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研究——以Y院超薄玻璃转化为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随着中美贸易战的不断升级,中美经济脱钩日趋加速,我国的经济和产业链安全受到严峻的挑战,2020 年 7 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以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内循环”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提及讨论,因此,依靠创新驱动提供内生动力,迅速贯通创新链全流程,以创新创业引领“内循环”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以创新链驱动产业链,形成产业替代,补齐产业链上下游就成为保障“内循环”的重中之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如何发挥真正发挥这个生产力的效力,科技成果转化就是关键的环节。多年来,我国的科研体制一直没有跟随市场脚步,由于过去管理体系原因,这些年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活力普遍不够。为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于 1996 年颁布,同时《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于三年后的 1999 年颁布。2012 年,中央印发《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其焦点就是解决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相统一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健全科技创新的市场导向。十九大报告继续强调要深化体制改革,建立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因此,针对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开展研究十分紧迫且有意义。 同时,探索成果转化模式也是科研院所的迫切需要。科研院所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之一,具有强大的科研能力,产生了大量的科技成果。在此过程中,需要不断地研究、实践、验证,广大科技从业人员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他们的成果需要有价值体现,他们应该获得尊重和回报。实现成果转化,产生经营效益,是科技成果的价值最好体现。
同时,企业通过转化取得经济效益,了解市场动向,这样更有助于在市场竞争者中增强科研能力和转化实力。因此,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使得企业和科研院所关系更加密切,合作更加深入,互利更加强化。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超薄玻璃转化过程繁纷复杂,同时具有科技成果转化的一般规律和电子信息产业特殊因素。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以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超薄玻璃科技成果情况介绍,分析影响其转化模式的因素,结合研究主体自身条件,寻找出最佳的成果转化模式,并结合具体实践经验探寻成果转化的一般规律。
第一,本文对超薄玻璃转化模式的选择开展分析的,并结合其特点,来深入研究和分析 Y 院超薄玻璃转化的最优模式,力图通过本研究成果,使其他科研院所在转化模式选择上产生较好的借鉴价值。
第二,有助于内部科技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促进转化政策,对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起到加速作用。
第三,超薄玻璃的成果转化不仅会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对补齐我国信息产业链、保障内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
第二章 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概述
第一节 科技成果转化内涵
一、科技成果含义
科技成果是指针对科技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研究试制或辩证思维活动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意义的结果(中国科学院计划局成果处,1987)。国内把通过科学技术研究所得到的成果统称为科技成果。科学技术研究一般是指针对一个科学技术题目,通过求证分析的创造性劳动。成果一般是指在最终取得的结果,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通常包含理论和应用两方面。理论成果是一种脑力劳动结果,通常以知识的方式呈现,例如学术文章、书籍、研究报告等。应用成果一般具有物质性,它的呈现方式多为商品、技术、原料等。
二、科技成果转化概念
通常科技成果转化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从不同的角度得出的角度出发,研究的对象,得出的结论也都不一样,广义概念来说,科技成果转化包含所有成果的市场化应用,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新技术,能够提升劳动者素质的管理方法,能够提成工作效率的方式方法和措施工具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力的产生需要具备一点条件,这些条件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因此如果要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最终是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改善工具和劳动对象来实现的。狭义的科技成果转化仅指技术成果的转化,通过技术转化创造新产品,或者改进新的生产工艺,从而提高效益,推动生产力的进步(王润孝,2006)。我们日常所说的科技成果转化多指狭义的概念。
.....................
第二节 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和原则
一、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
一是连续性。科技成果的转化涉及内容众多,过程也极其复杂,一般包含多个阶段,在转化时,每个过程阶段、时间节点和不同环节都有着系统联系,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影响。同时,新的研究成果往往有赖于过去的研究成果作为基础,呈现出连续性的特点。因此,如果连续性不顺畅,转化的过程和环节受阻就会加大转化失败的可能性。
二是风险性。科技成果转化环节众多,每个环节都包含着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就是风险,一般来说,任何新生事物都存在风险,从研发到中试再到转化,技术开发阶段的条件是否成熟,是否有更先进的技术会替代,成果转化时有没有竞争对手产品抢占市场等等,最终大家看到就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高风险性。
三是资产性。科技成果转化不仅包含技术开发,同时还包含着企业的生产运行,科技成果转化需要投资大量的资金,有些新的技术成果在现有设备条件下难以完成转化,因此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开发成套装备,巨额的投资体现了科技成果转化的资产性。
四是高收益。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成果转化前期都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新的技术带来的生产力的提升,生产效率的提高是也是巨大的,因此其带来的经济效益也非常高。它的高收益主要体现在这两个方面,一是新产品投放后带来的丰厚理论,二是资本市场对其溢价的资本增值(王明友,1994)。 ...........................
第三章 超薄玻璃成果概况.............................13
第一节 成果背景..............................13
第二节 市场前景与需求分析...................14
第四章 超薄玻璃成果转化条件分析...............................21
第一节 内部优势分析.....................................21
一、人才队伍................................21
二、研发平台..............................21
第五章 超薄玻璃成果转化模式选择..........................24
第一节 超薄玻璃成果转化模式影响因素分析......................24
一、投资大小分析.........................................24
二、风险承担分析.........................25
第五章 超薄玻璃成果转化模式选择
第一节 超薄玻璃成果转化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科研院所成果转化是其技术转变为生产力的关键,是决定其竞争力的要素。在经济社会中,科研院所需要通过成果转化带来效益提高在社会的竞争力,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而科技成果转化极其纷繁复杂,同时受到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的制约,决定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关键在于采取不同的转化模式,同时影响着其带来的经济效益。
一、投资大小分析
科技成果转化具有连续性和风险性,转化全过程是由科技和资本来支撑的。由于科技成果转化会涉及很多内容,过程也会很复杂,通常包含几个阶段,并在转化时,每个过程阶段、时间节点和不同环节内容也有相互之间关联,呈现出来是,在不同的节点系统的联系起来,不同的过程阶段又有关联,各个阶段与环节都包含有不确定性因素,又具体风险性。从科技成果的转化总体来说,以往研究的成果都会成为以后基础,大家能看到的表现出来的就是连续性。如果连续性中间不顺畅,表现的结果就是转化的失败的可能性会变大。因此持续科研资金投入和科研能力保障是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因素,是降低科技成果转化风险的重要途径,决定着科技成果转化市场价值。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本文从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出发,综合分析了 Y 院超薄玻璃项目概况、转化的内外环境、市场需求等情况,通过四个方面的因素分析,构建了适宜 Y 院超薄玻璃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产学研合作模式,用成功的经验为其他科研院所提供借鉴,通过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1.实现成果转化是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主要途径。实现成果转化,产生经营效益,是科技成果的价值最好的体现。同时,企业通过转化取得经济效益,了解市场动向,这样更有助于在市场竞争者中增强科研能力和转化实力。因此,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使得企业和科研院所关系更加密切,合作更加深入,互利更加强化。
2.科技成果及研发主体自身的条件是影响转化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通过对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研究发现,不同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有着不同优点,同时也存在着不足,因此选择适当的科技成果转化,需要不但需要从科技成果自身的转化需求分析,也需要结合研发主体自身的条件,匹配研发主体自身的条件选择适当的转化模式将有助于提高成果转化的成功率。
3.选择合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是选择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关键。本文基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特点和原则深入研究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三种转化模式的内涵和不足,通过对不同科技成果模式转化优缺点的研究,从投资大小、风险承担、获利程度、后续研发能力四个方面影响因素对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进行分析,以 Y 院超薄玻璃转化为案例,从四个影响因素分析选择合适的转化模式进行成果转化,探索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选择路径。
对于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的转化,还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例如:科技成果转化中多主体利益分配问题、科技人员的长效激励问题、科研院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问题等,今后可能从这些方向进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