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MBA论文网MBA论文 > MBA毕业论文 > 国际贸易 > 正文

基于制度质量的中国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

时间:2020-09-27 来源:51mbalunwen作者:vicky
改革有效促进了对外投资的高速发展。在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方面,中国 OFDI 虽然起步晚、规模小、增速慢,但具有独特的后发优势,OFDI 规模呈逐年上升趋势,区域分布更加多元化,覆盖地域更广泛。近年来,各地区间差异性不断缩小,中西部地区在对外直接投资中也日益发挥出后发优势。但是受地理位置和战略发展等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区域分布上仍存在不平衡的特性,东部地区对外投资规模领先于中西部地区,具有明显的技术寻求动机。第二,运用中国 30 个省、市、自治区 2003-2018 年 OFDI 省际面板数据,全样本与分区域的检验结果表明,OFDI 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客观存在,能有效促进国内技术进步。母国制度质量对逆向技术溢出的吸收具有显著影响,且在各地区制度质量影响下呈现区域异质性,其中东部地区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教育体系、发达的科技水平、高质量的政策开放度和完备的法律保障制度,逆向技术溢出的效果比中西部地区更为显著。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在“十三五”规划指引下,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中国经济始终保持健康发展。由于国际创业的发展,中国企业能够获得更多学习其他国家先进技术的机会,这也有助于提升东道国的就业水平。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伟大构想,这是基于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贸易全球化趋势加深的背景下采取的战略部署,“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能够进一步推动中国投资型国际创业的发展,推动企业“走出去”与人才“引进来”。
一国国内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及其与东道国密切的经贸活动,对国内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至关重要。21 世纪以来,我国通过吸引外资获取了一大批世界先进技术,提升了企业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在当前全球价值链重构和国际投资政策体系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单靠吸引外资难以进一步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外资企业为保持竞争优势仅会在对外投资中转移部分供生产所需的标准化技术,以减少技术外溢,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我国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以技术寻求为动机的对外投资行为既可以获取东道国优质的研发资源,又可以绕开在吸引外资过程中遇到的技术学习壁垒,促进母国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
从理论上看,逆向技术溢出效应是指本国投资者对在某类行业具有技术优势的东道国进投资,以此促进母国技术进步(Blomstrom 和 Kokko,
1998)。当前针对中国 OFDI 能否促进母国技术进步尚未取得一致结论,且现有研究很少关注制度质量对 OFDI 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事实上,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获取与制度质量密切相关,中国经济正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质量仍存在一些不足,
制度质量可以为解释新兴经济体 OFDI 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跨国(跨地区)差异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同时也会对各地区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吸收与获得、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以及经济转型升级的实现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评论
一、 文献综述
为了更好地研究母国制度质量对 OFDI 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本节首先梳理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以及 OFDI 逆向技术溢出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制度质量与 OFDI 逆向技术溢出的研究现状。
(一)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20 世纪 60 年代初已有学者开始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大多集中在发达国家。美国学者 Hymer(1960)提出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理论”,他认为在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下,跨国企业对东道国进行投资必须具备垄断优势,以克服跨国竞争劣势,进而获得垄断利润。美国学者 Vernon(1996)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并认为产品生命周期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四个阶段,而在成熟期阶段,伴随着产品技术的成熟和国内市场的逐渐饱和,企业跨国经营的动机以获取国外低成本要素和开拓海外市场为主。英国学者 Buckley 和 Casson(1976)在著作《跨国公司的未来》中首次提出“内部化理论”,并强调本国企业拥有东道国不可比拟的竞争优势,而企业进行 OFDI 则在于利用这种优势在东道国市场寻租。Dunning(1977)在“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中指出企业对外投资应具备所有权优势、区位优势及内部化优势。然而,随着新兴经济体、发展中国家 OFDI 的崛起,它们逐渐成为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的强劲对手。为弥补这种理论不足,许多学者开始研究发展中国家 OFDI 理论,例如“小规模技术理论”(Wells,1983)、“技术地方化理论”(Lall,1983)等,这些理论一致认为发展中国家虽然不具备绝对的垄断优势,但仍可以利用本国所具有的某种比较优势进行 OFDI,如低生产成本、小规模技术、自主创新等。总体而言,由于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尚不具备经典OFDI 理论的“垄断竞争优势”或“所有权优势”,其进行 OFDI 动机并非“利用战略资产”,而是“寻求战略资产”,以弥补自身在战略资产拥有上的竞争劣势,即所谓的“技术获取型”OFDI。
图 1-1  本文的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中国制度变迁与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制度变迁
制度变迁是新制度产生或改变旧制度的动态过程,包括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变迁和自下而上的诱致性变迁。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制度的变迁,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制度不断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实则为制度变迁的产物。
根据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制度变迁的过程来看,基本可划分为四阶段。第一阶段为 1978-1991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制度处于萌芽期;第二阶段为 1992-200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制度处于成长期;第三阶段为 2000-2007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制度处于发展期;第四阶段为 2008 年至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制度处于成熟期。
一、制度萌芽期
1978 年,中国企业基本采取封闭运作模式,国际化经营管理人才短缺,国内还没有真正意义上走出去的企业。次年,中国政府大力支持企业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1980 年伴随着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中国在对外开放上迈出重要的一步。从开放特区到 90 年代末,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加深,市场开放度逐步提髙,对外贸易以及外商直接投资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中国对外投资在运营管理机制等方面也存在不足,如缺少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境外投资内部决策制度以及财务监督制度等,这极大影响了对外投资合作的正常开展。
在此阶段,为了减少企业对外投资中的风险与损失,国务院批准中国化工进出口企业进行跨国经营试点,力求在短期内迅速积累企业对外投资管理经验。自此之后,许多大型企业在政府的扶持下走出国门,对外投资主体不断多元化,通过利用东道国先进技术与要素资源,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逐步迈入正轨。
............................

第二节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分析
一、中国 OFDI 总体规模
19 世纪 80 年代以来,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自身经验不足的劣势,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势上扬,OFDI 流量和存量的规模增速成倍增长,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由图 2-1 可知,2003-2018 年间中国 OFDI 总体规模呈现递增趋势,并且 OFDI流量和存量间差距也逐渐扩大。2004 年是中国 OFDI 的重要转折点,由 2003 年的 28.5 亿美元翻一番至 54.9 亿美元,自此之后中国 OFDI 总体规模呈长期大幅上升势头。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2008 年金融危机和 2012 年欧债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冲击,中国 OFDI 流量和存量涨幅也有所下降,增速自 2009 年开始明显放缓,出现几次大幅波动,2010 年后基本维持在 20%左右的增长区间。但总体而言,中国 OFDI 发展呈良好的态势,2018 年对外投资存量为 19822 亿美元,是 2003 年末存量的 59.7 倍,位列全球第三,在世界格局中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图 2-1   2003-2018 年中国 OFDI 流量与存量趋势图
......................

第三章   制度质量对 OFDI 逆向技术溢出影响的理论分析 ............... 20
第一节   制度与制度质量的内涵 .............................. 20
一、制度内涵 .................................. 20
二、制度质量内涵 ........................... 21
第四章   基于制度质量的 OFDI 逆向技术溢出的实证分析 ............... 28
第一节   基于制度质量的 OFDI 逆向技术溢出及地区差异分析 ....................... 28
一、模型设定 ............................... 28
二、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29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43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43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43

第四章  基于制度质量的 OFDI 逆向技术溢出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基于制度质量的 OFDI 逆向技术溢出及地区差异分析
上文通过阐述制度与制度质量的内涵,系统分析了制度质量对 OFDI 逆向技术溢出的作用机理,本章将运用现有数据进行实证检验。
技术获取型 OFDI 一般投资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地区),根据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去向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了中国香港、英国、法国、德国、韩国、日本、美国、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新加坡共 11 个国家(地区),近似代表世界其他国家。同时,本文使用我国 30 个省、自治区以及直辖市①在 2003-2018 年间的数据作为样本(其中西藏由于对外直接投资过少予以剔除),共有 480 个样本数据。数据来源于《OECD Factbook》、世界银行 WDI 数据库、Wind 数据库、《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以及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知识产权局网站。
本文进一步将中国各省份划分为东、中、西部三个区域②,运用 DEAP2.1 软件测算 2003-2018 年各省 Malmquist 指数(MI)、技术效率指数(EC)、技术进步指数(TC),结果如表 4-1 所示。区域分布方面,2003-2018 年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幅最快,达 1.6%;中部、西部地区分别下降 1%、0.6%。在技术进步上,中、西部地区分别出现 1.3%和 0.5%的下降,而东部地区却上升 2.2%,。在技术效率上,东、中、西三大区域均有下降态势,各下降 0.6%、0.4%及 0.2%。此外,技术进步则是使得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结果相反的主要因素。总体来看,全国各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所上涨,增长率达 0.1%,但资源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不断推进市场化改革。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本文研究母国制度质量差异对 OFDI 逆向技术溢出的影响效应,得到如下三点结论。
第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制度历经了萌芽期、成长期、发展期和成熟期,制度体制的改革有效促进了对外投资的高速发展。在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方面,中国 OFDI 虽然起步晚、规模小、增速慢,但具有独特的后发优势,OFDI 规模呈逐年上升趋势,区域分布更加多元化,覆盖地域更广泛。近年来,各地区间差异性不断缩小,中西部地区在对外直接投资中也日益发挥出后发优势。但是受地理位置和战略发展等影响,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区域分布上仍存在不平衡的特性,东部地区对外投资规模领先于中西部地区,具有明显的技术寻求动机。、
第二,运用中国 30 个省、市、自治区 2003-2018 年 OFDI 省际面板数据,全样本与分区域的检验结果表明,OFDI 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客观存在,能有效促进国内技术进步。母国制度质量对逆向技术溢出的吸收具有显著影响,且在各地区制度质量影响下呈现区域异质性,其中东部地区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教育体系、发达的科技水平、高质量的政策开放度和完备的法律保障制度,逆向技术溢出的效果比中西部地区更为显著。
第三,由于我国 OFDI 逆向技术溢出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本文采用 Hansen非线性面板门槛模型,采用四维度制度质量变量为门槛变量,实证检验了制度质量对 OFDI 逆向技术溢出的门槛效应。研究结论说明,母国良好的制度质量是中国能否获取 OFDI 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关键因素,这一结论有助于完善现有研究文献。此外,东部地区制度质量领先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居中,西部地区在教育扶持、科技扶持、政策开放度等方面处于劣势。
参考文献(略)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想毕业,找代写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咨询
QQ在线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