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MBA论文网MBA论文 > MBA毕业论文 > 国际金融 > 正文

宏观审慎视角的中国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性影响研究

时间:2018-10-27 来源:51mbalunwen.com作者:lgg
本文是一篇国际金融论文,国际金融市场按资金借贷时间长短可分为两个市场,一是货币市场,即国际短期资金借贷市场;二是资本市场,即国际中长期资金借贷市场国际金融市场中规模最大的是欧洲货币市场,这个市场上的借贷资本是不受各国法令条例管理的欧洲货币。(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国际金融论文,供大家参考。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2007 年 8 月,美国次贷危机的突然爆发,致使美欧等国金融市场产生巨大的动荡和崩盘。这种动荡短时间也蔓延到全世界各国的金融市场,形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股市出现震荡,同时众多次级贷款机构和投资基金也倒闭破产,甚至国际投行雷曼兄弟和贝尔斯登也一样破产于这次全球性的金融灾难中。在短时间内,实体经济迅速下滑倒退,同时失业率也急剧增加。在反思这次由于金融创新但缺乏有效金融监管而造成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时,影子银行作为导致全球金融危机的一个主要原因,其不断发展所产生的风险问题被国外众多学者开始重点关注研究。“影子银行”最早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麦考利在 2007 年提出,之后这个概念就被广泛采用于学术研究当中[1]。在如今全球鼓励金融自由化的时代,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产品被开发创新出来,这当中就包括众多类型资产证券化产品,影子银行的规模也是在这种金融自由化的趋势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爆炸性指数增长。根据金融稳定委员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FSB)2018 年 3 月发布的最新影子银行监测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全球影子银行规模在 2017年已经达到 45.2 万亿美元,比 2016 年以来增长了 7.6%,占比已经达到整个金融资产体系的 13%。发达国家的影子银行主要依靠资产证券化的金融模式来运行,用金融创新来全部或者部分规避监管,实现超额的收益。我国由于金融市场起步比较晚,目前金融衍生品的发展方面还远低于欧美等众多发达国家。当前,我国的影子银行体系更多的还是一种信贷支持的模式,对传统信贷模式的一种补充和替代,产品还没有发达国家那样高杠杆性和复杂性。影子银行近年来快速迅猛的发展,在一定程度起到了扩大社会融资规模,扩宽了市场融资渠道,带来金融市场的繁荣的同时,它的高杠杆操作和缺乏有效监管的性质极易给整个金融市场稳定性带来了巨大的波动和潜在的风险,加大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控制不好影子银行潜在的风险的话,最终可能会演变成又一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在 2018 年 2 月的中国人民银行会议上,特别强调要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加强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和风险防控研究,完善金融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和处置制度,加强对影子银行审慎管理。基于上述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从宏观审慎的视角出发,多方面的对我国影子银行的规范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Gross(2007)提出“秘密银行体系”的概念,指那些商业银行体系之外的所有不受到监管当局约束的金融衍生产品[2]。Timothy Geithner(2008)提出“平行银行系统”的概念,指的是通过非商业银行系统,在市场进行短期融资后,最后投资于风险高、流动性差的长期金融资产的金融机构[3]。Brunnermeier(2009)指出,因为影子银行一般都是通过高杠杆的操作方式来盈利,一旦遇到金融危机的情况,金融资产价值急剧下跌。流动性问题出现,影子银行在这种情况下抛售资产更会恶化市场情况[5]。Krugman(2009)认为影子银行使用衍生工具来规避监管当局的监管,但是一旦金融危机到来时,这些衍生产品流动性差,容易加剧风险的产生和蔓延[6]。Zoltan et al.(2010)通过多个方面阐述和分析影子银行和传统商业银行之间的作用关系,认为它们之间其实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影子银行能够促进金融市场短期的繁荣同时,但也容易带来潜在的高风险,比如 2008 年的金融危机[7]。Andrew Sheng(2011)认为影子银行的发展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实施效果,影子银行具有高杠杆性和期限错配的内在属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整个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8]。Duca(2014)通过实证研究了影子银行的规模和传统商业银行的资本金要求之间的关系,发现它们在长时间内都保持着正相关。监管机构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金,银行为了规避监管,就会更多开展影子银行业务,扩大影子银行业务规模。短时间内来看,影子银行规模和市场利率控制有着很大关联,如果当前实行较为严格的利率管制政策,则也会促进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张[9]。
.........
 
第 2 章 影子银行概述和规模测算
 
2.1 我国影子银行概述
2.1.1 我国影子银行界定
根据前文提到的相关文献对影子银行的界定,这里将我国影子银行定义为:处于传统商业银行业务之外,具有信用创造、期限转换、流动性转换功能,且不受到或者比较少受到监管的金融机构或业务。因而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别:第一种,商业银行内部产生的影子银行业务,主要指部分理财产品、委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等;第二种,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业务,包括各种信托公司、私募基金、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公司、互联网 P2P 融资公司等;第三种,民间金融业务,比如民间借贷、地下钱庄等。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以个体商户、农户、私营中小企业为代表的中小经济主体对融资的需求愈发旺盛。作为供给方的银行处于主动地位,再加上我国银行长期处于垄断地位。因此,在贷款方面银行占有绝对主导地位,相比较之下,中小企业就处于弱势一方。而且银行有着先对国企大企业贷款的偏好,因为这样能保证资金的相对安全性,最后才会考虑对中小企业贷款,中小企业难以从银行方面获得贷款,所以这些中小经济主体只能从小额贷款公司、民间借贷等影子银行机构进行融资。其次,如今房地产行业的价格泡沫、库存过多,致使政府采取措施对房地产行业进行限制,对房地产行业进行信贷紧缩。在 2015 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详细说明了 2016 年经济发展的五大任务之一就是化解房地产库存。房地产企业无法直接获得贷款,则通过一些其他方式,比如信托贷款等影子银行渠道来满足自身的融资需求。
.......
 
2.2 我国影子银行规模测算
 
2.2.1 现有影子银行测算方法
由于影子银行具有较强的隐蔽性,难以直接测算观测统计,再加上各大官方统计机构也没有可以直接参考的数据。目前,对于影子银行规模测算的方法主要分为以下两种:第一种,直接测算法。骆振心和冯科(2012)等从影子银行界定范围出发,将我国影子银行分为银行理财、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及民间借贷等,通过相加调整的方式测算出我国影子规模。但是各大金融机构对民间借贷都没有完整统一的统计准确数据,所以这种方法无法准确估计出影子银行规模。第二种,间接测算法。李建军(2008)从流量和存量的角度测算未观测的金融信贷规模。未观测金融也和影子银行一样具有隐蔽性,没有被纳入经济核算。但是也发生在实际的金融活动中,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封思贤(2014)利用影子银行与未观测金融之间存在的相似关系,将社会总的贷款规模分为可以直接观测的信贷规模和未观测的信贷规模。可以直接观测的信贷规模是从银行等受到监控的金融机构取得的贷款,未观测的信贷规模是除去直接观测之外的信贷规模。影子银行的核心定义就是不受到监管的金融机构或业务,所以这种方法是将不能直接观测到的未观测信贷规模来衡量影子银行规模。
.........
 
第 3 章 金融稳定性概述和度量.........14
3.1 金融稳定性概述............. 14
3.1.1 金融稳定性的概念界定 ..... 14
3.1.2 金融稳定的影响因素........... 14
3.2 我国金融稳定性度量 ............ 15
3.2.1 金融稳定性度量方法........... 15
3.2.2 我国金融稳定性度量结果分析.......... 16
第 4 章 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机制分析............21
4.1 影子银行的积极影响效应............ 21
4.2 影子银行的消极影响效应............ 22
第 5 章 我国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性影响实证分析......24
5.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 24
5.1.1 VAR 模型的选择 ............ 24
5.1.2 变量的选取说明 ........... 24
5.2 VAR 模型检验和模型估计 ............. 25
5.3 实证结果分析 ........ 28
 
第 5 章 我国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性影响实证分析
 
在前几章节中,已经分别估算和测定出了我国 1992-2016 年间的影子银行规模和衡量金融稳定性的 FSI 值。这里在前文理论的分析角度基础上,再通过实证的角度研究影子银行的发展对我国金融稳定性的冲击影响。
 
5.1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5.1.1 VAR 模型的选择
传统的 OLS 回归模型只能反映选取的变量之间的一种静态关系,不能反映变量动态关系中相互影响。鉴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简称 VAR 模型)能够反映多个相关经济变量之间动态关系,所以在此采用 VAR 模型来分析影子银行和金融稳定性之间的动态关系。金融系统具有运行复杂、包含丰富的特点,因而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多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影响。在外部环境方面,一般认为影响较大的因素有经济发展状况和货币政策因素。因此,这里影子银行变量以第二章中测度的影子银行规模为样本,以影子银行相对规模(影子银行规模/GDP)作为规模变量,记为 S。金融稳定性变量的衡量,是以在第三章中构建的金融稳定性测度体系基础上,得出的金融稳定性指数作为指标变量,记为 FSI。货币政策因素变量则是选取 M1 的绝对量来衡量,为了消除异方差的影响,这里对M1 的绝对值取自然对数处理,记为 LNM1。经济发展状况变量选取 GDP 增长率作为代理指标,记为 RGDP。鉴于数据可得性等方面的限制,这里都是选取了 1992 年到 2016 年的数据作为变量的样本,原始数据来源于 Wind 数据库、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国泰安数据库、EPS 数据库,用 Eviews7.2 对模型进行相关检验和分析。
.......
 
结论
 
影子银行作为与传统商业银行平行的社会融资渠道,近年来层现指数式增长。影子银行的发展拓宽了融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活跃金融市场,弥补了传统金融体系资金配置不均衡的状况。但是,在目前我国金融体系制度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影子银行的迅速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积累了大量的金融风险。这里深入分析影子银行与金融稳定性之间的联系,对于维护我国宏观经济平稳、完善中国金融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上述章节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得出本文的主要结论:
第一,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性的消极影响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和时滞性。从 VAR 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可以得到,影子银行先在前期对金融稳定性产生积极影响,然后在后期产生消极的影响。影子银行本身的隐蔽性和产品的复杂性,导致其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也是复杂的。金融创新下的影子银行体系丰富了社会融资体系,也弥补了传统融资体系单一化的不足,促进金融体系现代化进程,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金融体系的风险,加剧了金融的脆弱性。充分发挥影子银行积极效用,减少影子银行的消极影响,这就需要充分了解影子银行的内在属性和运行机制,引导和规范影子银行健康有序的的发展。
第二,从金融稳定性方差分解表看出,金融稳定性的波动除了受自身影响外,影子银行规模也对其有着显著影响。影子银行方差分解表显示,影子银行的波动除了受到自身影响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金融稳定性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这表明金融稳定性和影子银行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互影响,所以,不能为了维护金融的稳定性和减少系统性风险,就对影子银行发展进行过度的制约,而是要进行合理化的监管。
第三,从监测披露和监管形式两方面,提出构建对影子银行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相关政策建议。监测披露方面包括建立标准化影子银行规模统计系统和完善影子银行信息披露制度。监管形式包括对影子银行和相关系统性风险进行跨行业监管、逆周期监管以及动态监管。对于影子银行实行即时监控,根据外部环境不断调整改善监管政策,将影子银行的风险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
参考文献(略)
相关阅读
    暂无数据

想毕业,找代写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咨询
QQ在线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