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MBA论文网MBA论文 > MBA毕业论文 > 财会管理 > 正文

研发联盟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企业吸收能力的调

时间:2021-10-25 来源:51mbalunwen作者:vicky
本文是一篇财会管理论文,本文基于 2000-2018 年间我国 211 家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公告数据、研发数据和财务数据,对研发联盟和企业创新之间的影响关系、作用机制和影响效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由于专利是企业创新的重要体现,而专利申请数量又是衡量企业创新产出的关键指标,因此本文对企业创新的研究多是以专利申请数量为表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随着国内外市场经济的发展,创新也愈来愈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但是创新活动需要企业大量的资金投入和人员投入,而且研发创新一般需要很长的开发时长,企业在进行研发时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企业很可能会因为研发的失败而蒙受很大的损失甚至因为研发失败遭遇资金危机。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企业开始不再单打独斗,而是寻求联盟伙伴组建研发联盟,共同进行研发,共担风险,以缓解企业面临的研发压力。对于研发联盟的定义,现有文献并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标准。Hagedoorn(2002)认为研发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经济体或组织共同进行研发活动的企业间合作的特定模式[1],也有学者认为研发联盟是指在保持独立性的前提下,企业与其他企业、事业单位以及个人等在一段时间内技术或者产品共同研发,在实现共同研发目标的前提下实现各自独立的目标而建立的一种契约关系[2]。本文认为研发联盟是企业和其他组织①之间出于共同研发创新的目的,共同开展研发活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合作关系。关于研发联盟对于企业创新的影响,目前的研究其实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一部分学者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研究认为研发联盟促进了企业创新,但是还有一部分学者出于道德风险的角度认为研发联盟抑制了企业创新。为此,研发联盟能否促进企业创新仍然是一个有待检验的重要问题。从资源基础的观点来说,合作的基本原理是企业可以集中资源以实现价值最大化,联盟可以帮助企业获得自身知识库中所缺乏的新知识[3]。在联盟中,企业希望可以获得联盟伙伴的资源,而不是只使用自己的资源,当企业缺乏创造新技术的知识和技术时,与外部组织的合作可以有助于企业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4]。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根据本文的研究计划,我们将结构安排为六章,各个章节的具体结构和内容安排如下:
第一章绪论。本章首先结合研发联盟在企业实践中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本文研究的现实背景,然后根据现有文献的研究进程进而凝练出了本文的研究问题,其次通过对研究问题的阐述总结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最后对比本文研究和以往文献的研究成果,概括了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文献综述。本部分首先对研发联盟的形成动因、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研发联盟与企业创新相关文献以及研发联盟、吸收能力与企业创新相关文献进行 了梳理,并参考了以往文献对于吸收能力的计量方式以确定本文的变量计量方式。
第三章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本部分首先依据资源基础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以及我国医药制造业的现实背景,然后在分析和归纳研发联盟与企业创新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假设 1;其次基于我国专利类型的划分和我国研发联盟的本质特征,分析了研发联盟对不同类型的专利创新的具体影响效果,提出本文的假设 2a 和假设 2b;最后,考虑到企业自身吸收能力的不同所导致的影响,基于吸收能力理论分析了企业的吸收能力在研发联盟和企业创新之间所起到的调节作用,即吸收能力对研发联盟与企业专利申请总量、企业发明专利、企业非发明专利之间关系的调节,进而提出了本文的假设 3a,假设 3b 和假设 3c。
第四章研究设计。本章节首先主要介绍了本文的样本的选择和数据的来源,其次说明了企业创新的表征——被解释变量企业专利申请总量、发明专利、非发明专利;解释变量研发联盟;调节变量吸收能力;控制变量资产负债率、资产规模、经营活动现金流等变量的计量方式,最后根据本文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构建了本文的数据分析模型。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研发联盟的形成动因
关于研发联盟的研究,现有文献已经有了很丰富的积累。从研发联盟的定义入手,研发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合作伙伴出于合作创新的共同目标而形成的一种伙伴关系[14],现有文献对于研发联盟的定义并不统一,研发联盟也被称为技术联盟、创新联盟、战略技术合作、技术合作等等,我国学者对于研发联盟的研究多集中在产学研联盟以及政府参与的研发合作上。
现有研究对于研发联盟的形成动因多是从交易成本经济学、资源基础理论来以及信号传递等方面进行阐述。企业建立研发联盟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和研发风险,并且还可以从联盟中获得互补资源以开发新产品[15, 16]。研发联盟中合作伙伴之间会共享资源,企业可以从联盟中吸收和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通过知识的迁移将其转化为自身的能力[17]。但是研发联盟面临着组织间的学习难题,因为研发联盟中的各方都希望最大化地学习知识和技能,这样就会出现机会主义,因此对于研发联盟的管理也是实践中的难题[18]。杨曼等(2017)通过中国微观企业数据库的实证检验发现,制度环境的质量对于企业的研发联盟倾向存在着显著的影响,但是由于我国当前制度环境质量较差,短期的制度环境提升并不能有效促进企业建立研发联盟,产业链的信息化密度对于企业的研发联盟倾向则具有积极的影响,信息化密度越高,企业越倾向于建立研发联盟[19]。同样基于信息传递的角度,王志强等(2020)也认为企业之间的研发合作会向市场传递新产品开发的积极信号,会给企业带来收入的增长,从而提高企业价值,而且企业的吸收能力也会给企业价值带来显著的正向影响[20]。Sampson(2004)通过电信设备行业的研发联盟的研究样本,研究发现联盟的治理结构和研发联盟的不匹配会导致合作绩效的降低,相比过高的契约风险,过度的官僚主义对于创新绩效的抑制作用更强[21]。对于研发联盟的管理结构研究,现有文献多是从股权式联盟和非股权式联盟两个方面去分析。徐欣等(2019)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研发数据,研究发现,和股权式联盟相比,契约式联盟对企业专利产出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强,但是股权式联盟却更有助于企业的多元化技术创新[9]。
表 4-1   变量列表
表 4-1   变量列表
...............................

2.2  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
现有文献对于企业创新的研究多集中在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及企业创新对于企业投融资决策、财务决策、财务绩效等方面的影响研究。营商环境、财政透明度、产业政策、政府补贴等制度环境方面的因素,市场竞争、行业性质等行业层面因素,还有企业规模、企业性质、融资约束、公司治理等企业层面的因素,以及高管特征、管理层风险偏好、高管薪酬差距等管理层的影响因素都是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
余明桂等(2016)基于中央五年规划对于产业创新的政策信息,研究发现受到产业政策鼓励的企业发明专利数量明显增加,重点鼓励行业比一般鼓励行业的促进作用更强,民营企业比国有企的促进作用更强,并且产业政策对于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是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给予税收优惠和政府补贴的作用路径来实现的[27]。黎文靖等(2016)关于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研究却得到了截然相反的结论,研究发现,在国有企业和非高新技术产业中,宏观产业政策虽然促进了企业专利申请数量的提高,但是增加的只是非发明专利的申请数量,并没有增加发明专利的申请数量,研究表明宏观产业政策增加的只是企业的创新数量,实际上并没有提高企业的创新质量[28]。张美莎等(2020)基于贷款事件的实证检验发现,营商环境优化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29]。Tong 等(2014)对于专利法修正和企业创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专利法的修订促进了国有企业的微小创新,但是对于企业的突破性的重大创新并没有显著影响,而且专利法的修订降低了国有企业的创新质量[30]。王淑杰等(2020)基于省级的面板数据进行财政透明和区域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财政透明不仅可以直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而且通过抑制财政预算违规和稳定市场化预期两条路径间接地也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31]。有关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现有文献所得出的研究结论也存在一定的争议。陆国庆等(2014)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研究样本,研究发现政府补贴可以显著提升企业的产出绩效,而且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也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32]。毛其淋等(2015)的研究却表明整体上来看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并没有显著的激励效应,虽然适量的政府补贴可以显著地促进企业创新,但是高额度的政府补贴反而会对企业创新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仅直接促进了企业创新,而且强化了政府补贴对创新的激励作用[33]。相比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企业创新更容易受到政府补贴的激励,但是这种激励作用还受到要素市场扭曲程度的影响,当市场扭曲程度较强时,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中的差异会缩小[34]。
.....................................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15
3.1 研发联盟与专利申请总量 ..................................... 15
3.2 研发联盟与发明专利、非发明专利 ............................. 16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19
4.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19
4.2 变量界定 ................................................... 19
第五章 实证结果分析 ..................................... 24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24
5.2 相关性分析 ................................................. 25
5.3 回归结果分析 ............................................... 27

第五章   实证结果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 5-1 报告了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研发联盟的建立情况,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除了 2001 年、2004 年、2005 年、2006 年这四年未建立研发联盟以外,其他年份均建立了研发联盟,从 2010 年起建立研发联盟的公司逐渐开始增多,研发联盟的数量相对 2000—2009 年也是出现一个稳步增长的趋势。建立研发联盟的公司个数在 2015 年达到一个峰值,占比达到 11.11%。
表 5-1   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研发联盟建立情况统计
表 5-1   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研发联盟建立情况统计
其他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 5-2 所示,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在样本期间,企业的专利申请总量离差很大,标准差高达 33,说明虽然同是上市公司,但是企业之间的创新水平还是有很大的差别。从企业的基本面上来看,表中的营业收入增长率最大值是最小值的将近 4 倍,说明在医药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行业竞争很激烈。企业的资产规模标准差不是很大,说明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体量差别不是特别大,资产负债率最大值和最小值的离差不是很大,标准差也很小,说明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资产结构具有相似性,存在一定的行业特征。值得关注的是,无形资产比率的最小值几乎为 0,最大值为 26.4%,说明医药制造行业的无形资产比率差异较大,侧面也反映了医药制造行业在研发创新方面竞争激烈。另外,上市公司的年龄差有 25 年,说明医药制造行业的新生企业源源不断,这也将推动整个行业的创新发展。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在当前创新创业的大背景下,企业的发展要靠创新来驱动,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医药制造行业,创新水平高的企业更有潜力也更有能力站在行业前沿。但是随着一体化经济的发展,单打独斗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通过研发联盟共同进行研发从而推动企业创新。现有文献关于研发联盟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甚至出现了截然相反的结果,一部分学者认为研发联盟促进了企业创新,一部分学者认为研发联盟抑制了企业创新,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研发联盟和企业创新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本文尝试基于中国管理情境,具体到中国的医药制造行业,通过上市公司的公告数据首先对研发联盟进行直接计量从而对研发联盟的建立和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个详细的探讨;其次,根据我国的专利类型划分,探究研发联盟对不同专利类型的企业创新的具体影响效果;最后,基于企业的吸收能力,分析研发联盟和企业创新之间的作用机制;进一步地,考虑到企业的联盟管理能力,从研发联盟的另一个计量角度研发联盟数量,分析研发联盟数量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本文基于 2000-2018 年间我国 211 家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公告数据、研发数据和财务数据,对研发联盟和企业创新之间的影响关系、作用机制和影响效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由于专利是企业创新的重要体现,而专利申请数量又是衡量企业创新产出的关键指标,因此本文对企业创新的研究多是以专利申请数量为表征。本文的研究结论有以下几点:第一,研发联盟的建立显著促进了企业专利申请总量的提升;第二,研发联盟的建立显著促进了企业发明专利的创新,却显著抑制了企业非发明专利的研发;第三,总体来说,企业吸收能力加强了研发联盟的建立和企业专利申请总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具体而言,企业的吸收能力加强了研发联盟的建立对企业发明专利的促进作用,削弱了研发联盟的建立对企业非发明专利的抑制作用;第四,进一步分析发现,研发联盟数量和企业专利申请总量呈“倒 U 型”关系。
参考文献(略)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想毕业,找代写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咨询
QQ在线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