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MBA论文网MBA论文 > MBA毕业论文 > 国际金融 > 正文

国际金融视角下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研究

时间:2020-04-21 来源:51mbalunwen作者:vicky
本文是一篇国际金融论文,中国在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平等为基础,以开放为导向,以合作为动力,以共享为目标,积极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治理理念,这一理念已成为中国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的理论基础。将构建全球金融治理格局、全球贸易和投资治理格局、全球能源治理格局和全球发展治理格局四大格局作为中国推动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方略。与此同时,体制机制转型、金融贸易体系、区域经济合作和创新经济发展等形式和举措有助于在实践层面上推动深入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第一章 全球经济形势新变化与全球经济治理困境

第一节 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特征
金融危机爆发已过去 10 年,但全球经济发展变化复杂,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加剧了全球经济恢复与发展的不稳定性。全球经济发展呈现出下行压力加大、世界贸易局势趋于紧张、全球金融系统性风险激增、劳动力和大宗商品不稳定等新趋势和新特征。全球经济的各种迹象表明,世界各国面临的经济发展问题依然严峻。
一、全球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加大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增长出现了断崖式下跌,世界经济和包括美欧日在内的主要发达体出现了经济负增长,发展中国家经济体经济增长也出现了大幅下跌。随后各国开始调整经济政策,着力恢复本国和世界经济,在各国的共同努力下,世界经济进入了漫长的复苏期,全球经济缓慢恢复和增长,经济发展下行压力不断加大。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 2009 年美国的经济增长率跌至-2.8%,在此之后美国政府着力恢复本国经济,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到 2010 年经济增长率上升至 2.5%,经济增长率基本恢复至危机前的水平。但是,根据 IMF 数据显示,从 2010 年至 2018 年期间美国经济复苏过于温和,失业率下降缓慢,通货紧缩的风险持续存在,经济失衡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善。根据彭博社报道,2015 年以来,美国银行业对美国经济增长信心不足,连续增持美国国债和机构债等安全资产,到 2015 年 2 月份,美国商业银行持有的现金已经超过 2014 年全年水平。商业银行囤积资产和现金反映出美国银行较低的借贷意愿,也反映出美国实体经济的低迷。与此同时,通过 IMF 预测数据可以看出(图 1-1),未来五年美国经济增长都将持续走低,增长劲头已大不如前。
 
...........................

第二节 当前全球经济治理面临的制度困境与现实挑战
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濒于崩溃,传统的全球经济治理模式对于解决危机困境和后续的全球经济复苏等问题变得十分勉强。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为代表的三大国际经济组织和以 G8 为代表的世界经济体制机制在危机应对和推动经济复苏上无法充分的发挥作用。G20 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全球经济治理的改革和发展,但是,在当下复杂的国际环境和不稳定的经济发展现状下,全球经济治理仍然面临着制度困境和现实挑战。
一、当前全球经济治理的制度困境全
球经济治理能否能在价值、观念和制度层面得到实践和认同,从根本上来说在于制度和机制建构是否成熟和完备,当前全球经济治理面临着体制机制改革困境和治理机制供需矛盾这两大问题,使得全球经济治理陷入了困境。
(一)体制机制改革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G20 作为新兴的多边经济机制未来前景迷茫。G20 是在金融危机之后产生的新兴的经济机制,主要发达经济体被吸纳其中,且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也积极参与,在解决金融危机的“后遗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逐步取代 G8 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治理的典范。近年来,G20 定期召开峰会,在贸易、金融和制度运作等重大议题上取得突破性成果,整体的局势趋于向好状态。但是,伴随着各国经济复苏进程逐步迈入正轨,主要成员国也开始思考在该机制下本国利益和均衡发展等问题。由于 G20 机制设计先天性不足、可适用范围和辐射范围有限、内部各成员国之间利益博弈、关键性问题很难达成一致性、政策执行的强制力和执行力后劲不足、地缘政治带来地区的不稳定性等问题,使得G20 机制在未来发展上面临着艰巨的挑战。如果成员国内部无法达成利益的均衡,其在未来的走向还是个未知数。其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份额改革措施落实不彻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为传统的国际经济组织典范代表,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货币金融制度性话语权处于绝对权威地位。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由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未能预见并有效化解危机,遭受的质疑也越来越多。同时,
要求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

第二章 全球经济治理的新方向和中国角色

第一节 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的新方向
传统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已经无法适应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发达国家解决经济问题愈发力不从心,而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贡献量不断增大,当前世界经济迫切需要能够更加适应经济发展新挑战、体现经济力量新变化和凸显各方利益新诉求的全球经济治理格局。全球经济治理的组织形式多样化、参与主体多元化和融合程度深入化等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指明了新方向。
一、全球经济治理的组织形式多样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为确保稳定恢复全球经济,确立了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核心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前身为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作为全球经济治理的三大支柱,对于恢复战后经济、维护国际贸易和金融体系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到 20 世纪 80 年代,这一体系都作为全球经济治理的核心而运行。上世纪 90 年代亚洲爆发金融危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在危机处理上显现出了较大的漏洞和缺陷,一系列苛刻的附加条件和滞后的危机应对方式并未使得亚洲金融危机得以缓解,反而引发了更大的危机,受到了各国的指责。传统全球经济治理组织应对危机能力的下降使得各国对其的信任程度有所下降,纷纷开始寻求新的地区性和全球性的经济合作形式。
近年来,区域性国际合作组织蓬勃发展,因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较高的应对性而越来越受各国的重视,在全球经济治理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区域经济组织包括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经济合作论坛包括二十国集团峰会、中非合作论坛等,国际金融机构包括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欧洲投资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等,这些组织和金融机构的影响力在本地区逐年扩大,成为各国发展对外经济和贸易的重要平台。这些区域性的合作组织和金融机构通过成员国的对话和协商达成共识,形成协议,协议的执行和生效并未受到法律或者规则的约束,相较于传统的经济治理组织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

第二节 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角色与定位
当前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应该要在全球经济治理中找准自身的角色和定位,这一方面取决于中国自身的选择和认知,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国际社会的认同和肯定。中国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国际经济形势和自身发展的状态,找准定位,充当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深度参与者、重要推动者和积极引领者,在保障本国正当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各国经济的共同发展。
一、现有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深度参与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融入到全球化的趋势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中,在联合国中合法席位的恢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得中国综合国力、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得到了稳步提升,近年来中国已经深入参与到了其中,树立了负责任大国的典范形象。
一方面,中国作为现有经济全球化和多边治理体制的受益者,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这个体系。现行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是各国经过长期博弈和协调之后确立的,虽然存在着诸多不合理和不公正的现象,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强国与弱国、大国与小国之间的均衡发展,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体系框架。因此,中国要更加深入更加能动的参与到现有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之中,彰显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不断提升自身对外开放水平,加强议题设置能力和危机应对处理能力,对其善加利用。另一方面,伴随着全球经济、政治力量重心的转移和全球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自解决全球性的经济问题,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作为现有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主导者因其国内自身经济问题和困境在解决全球经济问题中显得困顿无力,而不得不在现有体系内接纳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逐步提升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在现有体系的影响力和份额。1991 年成立的七国集团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所形成的一种对话机制,最开始的成员国主要是七个发达经济体,1997 年俄罗斯正式加入,变为八国集团。2008 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二十国集团取代八国集团成为解决全球经济问题、进行协商对话、合作应对危机的主要平台,二十国集团的成立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带来了新动力,开启了全球治理从“西方治理”向“共同治理”方向的转变,而中国在于 2015 年成为主席国成员之后,在其中开始扮演着核心角色。中国在积极推动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呼吁各国放下争端,以建立更加开放更加合理的多边贸易体制。2010 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进行了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份额和治理改革,经过改革中国的份额由之前的第六位提升到第三位,金砖国家也全部位列前十。此外,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也在不断的加快,这些措施都提升了中国在现有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中国在设置全球治理议题、解决国际性贸易争端、处理全球性经济问题等方面都提供了更大的合法性,中国要作为现有国际体系的深入参与者积极融入其中,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合理化更加公正化更加高效化方向发展。
................................

第三章 中国推动全球经济治理的理念与方略.........................29
第一节 中国推动全球经济治理的理念.....................................29
一、以平等为基础,确保权利机会规则平等.............................. 29
二、以开放为导向,坚持理念政策机制开放.............................. 31
第四章 中国推动全球经济治理的战略举措.........................................42
第一节 积极引领 G20 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 42
一、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治理平台........................... 42
二、提升议程设置合理性,落实发展核心议题............................ 44

第四章 中国推动全球经济治理的战略举措

第一节 积极引领 G20 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
金融危机爆发时,原本负责全球经济协调的 G8 无法有效的应对和调节危机所带给各个国家的经济困境。与此同时,因其主要时由少数发达国家所组成,在协调全球经济事务中缺乏代表性,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利益无法得到均衡,无法担负起复苏全球经济的重任。在这样的大背景下,G20 迅速取代 G8由部长级会议转变为峰会,成为危机之时协调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危机的重要机制。伴随着世界经济逐步走出困境进入漫长的复苏期,G20 峰会的机制化也逐步成为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的起点和切入点。目前,在现有的全球经济治理的多边机制中,G20 是涵盖范围相当广泛、级别和层次较高、议题相对广泛的综合性的经济治理机制。但是,由于 G20 是在当前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之下的一种治理框架和机制,仍然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疑虑。发达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仍然占绝对优势地位,以 WTO、IMF 和世界银行所组成的全球经济治理框架仍然是核心治理机构,G20 机制中内部的可约束力和执行力仍有待提升,这些问题都为 G20 未来的发展方向带来了很多的不确定性。中国作为全球经济治理的积极参与者,为世界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局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 G20 在中国总体的经济外交方略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2016 年,G20 杭州峰会的胜利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式上的讲话指出了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理念和方案,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可能性,积极引领 G20 向着长效性治理机制转型。

..............................
 
结语
从 2008 年至今,中国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毅力抓住了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的重要十年,在解决世界经济发展和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领域话语权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在国际经济组织和经济治理中话语权缺失的现状,引领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逐步从边缘地带向中心靠近。但是,西方发达经济体为了自身的利益考虑并未使得这一转变变得十分顺利,未来中国仍要在实现自身稳步发展的基础上持续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实现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合理化和多元化。
中国在推动全球经济治理变革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平等为基础,以开放为导向,以合作为动力,以共享为目标,积极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治理理念,这一理念已成为中国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的理论基础。将构建全球金融治理格局、全球贸易和投资治理格局、全球能源治理格局和全球发展治理格局四大格局作为中国推动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方略。与此同时,体制机制转型、金融贸易体系、区域经济合作和创新经济发展等形式和举措有助于在实践层面上推动深入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推动和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朝着公正合理化方向发展是中国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和话语权的重要途经。一方面,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共享发展成果,国际话语权得到不断提升;另一方面,通过主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能够促使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合理化的方向发展,对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平稳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然而,发达经济体对于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的消极态度、世界经济发展不稳定性因素的增多、中国同其他发展中经济体的利益协调等仍然成为影响和阻碍当前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中国要继续以强有力的决心和毅力,克服重重困难,持续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朝着纵深化、务实化方向发展,实现全球各国人民共享世界经济发展成果的目标。
参考文献(略)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想毕业,找代写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咨询
QQ在线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