大油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节点,在我国港口企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盘锦港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出海口,通过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加强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盘锦港在推进港口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同时,还重点发展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盘锦港经济能力能级,至 2020 年其港口吞吐能力达到 8000 万吨。同时,其在高技术大型施工装备的研发提升其在多种环境下施工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为盘锦港可持续发展助力。然而,港口在进一步发展壮大过程中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特别地,港口日常经济、物流活动对海洋环境、生态资源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与环境、资源和社会的矛盾日益加深,从而不利于港口核心竞争力的长久提高,无法实现可持续港口建立的目标。如何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不断提高港口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是港口管理者面临的巨大挑战。因此盘锦港力求在安全环保理念引导上创新、在设备设施上创新,积极推广应用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以创新助推安全与环保工作,从而打造盘锦港良好的口岸发展环境。
盘锦港在经营过程中追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以形成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竞争力。但是以往关于港口可持续竞争力的研究只强调了港口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水平等经济方面具有持续性、长期性的竞争优势,而忽视了与环境、社会协调发展的“可持续性”。由于与理论的结合不足,产业内部实践因素多,没有一个恰当的方法去帮助其评估竞争力建设的结果,导致资源配置缺乏针对性进而影响整体可持续港口的建立。并且,目前可持续竞争力评价指标没有相对一致的结果[116]。随着盘锦港口自然资源优势的逐步流失,迫切需要一套科学的评估体系指导其资源的优化配置。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鉴于港口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国家和社会各界都积极采取措施帮助港口提高综合竞争力,保证持续经营,达到更高的可持续发展水平。但目前其实际情况是港口建设接近饱和、行业产能过剩、地方政府投资不足、对环境和社会产生不利影响等,这导致了港口难以实现有效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此外,港口在建设其可持续竞争力过程中,缺少一套科学和一致的评估体系和方法来找出核心竞争力,进而解决有限的资源没有配置在最尖锐的问题上,促进可持续港口的建立。因此,本研究在结合学术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咨询相关业界专家及学者,联系企业的实践活动,建立具有针对性的可持续竞争力评估体系架构,再结合使用因子分析法(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以及模糊综合评价决策实验室分析法(FSE-DEMATEL)对数据结果进行构面和指标层次上的分析,找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因子,为港口实现提升可持续竞争能力从而建立可持续港口提供建议。
聚焦盘锦港的分析结果,可以发现社会环境问题是港口建立和维持可持续优势的关键点,同时其他三个构面之间影响关系密切,即需要强调经济、环境和社会的重叠能力,特别是企业综合能力的提高。这也符合人类发展规律,即经济快速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满足背景下,环境和社会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而对于沿海港口,处于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城市,环境质量、安全保卫、生活空间等环境和社会要求也越来越高。在 22个可持续竞争力实践指标中,港口企业需要对适应变化能力、高技术人才以及员工环保意识这三个指标实行针对性的调整和投资,从而提高港口的可持续竞争力水平,高质量地实现港口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略)
相关阅读
- 新能建集团发展战略管理优化研究2018-02-02
- 基于胜任力的JCKG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体系优化研究2018-02-07
- YK工业机器人公司的柔性组织战略管理研究2018-03-03
- 基于CMMI4的软件质量管理的研究2018-03-13
- 巴塔哥尼亚地区指南针青年旅馆商业项目研究2018-03-25
- M公司社会责任战略管理实施策略研究2018-04-18
- A银行流动性战略风险管理的现状、问题与对策2018-04-28
- 新常态下矿业企业危机管理研究2018-05-09
- 战略投资效率视角下公司治理结构对上市公司绩效影...2018-05-23
- 信息技术企业的融资策略战略管理研究2018-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