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MBA论文网MBA论文 > MBA课程论文 > 财务管理 > 正文

ZCLA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与优化研究

时间:2017-09-14 来源:www.inibin.com作者:lgg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20 世纪初,内部控制理论在美国起源,最初的内部控制手段仅限于职务分离和账目核对。牵制阶段内部控制目的是查错防弊,主要是对行为人的控制以形成上下牵制、左右制约的牵制体系。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学术界和实务界纷纷认识到,企业的管理控制过程中对人的管理十分重要,因此,将对人的管理控制构成了控制环境之一纳入内部控制范畴,改变了传统的内部会计控制、内部管理控制的划分方式。由此内部控制理论得到进一步升华,控制层面上升至对企业层面的控制。1992 年 9 月,COSO委员会发布了《内部控制:整合框架》标志着内部控制进入了整合框架阶段。基于对企业风险的控制,该框架列出了三大目标和五大要素,强调风险评估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信息与沟通是强化内部控制的重要途径。随后 COSO 委员会于 1994年、2003 年和 2013 年分别对该框架进行了增补和修订,内部控制逐步纳入到风险管理框架下。风险管理框架下的内部控制曾一度被认为是目前内部控制研究领域的前沿,然而伴随着国外众多拥有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大公司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依然未能逃脱被兼并收购的厄运,内部控制理论受到了严重质疑,进而引发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者对内部控制评价的深入研究。2013 年 5 月,最新的内部控制框架基于原有的内控五要素提出了 17 条核心内控原则大大的增强了原有五要素的可操作性,并为指导企业进行内部控制自评提供了新的参照体系指引。 2008 年,财政部会同“三会一署”借鉴 COSO 的整合框架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于 2010 年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其中包括 18 项《应用指引》、《评价指引》和《审计指引》。《基本规范》、《应用指引》、《评价指引》和《审计指引》共同构成了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这标志着适应我国企业实际情况的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内部控制的持续改进对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具有促进作用,目前,国内大型国有企事业单位都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建立了内部控制,基本业务的内部管理可以说是有章可循。但遗憾的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很多企业使得内部控制流于形式,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同时,由于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内部控制的设计也需要不断优化以适应自身需求,这就要求企业定期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以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Saaty(1977)在运筹学领域首次提出了层次分析法(AHP),该方法将与决策相关的指标分解为具体目标、准则及方案等层次,为决策提供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条件[1]。Zadeh(1965)首次提出了模糊集合的概念,模糊理论中的模糊综合评价体系已经相对完整[2]。Kopp 和 ODonnell(2005)发现采用流程方式评价内部控制,对内部控制评价的业绩较好,因此,认为按流程组织内部控制要素更为有效[3]。Bierstaker 和Thibodeau(2006)对评价人员的内部控制评价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评价人员在识别内控设计缺陷时,采用调查表方法评价比单纯的文字描述更有效[4]。Leary 和 Iselin(2006)通过研究发现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对评价结果影响不显著[5]。Coopers 和 Lybrand(2000)在对 COSO 委员会 1992 内控框架发布 4 年后的调查显示,96%的经理人员认为风险分析对于组织的成功至关重要[6]。Parveen(2006)认为内部控制的评价标准不统一很可能会导致评价结果的可比性受到质疑[7]。Ashbaugh和 Skaife(2007)发现在 SOX 法案颁布前,经营复杂、短期组织多变、会计风险高、审计师变更频繁、内部控制资源少的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缺陷[8]。Gupta(2008)发现上市公司管理层普遍认为 COSO(1992)内部控制框架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评价标准。由于 COSO 报告以原则导向为基础,缺乏一个以管理层为中心、以风险导向为基础的实施指南,因此公司管理层在对内控有效性评价时,很少将其当作评价框架或标准[9]。Jokipii(2009)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定义为管理层对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实现水平的了解,并通过网上问卷对 744 家芬兰公司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了调查[10]。COSO 委员会(2013)最新发布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提出了 17 条核心原则,增强了原有五要素的可操作性[11]。 
........
 
第 2 章 内部控制评价相关理论基础 
 
2.1 内部控制相关概念
内部控制是组织实现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达到一致而建立的一系列方法、措施、程序。一般来说作为现代管理手段之一,内部控制落实于具体业务流程,体现于各项制度和各类执行证据之中,使企业在正常运营过程中能够自发地防止错误。传统的理解认为内部控制是组织为了减少决策失误和工作缺陷而实施的控制,这些控制可能是内部监控,也可能是管理手册和各种规章制度。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内部控制实际上包含两个层次,第一层是指所有者等外部利益关系人对管理者实行的控制,第二层是指管理者对生产经营过程的控制。内部控制是公司的董事会、管理层以及其他人士为实现以下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实施的程序:运营的效益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47]。内部控制发展到风险管理框架下,被认为是管理风险的一种手段。但从另一方面看,如果对某项业务或者某个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那么风险管理就是保证内部控制有效性的一项技术,通过分析、评估可以确定具体的内部控制措施。 
.......
 
2.2 内部控制评价概述 
内部控制评价作为一种事后评价,通过评价确定内部控制是否有效,是否有助于实现企业目标。通过对评价结果分析,找出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内控缺陷并提出优化建议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从而达到提高企业完成目标的效率[49]。 内部控制评价在内部控制系统中起着信息反馈的作用,它是完善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萨班斯 404 法案的出台后,内部控制评价开始得到了管理层及类似机构的重视,并引发了国内外相关学者对内部控制评价的研究。企业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企业的内部控制持续优化且有效运行,促成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从内部控制评价意义来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可以通过日常管理控制手段来降低企业风险,提高经营效率。而企业的风险主要来源于违背外部强制性规定和较差的内部管理系统。内部控制目标与企业目标匹配的特性决定了,定期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并逐步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对于企业目标实现意义重大。 从内部控制评价主体来看,分为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两种。外部评价,作为提高审计效率的一种审计手段,评价范围多集中在财务报告层面,评价模式目标导向。内部评价,是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一种管理手段,评价模式为要素导向。内部评价的主体较外部评价主体掌握更多的企业信息,因此,通过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可以使评价主体更好地理解组织目标和其责任,从而增强控制意识。 从内部控制评价框架来看,评价框架是内部控制评价的依据,COSO 的五要素框架一直以来指导我国企业建设内部控制实践,其可操作性在我国 2013 年最新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中得到加强。新颁布的评价指引中明确表明企业可根据自身业务特点构建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实施内部控制评价[50]。 
........
 
第 3 章 ZCLA 公司概况及内部控制现状 ....... 15 
3.1 ZCLA 公司概况 ...... 15
3.2 ZCLA 公司内部控制现状 .... 18 
第 4 章 ZCLA 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及分析 ....... 24 
4.1 ZCLA 公司内部控制评价 .... 24 
4.2 ZCLA 公司内部控制评价结果及分析 ..... 31
第 5 章 ZCLA 公司内部控制优化 ..... 35
5.1 ZCLA 公司控制活动优化 .... 35
5.2 ZCLA 公司风险应变能力优化 .......... 39
5.3 ZCLA 公司信息技术应用优化 .......... 43
 
第 5 章 ZCLA 公司内部控制优化 
 
本文通过对 ZCLA 公司内部控制评价得出其内部控制基本有效,有待改进的结论。但对于公司的管理层来说,需要知道内部控制具体哪些方面存在不足,有什么优化方式来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在前文的评价结果和分析基础上,接下来笔者将进一步对ZCLA 公司的内部控制优化建议进行阐述。 
 
5.1 ZCLA 公司控制活动优化
ZCLA 公司对外包仓库的监管要及时督导整改缺陷和追责。外包仓库监管主要是对外包委托收储库点的管理控制,确保租赁库有基本的资质条件,如粮食收购资格、工商登记、农发行开户、自有仓容、仓房条件、设施配备、人员等。在基本资质条件上,要对管理水平和信用水平进行考核,在收储销售出库等方面 3 年内无违规记录。外包仓库在租仓收储过程中出现违规行为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管理责任,同时要提升外包仓库的管理能力和业务能力。在粮食购销出入库期间,ZCLA 公司向每个外包库派出至少 5 名在职工作人员。这些人主要负责外包库点新入粮食的质量和存储类型等关键环节的业务,如检验检斤环节、票据复核环节以及粮款结算等。其中检验化验人员需要参加专业培训,保证人数能够支持收购粮食的检验工作。储存保管期间保管员,由 ZCLA 公司派出对粮食存储安全熟悉的保管员负责日常粮食保管工作。保管员的配备,每 4000 吨粮食至少要配备 1 名且每个外包库点至少 2 名。对于托市粮食的收储,ZCLA 公司应于收储工作启动前向外包仓库派出工作人员名单及其岗位职责等情况报外包仓库所在地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备查,同时应通过对租赁设施进行封闭管理,避免与其自营业务发生交叉。
.........
 
结论 
 
本文在对 ZCLA 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及主要业务流程进行详细介绍的基础上,从ZCLA 公司经营业务的特殊性出发,结合最新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对 ZCLA 公司进行内部控制评价。本次内部控制评价采用了多层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 ZCLA 公司内部控制进行评价,通过对评价结果分析和研究论文得出结论: (1)ZCLA 公司内部控制基本有效 对 ZCLA 公司内部控制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打分,得分为 76.97 分。从评价分值对应的整体有效性等级来看,ZCLA 公司内部控制基本有效有,待改进。 (2)ZCLA 公司风险评估与控制活动以及信息与沟通部分存在内部控制缺陷 ZCLA 公司风险应变能力较差没有建立风险数据库以及风险应对策略灵活选择机制,客户档案管理缺失,轮换出入库环节职能重复,全面预算管理执行不到位,没有形成对外包仓库监管机制,没有考虑信息技术应用的安全问题等。 (3)ZCLA 公司内部控制优化建议 ZCLA 公司应该建立并及时更新外部内部风险数据库,完善客户档案并进行动态管理,梳理轮换出入库环节职能,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加强外包仓库管理和业务能力监管和培训,增加内部控制评价指标考虑信息技术应用的安全问题,弹性和管理以及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内部控制评价提高完善内部控制的效率效果。 总而言之,内部控制评价及优化需要考虑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同时鼓励全员参与其中。改进适度简化冗杂的制度,可以提高效率和可操作性,将晦涩难懂的理论描述量化,做到文字说明通俗易懂,条理分明。 
.........
参考文献(略)

想毕业,找代写
在线咨询 在线留言咨询
QQ在线
返回顶部
Baidu
map