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科技创新能力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于省级
本文是一篇企业管理论文,本文把工匠精神、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实证上的检验。首先,界定了工匠精神、科技创新能力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概念,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对 2007-2019 年我国 31 个省级区域的制造业面板数据进行测算,并进一步分析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间的区域差异。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重中之重。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具有保持经济稳定、扩大就业和再就业、促进市场繁荣等重要作用,因此,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经济的科学健康平稳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多年来,我国制造业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发展优势明显,但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变,亟需通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新发展跨越来补齐提升。在科技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制造业经济再次成为全球竞争的焦点,而智能制造变为新一轮竞争的制高点。随着我国制造强国战略的实施,如何全面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广大学者和专家研究的重要议题。
科技创新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工匠精神作为科技创新的内驱力,不仅对改善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有着重要意义,更是新时代实现制造业结构升级、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和重要保障[1][2][3]。2016 年“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第一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之后在 2017-2019 年工匠精神又连续出现。2021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弘扬工匠精神,以精工细作提升中国制造品质”再次被重提。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工匠精神”、建设“质量强国”、坚持质量第一。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的当下,追求精益求精、臻于至善的工匠精神日益成为共识,这背后也折射出我国经济转型的逻辑。因此研究工匠精神以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以推动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两者形成有效互动,推进制造业在质量、效率、动力方面变革,进一步促进高质量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1.2 研究问题
目前已有研究理论上指出,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以创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14][15][16]。但是,如何从实证角度探讨工匠精神、科技创新能力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正是本文所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研究的具体问题如下:
第一,如何界定工匠精神并构建测量我国各省级区域制造业工匠精神水平的指标?我国各省级区域制造业工匠精神水平如何?是否存在区域差异并分析存在区域差异的原因?
第二,科技创新能力该如何界定?如何构建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测算我国各省级区域制造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水平并分析区域间的差异性及原因?
第三,如何界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如何根据其界定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一步探讨我国各省级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是否存在区域差异并分析原因?
第四,在得到我国考察期内的各省级区域工匠精神、科技创新能力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得分后,如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计量模型,厘清工匠精神、科技创新能力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如何进一步构建以科技创新能力为中介变量的工匠精神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面板数据模型?探讨工匠精神和科技创新能力的交互作用是否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如何分区域进一步探讨以上关系?
2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工匠精神
目前学术界尚无关于工匠精神的普适性概念。总结现有工匠精神的文献,结合李群等(2018;2020)的观点[17][18],认为制造业工匠精神包括内隐层的职业价值观和外显层的态度行为,是在职业价值观(匠心)的推动下,通过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匠技)对产品持续的精益求精(匠行)。具体如表 2- 1 所示,匠心、匠技和匠行共同构成了工匠精神的三个维度,其中,匠心是职业价值观,匠技是专业技能,匠行则为工匠表现出的持续求精创新的行为。
2.1.2 科技创新能力
以科技创新作为发力点推进高质量发展是当下乃至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于科技创新能力目前尚未有一个统一的认识,通常认为其是推动科技进步和运用其发展成果的潜力总和[19]。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指区域在科技方面的资源投入、成果产出以及对社会所做贡献的综合实力[20]。一般来说,一个区域的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是相对应的,尤其是在注重发展质量的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能力依然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从对科技创新能力进行测算的角度,本文借鉴大多数研究,同时根据科技创新的内涵选取相应的指标进行界定[21]。对于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国内外学者已取得很多成果。其中,很多学者从投入和产出两方面对科技创新能力进行量化评价。何芸等(2019)在此基础上考虑创新环境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22];朱新玲等(2018)考虑创新合作、创新绩效等其它因素的影响[23]。总之,对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科技创新基础、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出和科技创新效益等基本核 心要素都被纳入其中[24]。
2.2 文献综述
2.2.1 工匠精神的相关研究
2008 年之前,我国关于工匠精神的研究比较少。2008 年之后,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环境恶化,我国制造业发展陷入困境,工匠精神开始进入管理者和学者的视野。尤其是 2016 年“工匠精神”第一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后,工匠精神的动力支撑对一国发展的作用不容忽视。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工匠精神的研究成果颇多且日益成熟,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工匠精神的内涵。工匠精神在现有相关研究中多次被提及,但缺乏准确和一致的描述。有些学者从宏观与微观、供给与需求的角度来探讨,还有些学者分多个层次阐述了自己的观点[3][29][30][31],其中肖群忠等(2015)认为,工匠精神是品质及由品质所反映出来的态度,是对产品精益求精、爱岗敬业、持续专注[3]。刘志彪(2016) 则认为,工匠精神在不同角度具有不同表现:“供给角度表现为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细节精神;需求角度表现为满足消费者需求,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和性能;行为方式角度表现为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和行为”[29]。李群等(2018)的观点是制造业工匠精神是将职业胜任力和工作敬业度相结合,在技能的基础上体现为一种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态度和行为[18]。在现有文献中,学术界普遍认为工匠精神会表现出爱岗敬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持续专注等特征[3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匠精神被赋予不同的内涵,比如工匠精神应当体现创新性,注重产品的推陈出新[33][34], 勇于突破、协同合作[35]。
(2) 工匠精神的缺失原因。包括历史文化和现存制度[36][37]、近代工业的兴起[38] 、教育体系和工资水平[39][40]等。比如,闵继胜(2017)借助垄断竞争市场理论,通过构建理论框架,厘清中国“工匠精神”形成、缺失及恢复的经济逻辑,并以无为电缆产业为案例进行了验证[39]。胡少云(2019)认为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是新生代农民工工匠精神“系统性缺失”,包括自身的内部因素以及企业和社会的外部因素[40]。
3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17
3.1 理论基础 ................17
3.2 工匠精神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及研究假设 ................. 17
3.3 科技创新能力的中介作用及研究假设 ........................ 19
4 工匠精神、科技创新能力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与测评 ................ 22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方法 ..................... 22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2
4.1.2 综合评价方法 ....................... 26
5 工匠精神、科技创新能力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证分析 .................. 38
5.1 变量选取与统计特征 ............................... 38
5.1.1 变量选取及说明 ................................. 38
5.1.2 变量的统计特征 .............................. 39
5 工匠精神、科技创新能力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证分析
5.1 变量选取与统计特征
5.1.1 变量选取及说明
为研究工匠精神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差异影响、科技创新能力在工匠精神影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中介效应,以及工匠精神和科技创新能力的交互作用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本文选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被解释变量,工匠精神作为核心解释变量,科技创新能力作为中介变量,将工匠精神和科技创新能力先中心化再构造交互项作为解释变量。另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还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 本文参考相关研究,选取财政支出[131]、政府干预[131]、产业结构[132]、经济发展水平[132]、资产[152]、利润[153]作为控制变量。
进一步探讨并对比不同地区间的工匠精神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差异影响、工匠精神和科技创新能力的交互作用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差异影响,以及科技创新能力在工匠精神影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中介效应。根据本文 3.2 节的分析,参考学者的做法[154],按照人类发展指数(HDI)进行分区,进一步讨论两大区域间的差异。HDI 指数分区数据来自于《中国人类发展报告 2018》,其分区以全国 HDI 平均值 0.734 为界,HDI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地区的具体省份详见附录。
(1) 被解释变量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hqd):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五个主维度构建的 19 个二级指标综合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代理指标。在第 4 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测度时,已按照改进后的熵值法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计算过程和结果进行了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2) 核心解释变量
工匠精神(craft):以求精创新和专业技能两个主维度构建 8 个二级指标综合为 工匠精神的代理指标。在第 4 章工匠精神测度时,已按照改进后的熵值法对工匠精神计算过程和结果进行了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6 研究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本文把工匠精神、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纳入同一个分析框架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和实证上的检验。首先,界定了工匠精神、科技创新能力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概念,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对 2007-2019 年我国 31 个省级区域的制造业面板数据进行测算,并进一步分析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间的区域差异。其次,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假设,实证分析了我国考察期内各省级区域工匠精神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科技创新能力在工匠精神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间的中介效应,以及工匠精神和科技创新能力的交互作用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此外,分别对HDI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地区和 HDI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地区的样本进一步探讨。最后,采用改变时间样本和系统 GMM 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如下:
(1) 工匠精神、科技创新能力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测度情况。根据第四章的测度结果,我国 31 个省级区域 2007-2019 年的工匠精神、科技创新能力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得分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其各维度发展态势良好,但是区域差距仍然存在,无论是东部地区的工匠精神、科技创新能力,还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均优于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发展状况,并且随着时间的增加,省份之间的差距日益明显,需要引起重视。
(2) 工匠精神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从全国样本来看,考察期内 31 个省级区域的工匠精神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c=0.364,p<0.01), 这主要是因为 HDI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原因,工匠精神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c=0.466,p<0.01),而在 HDI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工匠精神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不显著(c=0.098,p>0.1),究其原因可能是工匠精神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存在门槛效应。以上实证结果均通过稳健性检验。因此,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可以通过工匠精神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3) 工匠精神对科技创新能力的作用。全国样本和 HDI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地区的工匠精神对科技创新能力有积极的影响(c=0.964,p<0.01;c=1.046,p<0.01), 并且两种方法检验结果均稳健。对于 HDI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地区的工匠精神对科技创新能力仍有影响(c=0.607,p<0.1),但进行稳健性检验时只在系统 GMM 方法下仍然有显著的积极作用(c=0.318,p<0.01)。根据实证结果,工匠精神可以促进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这一结论不可否认。
参考文献(略)
- DQ炼化公司物资采购管理问题研究2017-12-16
- 旅游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探索研究2018-02-02
- 中国农业银行古交市支行竞争力提升策略管理研究2018-02-13
- 兰州众邦电缆有限公司员工绩效管理考核企业管理研究2018-02-27
- S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研究2018-03-17
- 基于价值链理论的SDGT集团成本管理研究2018-03-31
- 凯西涂料员工绩效考核体系管理改进研究2018-04-06
- 基于ACE体系的S公司流程优化管理研究2018-04-18
- 国家工商总局市场管理改革对政务效率的影响研究2018-04-29
- A核电设备制造企业项目进度管理研究2018-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