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重化工业产业调整与转移对区域碳排放差异贸易影响
时间:2018-05-31 来源:51mbalunwen.com
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既然是经济学类的,自然离不开对数学的学习了,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必不可少的,学习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必须要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从事国际贸易,英语应当是相当好的,不仅仅是书面英语,比如外贸英语函电,口语也是相当重要。(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国际贸易论文,供大家参考。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近年来,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浪潮中,低碳理念逐渐成为全球共识,发展低碳经济已上升为各国的国家战略和重要的国际合作领域。按照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国计划在 2030 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争取早日达峰,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提高到 20%左右;中美两国承诺将致力于减排和本世纪实现全球经济低碳转型的共同愿景。在 G20 杭州峰会开幕前中国和美国同日批准了《巴黎气候变化协定》,中美两国先后向联合国交存了批准文书。至此,世界前两大经济体皆正式批复加入《巴黎协定》。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达成的《巴黎协定》在总体目标、责任区分、资金技术等多个核心议题上取得进展,进一步明确和强化了共同但有区别的减排责任。中国在减排问题上的多次表态和制定低碳政策给国内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巨大的转型压力,形成一种倒逼机制。按照逐步递进的减排规划,要实现碳排放从相对减排转向绝对减排,以促进经济社会向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总体上仍处于高碳排放阶段,尤其体现在钢铁、石化、电力等重化工业产业上,同时也表明这些行业蕴藏着巨大的减排潜力。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技术相对落后,导致碳排放远高于在发达国家或地区生产同类产品时所产生的碳排放。发达国家或地区往往通过高碳产业的国际转移来实现本区域污染的转移,虽然能够降低自身的碳排放,但却会导致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量增加,形成严重的“碳泄漏”,这种调整结果最终可能会造成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上升。类似地,一个国家内部也会出现发达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把高碳产业转移到落后地区的情形。因此,低碳转型需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和高碳产业的空间布局,落后地区在调整产业结构时,应避免沦为发达地区“三高”产业转移的避难所。落后地区不仅需要跨越发展,更要转型发展,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把好环境关。
...........
1.2 研究文献综述
由于中国各省市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其碳排放也存在较大的时间和空间差异。区域间的碳排放差异不仅体现在碳排放绝对量上,也体现在其与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兼容度差异上(王秋贤 2014)。当前,研究区域碳排放差异的文献较多的是按照碳排放总量、人均量、碳强度以及碳排放绩效等作为考察对象,测算方法有 Theil 指数、基尼系数、洛伦兹曲线、变异系数以及 Malmquist 指数等方法。李国志等(2010)将我国 30 个省份分为低排放、中排放、高排放三个区域比较后发现碳排放存在明显区域差异,并且差异性在不断扩大。杨骞等(2012)对区域碳排放差异进行结构分解后发现我国人均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小于碳排放强度的区域差异。孙耀华等(2012)、董锋等(2014)运用 Theil 指数对我国碳排放区域差异性进行分析。前者表明我国整体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但省际之间碳排放强度差异呈扩大的趋势且主要是由区域间差异增大造成的;后者则表明区域内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因,而东中部地区的内部差异是区域内差异的主因。刘华军(2012)利用基尼系数及其按子群分解法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碳排放强度在地区的分布上呈现较为明显的非均衡特征。杨俊等(2012)则运用洛伦兹曲线、序列和基尼系数等来分析中国省际碳排放差异。王群伟等(2010)利用DEA模型构建了Malmquist指数来分析碳排放绩效动态变化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张雷等(2010)通过构建产业-能源关联、能源-碳排放关联两个基本评价模型来解析中国碳排放区域格局变化的原因。Yongxian Su(2015)等根据夜间灯光数据来估算中国的市级能源消耗和排放量,指出产业结构和能源效率是决定我国碳排放强度区域差异的两个重要因素。张晓梅等(2015)通过对省际区域碳排放核算方法、区域格局及转移、动因、排放绩效和目标分解设定进行回顾和述评,并对中国省际和区域碳减排差异问题的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认为不同行业、不同区域设定“共同但有区别”的减排目标既需要与国家战略保持一致同时又要体现行业和区域特点。
...........
2 产业调整与转移机理分析
2.1 产业调整与转移相关概念界定
所谓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行业之间和行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以及行业与部门之间的技术变化和扩散联动关系,是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徐成龙 2015)。调整产业结构、改变能源结构以及技术进步是节能减排的主要路径,并已达成共识。尤其是产业结构调整受技术进步的约束在短期内弹性很小,但相较于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却有很大的弹性,并直接起到引导和牵制能源消费的作用,而能源消费状况又直接决定着碳排放状况,故产业结构调整对实现碳强度的减排目标至关重要。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指对现有产业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进行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且符合政府部门宏观调控意愿的改变(王晓红等 2015)。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动态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和内容不同,它受到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共同影响。产业结构构变动的根本原因是需求侧的消费结构变动和供给侧的生产结构变动的交互影响。产业结构调整更多的是体现在供给侧的改革和调控,同时也体现在需求侧的有效引导,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否则就会造成有市无价或者有价无市的局面,从而导致市场经济失灵和国民经济非均衡。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实现低碳经济转型至关重要。产业结构低碳转型既包含各产业部门“质”的内在联系又包含“量”的比例关系向低碳转型两个目标,通过两者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最终促使产业结构逐步趋向于低碳化、合理化和高度化,即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的双重目标(肖海平 2012)。产业转移是指基于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和区域经济差异而使某些产业的部分或全部生产能力与市场供给在不同区域间的空间位移过程。根据区域范围的不同,产业转移可以分为国际产业转移和区际产业转移。区际产业转移与国际产业转移在动因、机制、模式、效应上具有较强的相似性,但在约束条件、影响因素等方面存在着区别。区际产业转移是指生产要素供给和产品市场需求条件变化引起一些产业从某一区域转移到另一区域的经济行为过程,其实质是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转移的经济行为,本质上是既有生产能力在空间上的重组和配置(刘英基 2012)。
........
2.2 区际产业转移测度
区际产业转移指标也可以分为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就绝对指标而言,常用的有FDI、投入产出法等;就相对指标而言,常用的有产业竞争力系数、区位熵、赫芬达尔指数、偏离份额分析法等。为更好把握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产业的空间分布变化特征与趋势,本文采用的是产业聚集相对指标,即运用偏离份额法来分析我国各地区重化工业产业的空间分布状况和变动情形,把代表各类产业竞争力水平“差异转移份额”作为区际产业转移的衡量指标。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Method,SSM)最初是由美国经济学家 Daniel(1942)和Creamer(1943)提出的,经过后来众多学者在应用领域中不断拓展,并由 Dunn(1960)总结完善,形成了当今较为成熟的分析方法,可以将区域经济总量在不同时期的动态变化分解为份额分量(the national growth effect)、结构偏离分量(the industrial mix effect)、竞争力偏离分量(the shift share effect) 三个分量。该方法采取逐年分解的思路,通过比较全国所有产业、全国某一产业部门以及区域内某一产业的增长,将区域内部产业部门的增长量进行分解,以期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停滞衰退的原因,评析区域经济结构优劣和不同产业部门竞争力的强弱,锁定区域具有比较竞争优势的产业部门,进而确定区域经济未来合理的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转型思路(王卓等 2016)。
..........
3 区域碳排放差异性分析........... 19
3.1 碳排放研究区域划分........ 19
3.2 区域碳强度差异性分析.... 22
4 产业调整与转移对碳排放的影响........ 28
4.1 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 28
4.2 区域碳排放影响机制分析............. 30
4.3 本章小结............... 32
5 产业调整与转移对区域碳排放差异的影响..... 33
5.1 产业调整与转移引发“碳泄漏”.............. 33
5.2 重化工业产业转移对区域碳排放差异的影响机制分析.... 37
5.3 本章小结............... 40
5 产业调整与转移对碳排放差异的影响
5.1 产业调整与转移引发“碳泄漏”
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导致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随着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温室气体排放和碳减排形势,“碳泄漏”成为全球气候减缓议题和气候政策制定的核心内容。目前基于全球比较优势下的国际分工,发达国家工业部门往往更多地选择从环境管制较为宽松的发展中国家进口高碳产品而不是自己生产,抑或是通过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式将高污染产业的生产部门转移到国外,以逃避国内政府对污染的严厉惩罚和公众的强烈谴责。这样的后果就是引发“碳泄漏”,导致整个世界范围内的碳排放总量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排放地,碳排放从约束条件多的地区转移到约束条件少的地区,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伴随碳排放的转移。碳泄漏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区域间减排的不对称,单边减排政策引起减排国家或地区的相关行业生产成本上升,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受到损害。“产业区位重置假说”指出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企业往往倾向于设立在环境标准相对较低和环境规制相对宽松的国家或地区,因而严格的环境规制会导致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到环境规制较为宽松的国家或地区,产生“碳泄漏”,使产业转移承接国家或地区沦为“污染避难所”。上述假说也得到了实证研究的证明,如张文城等(2014)从不对称减排、国际贸易和能源密集型产业转移角度考查碳泄漏的动态,认为碳泄漏是由区域单边减排导致的。李真(2013)认为碳泄漏是伴随着国际产业转移同步产生的,并以国际产业转移为载体。Andrei Marcu 等(2013)认为碳泄漏是不对称碳政策特别是碳定价的结果,所产生的碳成本不仅会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竞争地位,还会引发生产、投资和排放行为向外部转移,并预测许多能源密集型行业存在发生大量碳泄漏的风险。产品国际市场整合程度、进口产品与本国产品的消费和生产的替代程度、化石能源的供给弹性、不同行业技术的替代难易程度、碳市场机制、减排技术等是影响“碳泄露”程度的重要因素(马翠萍 2014)。
...........
结论
第一,我国目前的产业转移仍然呈现梯度转移和扩散式转移特点,但该特征已逐渐弱化,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转移由以往的东部转向西部开始转变为东西部互相转移,由以往的就近转移变为跨区域转移,由以往的分拆式、局部式和单个企业行为的产业转移转变为链条式、整体式和集群式转移,由以往的低端产业转移向高端技术合作迈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呈融合发展态势,产业转移的要素更加复杂和多元化,形式和模式更加创新。
第二,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碳排放之间的关系逐渐由“弱脱钩”状态向“强脱钩”状态过渡,部分地区已经临近过渡边界(如北京、上海等地)。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炭为主,但煤炭占比在不断下降,而石油、天然气、清洁能源所占比重在不断上升,能源结构持续优化。我国的重化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分布在江苏、山东、广东等东部地区,这些地区所占重化工产值比重也相应较大。浙江省工业去重工化成效明显,产业结构调整成效凸显,成为产业调整升级的典范。
第三,对区域碳强度差异进行分解后发现,区域内部差异大于区域间差异,成为我国碳强度差异的主要贡献者,但无论是区域间差异还是区域内差异都呈下降趋势,从而导致总体差异也呈下降趋势。把二氧化碳排放增量进行分解可以得出碳排放的四个主要驱动因素分别是碳强度变动效应、能源强度变动效应、经济结构变动效应、经济活动增长效应,以上因素构成了区域碳排放差异的主要成因。二氧化碳排放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效应,上一期的碳排放会对本期的碳排放存在“惯性”影响。我国重化工业产业调整与转移会增加人均碳排放,但并没有造成减排地向非减排地的“碳泄漏”,我国人均碳排放和人均收入之间存在着倒“U”型的 EKC 曲线。与人均碳排放研究结论相反的是,重化工业调整转移能够降低全国和高碳强度区域的碳强度,但却会增加中低强度区域的排放强度,我国产业转移和碳强度之间也存在着倒“U”型的 EKC 曲线,国内区际产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碳排放转移情形,部分高碳强度区域沦为承接中低碳强度区域“三高”产业转移的“污染避难所”。
..........
参考文献(略)
相关阅读
- 汇率对俄罗斯对外贸易的影响2018-01-30
- 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2018-03-09
- 京津冀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2018-03-18
- 中国农产品企业国际贸易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研究2018-03-28
- 结构突变下国际原油价格与中美股票价格的波动溢出效应2018-04-20
- 中国出口对国内消费贸易需求的挤出效应研究2018-06-25
- 中国对西亚四国出口贸易的驱动效应及其影响因素2018-07-14
- 碳补贴政策下供应链企业一体化国际贸易策略选择2018-07-29
- 碳配额不同分配机制下供应链碳减排策略及国际贸易...2018-08-16
- 城市碳减排成本及其国际贸易影响因素研究2018-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